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47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包括用于固定电池组件的电池框体;电池框体包括挂载结构、电池接口、锁止机构本体;其中,挂载结构设置于电池框体两侧,用于挂载电池组件;电池接口用于将电池组件接入车辆电控系统;锁止机构本体设置于电池接口相对侧,锁止机构本体包括由外力驱动旋转的锁止块;锁止块压紧电池组件尾部,以使得电池组件挂载于挂载结构上同时电池组件连接电池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电池组件尾部的锁止的方式,实现新能源车电池的快速加解锁,有效降低整体成本,同时锁止方式简单可靠,满足新能源车快速换电的要求,便于推广应用。

Battery assembly holder for ca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
本技术属于快速更换电池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多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日益获得广泛使用,涉及到电池快换等方面的技术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尽管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换电方式,因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垂直方向上的抖动与水平方向的惯性力,对车身电池固定架无疑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满足高可靠性,另一方面需要实现快速锁止,满足电池快换的需求。对此,急需对现有的电池组件固定架进行改进,优化其结构设计,降低其制造难度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的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通过设置电池组件尾部的锁止的方式并简化锁止结构,实现新能源车电池的快速加解锁,有效降低整体成本,同时锁止方式可靠性高,满足新能源车快速换电的要求。本技术提供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包括用于固定电池组件的电池框体;所述电池框体包括挂载结构、电池接口、锁止机构本体;其中,所述挂载结构设置于所述电池框体两侧,用于挂载电池组件;所述电池接口用于将电池组件接入车辆电控系统;所述锁止机构本体设置于所述电池接口相对侧,所述锁止机构本体包括由外力驱动旋转的锁止块;所述锁止块压紧电池组件尾部,以使得电池组件挂载于所述挂载结构上同时电池组件连接所述电池接口。优选地,所述电池框体还包括弹性块;所述弹性块设置于所述锁止机构本体的相对侧,所述弹性块用于抵接电池组件外壁。优选地,所述电池框体还包括导向块;所述设置于两所述挂载结构之间,用于导正电池组件。优选地,所述锁止机构本体还包括锁止转轴、限位壳体、锁定结构、恢复结构;所述锁止块与所述锁止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锁止转轴贯穿所述限位壳体;所述锁止块部分收拢于所述限位壳体;所述锁定结构与所述限位壳体的限位结构共同形成所述锁止转轴的可旋转路径;所述锁定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对所述锁止转轴进行解锁,解锁后所述锁止转轴在旋转动力组件驱使下旋转,以使得所述锁止块部分伸出所述限位壳体并抵触电池组件尾部;所述恢复结构提供作用于所述锁定结构的力,以使得所述锁止转轴锁定,锁定后的所述锁止转轴无法自由旋转。优选地,所述限位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配合形成一整体;所述锁止块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装配后所述限位壳体侧壁形成一敞口;所述锁止块在所述敞口间运动,用以压紧或解锁电池组件尾部。优选地,所述锁定结构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接触所述锁止块外壁;所述锁止块外壁设有第二缺口,当所述限位件的限位部与所述第二缺口相抵触时,所述锁止块无法旋转;当所述限位件的限位部移出所述第二缺口时,所述锁止块可在所述锁止转轴驱动下旋转,以使得所述锁止块压紧或解锁电池组件尾部。优选地,所述锁定结构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接触所述锁止转轴外壁;位于所述限位壳体内的所述锁止转轴侧壁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靠近旋转动力组件的一侧设有第一缺口;所述限位件的限位部通过所述第一缺口进出所述旋转槽;所述限位部在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旋转槽间运动,当所述限位部抵触所述第一缺口时,所述锁止转轴锁定;当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旋转槽内时,所述锁止转轴可旋转,以使得所述锁止块压紧或解锁电池组件尾部。优选地,所述恢复结构设置于所述锁止转轴内部;所述锁定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杆、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一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卡槽;所述第一限位杆穿设于所述锁止转轴侧壁;所述第一限位杆可在所述第一台阶面上方区域内绕所述锁止转轴旋转;所述恢复结构提供作用于所述第一推杆的力,以使得所述第一推杆带动所述第一限位杆回位至所述第一卡槽内。优选地,所述恢复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极性相同的磁体;其中一所述磁体安装于所述限位壳体内壁,另一所述磁体安装于所述限位部上。优选地,所述恢复结构包括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一端抵触所述限位壳体内壁,另一端抵触所述限位部。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包括用于固定电池组件的电池框体;电池框体包括挂载结构、电池接口、锁止机构本体;其中,挂载结构设置于电池框体两侧,用于挂载电池组件;电池接口用于将电池组件接入车辆电控系统;锁止机构本体设置于电池接口相对侧,锁止机构本体包括由外力驱动旋转的锁止块;锁止块压紧电池组件尾部,以使得电池组件挂载于挂载结构上同时电池组件连接电池接口。本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电池组件尾部的锁止的方式,实现新能源车电池的快速加解锁,有效降低整体成本,同时锁止方式简单可靠,满足新能源车快速换电的要求,便于推广应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应用本技术的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的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的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在图3实施例中的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本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在图5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本体底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在图5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本体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本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图10为本技术在图9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的第二壳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在图9实施例中的锁止转轴装配后剖视图;图13为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本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图14为本技术在图13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本体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在图13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本体底部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在图13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在图13实施例中的限位件与一种恢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在图13实施例中的限位件与另一种恢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电池组件2、电池框体10、挂载结构11、弹性块12、电池接口13、导向块14、锁止机构本体690、锁止块691、第一键槽6911、第一侧面6912、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包括用于固定电池组件(2)的电池框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体(10)包括挂载结构(11)、电池接口(13)、锁止机构本体(690);其中,/n所述挂载结构(11)设置于所述电池框体(10)两侧,用于挂载电池组件(2);所述电池接口(13)用于将电池组件(2)接入车辆电控系统;所述锁止机构本体(690)设置于所述电池接口(13)相对侧,所述锁止机构本体(690)包括由外力驱动旋转的锁止块(691);所述锁止块(691)压紧电池组件(2)尾部,以使得电池组件(2)挂载于所述挂载结构(11)上同时电池组件(2)连接所述电池接口(13)。/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包括用于固定电池组件(2)的电池框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体(10)包括挂载结构(11)、电池接口(13)、锁止机构本体(690);其中,
所述挂载结构(11)设置于所述电池框体(10)两侧,用于挂载电池组件(2);所述电池接口(13)用于将电池组件(2)接入车辆电控系统;所述锁止机构本体(690)设置于所述电池接口(13)相对侧,所述锁止机构本体(690)包括由外力驱动旋转的锁止块(691);所述锁止块(691)压紧电池组件(2)尾部,以使得电池组件(2)挂载于所述挂载结构(11)上同时电池组件(2)连接所述电池接口(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体(10)还包括弹性块(12);所述弹性块(12)设置于所述锁止机构本体(690)的相对侧,所述弹性块(12)用于抵接电池组件(2)外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体(10)还包括导向块(14);所述设置于两所述挂载结构(11)之间,用于导正电池组件(2)。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本体(690)还包括锁止转轴(694)、限位壳体、锁定结构、恢复结构;
所述锁止块(691)与所述锁止转轴(694)固定连接;所述锁止转轴(694)贯穿所述限位壳体;所述锁止块(691)部分收拢于所述限位壳体;所述锁定结构与所述限位壳体的限位结构共同形成所述锁止转轴(694)的可旋转路径;所述锁定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对所述锁止转轴(694)进行解锁,解锁后所述锁止转轴(694)在旋转动力组件驱使下旋转,以使得所述锁止块(691)部分伸出所述限位壳体并抵触电池组件尾部;
所述恢复结构提供作用于所述锁定结构的力,以使得所述锁止转轴(694)锁定,锁定后的所述锁止转轴(694)无法自由旋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壳体包括第一壳体(692)、第二壳体(693);所述第一壳体(692)与所述第二壳体(693)相互配合形成一整体;所述锁止块(691)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692)与所述第二壳体(693)之间;所述第一壳体(692)与所述第二壳体(693)装配后所述限位壳体侧壁形成一敞口;所述锁止块(691)在所述敞口间运动,用以压紧或解锁电池组件尾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体的电池组件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有发牟东孙庆吴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