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极柱铜芯上下偏移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431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极柱浇铸质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所述动力电池极柱铜芯上下偏移的检测装置,包括测量底座、浮标尺,测量底座放置在极柱上端面,所述测量底座中心设置贯穿孔,贯穿孔与极柱铜芯螺纹孔对位,浮标尺为圆柱体,贯穿孔孔径与浮标尺外径相匹配,浮标尺外径与极柱铜芯螺纹孔相适应,浮标尺上设置刻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测量原理是,通过测量极柱上端面到极柱铜芯螺纹孔底面的距离,判断铜芯在极柱内是否存在偏移现象,结构简单,检测快速,使用成本低。

Detection device for up and down deviation of copper core of power battery p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极柱铜芯上下偏移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极柱浇铸质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极柱铜芯上下偏移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极柱是蓄电池的重要零部件,主要起输入、输出电流作用,当大电流输入或输出时,极柱产生的热量会引起蓄电池温度升高,影响蓄电池寿命,需采取降温措施。水下动力电池采用水冷极柱的降温方式,在极柱内部放置冷却管路,通入冷却水直接对极柱进行冷却,效果良好。冷却管路一般采用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的铜材,在极柱浇铸时定位要准确,若出现上、下偏移现象,冷却管路个别部位无铅合金保护,在蓄电池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腐蚀穿孔故障,冷却水流入蓄电池,电解液溢出,造成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影响安全性。由于极柱结构复杂,其外部为铅合金,目前无有效的探测方法检验铜芯上下偏移,只能通过对实物剖切后判断,检测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极柱铜芯上下偏移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检测快速,使用成本低。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动力电池极柱铜芯上下偏移的检测装置,包括测量底座、浮标尺,所述测量底座放置在极柱上端面,所述测量底座中心设置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极柱铜芯螺纹孔对位,所述浮标尺为圆柱体,所述贯穿孔孔径与浮标尺外径相匹配,浮标尺外径与极柱铜芯螺纹孔相适应,浮标尺上设置刻度且外表面光滑。本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测量极柱上端面到极柱铜芯螺纹孔底面的距离,判断极柱铜芯在极柱内是否存在偏移现象,测量时,测量底座放置在极柱上端面,将浮标尺沿测贯穿孔放入铜芯螺纹孔内,读取测量底座上平面与浮标尺平齐处刻度,将此数值通过对比判断极柱铜芯在极柱内是否存在偏移现象,为方便准确读取浮标尺刻度,贯穿孔内沿不得有倒角、圆角。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测量底座设为工字型圆柱体,测量底座下部外径与极柱上端面直径相适应,测量底座上部外径与浮标尺相适应,测量底座中间部位起过渡连接作用,测量底座表面应光滑,外径边缘处倒圆角,以防划伤蓄电池极柱和浮标尺,其材料为耐酸、碱腐蚀的不锈钢材料,测量底座中间部位设置的较细,方便工件的拿取。所述浮标尺底面设为弧面,弧面为尺寸渐变结构,便于浮标尺顺利插入贯穿孔内部。在浮标尺上对极柱铜芯上下偏移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进行突出标记,针对不同型号的蓄电池设置不同的浮标尺刻度标记,测量时,仅需读取测量的刻度是否落入浮标尺标记的上下限范围内,无需额外计算,方便快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检测快速,使用成本低,通过测量极柱上端面到极柱铜芯螺纹孔底面的距离,判断极柱铜芯在极柱内是否存在偏移现象,测量时,测量底座放置在极柱上端面,将浮标尺沿测贯穿孔放入铜芯螺纹孔内,读取测量底座上平面与浮标尺平齐处刻度,将此数值通过对比判断极柱铜芯在极柱内是否存在偏移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浮标尺结构图。图2是测量底座结构图。图3是测量示意图。图中:1、测量底座;2、浮标尺;3、极柱;4、极柱铜芯螺纹孔;5、贯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动力电池极柱铜芯上下偏移的检测装置,包括测量底座1、浮标尺2,所述测量底座1放置在极柱3上端面,所述测量底座1中心设置贯穿孔5,所述贯穿孔5与极柱铜芯螺纹孔4对位,所述浮标尺2为圆柱体,所述贯穿孔5孔径与浮标尺2外径相匹配,浮标尺2外径与极柱铜芯螺纹孔4相适应,浮标尺2上设置刻度且外表面光滑。其中,测量底座1设为工字型圆柱体,测量底座1下部外径与极柱3上端面直径相适应,测量底座1上部外径与浮标尺2相适应,测量底座1中间部位起过渡连接作用,测量底座1表面应光滑,外径边缘处倒圆角,以防划伤蓄电池极柱3和浮标尺,其材料为耐酸、碱腐蚀的不锈钢材料,测量底座1中间部位设置的较细,方便工件的拿取;浮标尺2底面设为弧面,弧面为尺寸渐变结构,便于浮标尺2顺利插入贯穿孔5及极柱铜芯螺纹孔4内部。检测过程如下:第一步,将测量底座1放置在极柱3上端面,测量底座1的贯穿孔5与极柱铜芯螺纹孔4对位准确,不得偏移;第二步,将带有刻度的浮标尺2沿贯穿孔伸入极柱铜芯螺纹孔4内,放置浮标尺2时,应轻轻转动浮标尺2,防止其碰伤极柱铜芯的螺纹;第三步,平视浮标尺2与测量底座1上平面交汇处,读取该部位刻度;第四步,将第三步读取的数值与被测蓄电池的允许偏移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极柱铜芯是否存在上浮现象。本实施例的原理是,通过测量极柱3上端面到极柱铜芯螺纹孔4底面的距离,判断极柱铜芯在极柱1内是否存在偏移现象,测量时,测量底座1放置在极柱3上端面,将浮标尺2沿测贯穿孔5放入铜芯螺纹孔4内,读取测量底座1上平面与浮标尺2平齐处刻度,将此数值通过对比判断极柱铜芯在极柱3内是否存在偏移现象,为方便准确读取浮标尺2刻度,贯穿孔5内沿不得有倒角、圆角。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浮标尺2上对极柱铜芯上下偏移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进行突出标记,例如刻度线用醒目的颜色标识(红色、黄色等),针对不同型号的蓄电池设置不同的浮标尺2刻度标记,测量时,仅需读取测量的刻度是否落入浮标尺2标记的上下限范围内,无需额外计算,方便快捷。检测过程如下:第一步,将测量底座1放置在极柱上端面,测量底座1的贯穿孔5与极柱铜芯螺纹孔4对位准确,不得偏移;第二步,将带有刻度的浮标尺2沿贯穿孔伸入极柱铜芯螺纹孔4内,放置浮标尺2时,应轻轻转动浮标尺2,防止其碰伤极柱铜芯的螺纹;第三步,平视浮标尺2与测量底座1上平面交汇处,读取该部位刻度,所述浮标尺2上对极柱铜芯上下偏移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进行突出标记,执行第三步时仅需判断测量的刻度是否落入标记的上、下限值之间,如果是,极柱铜芯未偏移,如果否,极柱铜芯偏移。第四步,将第三步读取的数值与被测蓄电池的允许偏移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极柱铜芯是否存在上浮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极柱铜芯上下偏移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底座(1)、浮标尺(2),所述测量底座(1)放置在极柱(3)上端面,所述测量底座(1)中心设置贯穿孔(5),所述贯穿孔(5)与极柱铜芯螺纹孔(4)对位,所述浮标尺(2)为圆柱体,所述贯穿孔(5)孔径与浮标尺(2)外径相匹配,浮标尺(2)外径与极柱铜芯螺纹孔(4)相适应,浮标尺(2)上设置刻度且外表面光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极柱铜芯上下偏移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底座(1)、浮标尺(2),所述测量底座(1)放置在极柱(3)上端面,所述测量底座(1)中心设置贯穿孔(5),所述贯穿孔(5)与极柱铜芯螺纹孔(4)对位,所述浮标尺(2)为圆柱体,所述贯穿孔(5)孔径与浮标尺(2)外径相匹配,浮标尺(2)外径与极柱铜芯螺纹孔(4)相适应,浮标尺(2)上设置刻度且外表面光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柱铜芯上下偏移的检测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莹刘峰章刘自堂翟广博李渠吕学防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