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47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并排的电池模块(10)及多个连接板(7),每个所述电池模块(10)包括多个层叠排列的电芯(1),多个所述电芯(1)的同一端设置有极耳(3),每个所述电池模块(10)中的所述极耳(3)通过多个汇流板(2)电连接,所述连接板(7)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块(10)的所述汇流板(2)可拆卸地电连接以将多个所述电池模块(10)串联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电池模组装配的模块化,减少了装配部件,提高了装配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软包电芯成组为模组的方式主要是一体式成组,即单体电芯是成组的基本单元,电芯与电芯大面本体方面通过泡棉或者导热垫粘接在一起,一个模组内部的所有电芯都互相有连接关系,成组为模组后是一个整体,无法进行拆解、维修,导致因为模组内部某个电芯有问题需要报废整个模组,物料成本、生产成本高;同时,在实际的应用中,所需要的模组种类很多,形状各不相同,每一种模组都需要专用的生产线体,导致生产线的建设成本投入非常高,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至二年,生产线利用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的、可以自由灵活装配的电池模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并排的电池模块及多个连接板,每个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层叠排列的电芯,多个所述电芯的同一端设置有极耳,每个所述电池模块中的所述极耳通过多个汇流板电连接,所述连接板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块的所述汇流板可拆卸地电连接以将多个所述电池模块串联连接。可选择的,每个所述电池模块的所述电芯沿第一方向层叠,所述电芯沿第二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极耳,多个所述电池模块沿第三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可选择的,每个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组电芯,每组电芯包括多个电芯,每组的所述电芯通过所述汇流板并联连接,多组电芯之间通过所述汇流板串联连接。可选择的,所述汇流板包括两个第一汇流板和多个第二汇流板,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板分别设置于沿所述第一方向首尾的两组所述电芯,所述连接板连接于两个所述电池模块的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板,在相邻的两组所述电芯中,一组所述电芯的正极极耳与另一组所述电芯的负极极耳沿第一方向对齐并通过所述第二汇流板电连接。可选择的,多个所述电池模块具有相同数量的所述电芯,每个所述电池模块具有奇数组电芯,每组电芯具有相同数量的电芯。可选择的,所述电池模块设置有所述极耳的一端设置有容纳所述极耳穿过的支架部,多个所述汇流板设置在所述支架部上,所述支架部上设置有将多个所述汇流板分隔的框架。可选择的,所述汇流板设置有多个条形孔,所述极耳包括延伸部和弯折部,所述延伸部延伸穿过所述条形孔和/或延伸跨过所述汇流板的边缘,所述弯折部贴合连接于所述汇流板的外侧表面。可选择的,每组所述电芯的两侧表面上设置有弹性板件。可选择的,每组所述电芯中,相邻的电芯之间通过双面胶连接。可选择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汇流板通过螺栓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电池模组装配的模块化,减少了装配部件,提高了装配效率,并降低了成本。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模块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二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支架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芯2汇流板3极耳4支架部5弹性板件6双面胶7连接板21第一汇流板22第二汇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并排的电池模块10及多个连接板7,每个所述电池模块10包括多个层叠排列的电芯1,多个所述电芯1的同一端设置有极耳3,每个所述电池模块10中的所述极耳3通过多个汇流板2电连接,所述连接板7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块10的所述汇流板2可拆卸地电连接以将多个所述电池模块10串联连接。参考图1所示,多个电池模块10并排的设置,并通过连接板7将相邻的电池模块10电连接,从而组成电池模组,其中,连接板7与电池模块10的汇流板2的连接为可拆卸地连接。参考图2所示,每个电池模块10包括层叠的多个电芯1,电芯1排列为将极耳3设置在同一端,从而便于通过汇流板2将极耳电连接(包括并联和串联),并且对于多个电池模块10来说,极耳3也设置在同一端(或者说同一侧),相应的,汇流板2也位于同一侧,便于通过连接板7将多个电池模块10并排的连接在一起。本方案简化了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方式,降低了模组物料成本,使得组成电池模组的操作更为简洁,并且将电池模组模块化,提高了装配的灵活性,便于组装操作,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需求。可选择的,每个所述电池模块10的所述电芯1沿第一方向层叠,所述电芯1沿第二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极耳3,多个所述电池模块10沿第三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电芯1的层叠方向、电芯1的朝向(设置有极耳3的一端的朝向)以及电池模块10的排列方向为彼此垂直的三个方向,这更有利于电芯的堆叠以及电池模块10的排列,或者说,电池模组的各个单元的堆叠排列沿较为标准的方向进行,而不是规则的,从而可以简化装配操作。具体的,每个所述电池模块10包括多组电芯1,每组电芯1包括多个电芯1,每组的所述电芯1通过所述汇流板2并联连接,多组电芯1之间通过所述汇流板2串联连接。也就是说,每个电池模块10中,电芯1被分为多组,每一组的电芯1并联连接(极耳3的连接),而多个组之间采用串联连接的方式,从而通过并联和串联相结合的方式,将每个电池模块10的多个电芯1电连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分组是电连接方式上的分组,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分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池模块10的多个电芯1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电连接方式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汇流板2包括两个第一汇流板21和多个第二汇流板22,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板21分别设置于沿所述第一方向首尾的两组所述电芯1,所述连接板7连接于两个所述电池模块10的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板21,在相邻的两组所述电芯1中,一组所述电芯1的正极极耳3与另一组所述电芯1的负极极耳3沿第一方向对齐并通过所述第二汇流板22电连接。参考图2所示,每个电池模块10中设置有两个第一汇流板21,两个第一汇流板21对应于首尾两组的电芯1,分别连接于一组正极极耳和一组负极极耳,相应的,连接板7将连接于正极极耳的第一汇流板21与另一个电池模块10的连接于负极极耳的第一汇流板21连接;图2中,每个电池模块10设置有两个第二汇流板2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随着电芯1分组数量的增多,可以增加更多的第二汇流板22,第二汇流板22可以将同一组中的电芯1的同极极耳3并联连接在一起,并且将两个电芯1的异极极耳3串联连接在一起,实现两组电芯1的串联。综上,通过第一汇流板21和第二汇流板22的配合,可以将多组电芯以并联和串联相结合的方式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便于将多个电池模块10通过连接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并排的电池模块(10)及多个连接板(7),每个所述电池模块(10)包括多个层叠排列的电芯(1),多个所述电芯(1)的同一端设置有极耳(3),每个所述电池模块(10)中的所述极耳(3)通过多个汇流板(2)电连接,所述连接板(7)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块(10)的所述汇流板(2)可拆卸地电连接以将多个所述电池模块(10)串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并排的电池模块(10)及多个连接板(7),每个所述电池模块(10)包括多个层叠排列的电芯(1),多个所述电芯(1)的同一端设置有极耳(3),每个所述电池模块(10)中的所述极耳(3)通过多个汇流板(2)电连接,所述连接板(7)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块(10)的所述汇流板(2)可拆卸地电连接以将多个所述电池模块(10)串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模块(10)的所述电芯(1)沿第一方向层叠,所述电芯(1)沿第二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极耳(3),多个所述电池模块(10)沿第三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模块(10)包括多组电芯(1),每组电芯(1)包括多个电芯(1),每组的所述电芯(1)通过所述汇流板(2)并联连接,多组电芯(1)之间通过所述汇流板(2)串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2)包括两个第一汇流板(21)和多个第二汇流板(22),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板(21)分别设置于沿所述第一方向首尾的两组所述电芯(1),所述连接板(7)连接于两个所述电池模块(10)的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板(21),在相邻的两组所述电芯(1)中,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财福廖能韦刘丽荣JW江
申请(专利权)人: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