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冶炼炉快速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4307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冶炼降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冶炼炉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冶炼炉本体,所述冶炼炉本体的外表面分别缠绕连接有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并且第二冷却管和第一冷却管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顶端分别与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的一端相连通,并且第二导流管位于第一导流管的下方,所述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分流管的一侧面相连通,所述分流管的另一侧面与驱动装置的顶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冷却池和散热翅片,冷却池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使其内部所盛放的零度水能够长时间处于固体状态,而散热翅片可增大储液罐与零度水的接触面积,因而可对储液罐内的冷却液进行冷却。

A fast cooling device for smel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冶炼炉快速冷却装置
本技术属于冶炼降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冶炼炉快速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冶炼炉指熔化铁矿石的炼炉,如熔化赤铁矿或磁铁矿,使之变成生铁。这种炉体是耐火材料衬里的高大柱形结构,从顶端填入选洗矿石、焦炭和溶剂(溶剂通常为石灰石)。氧化铁变为金属铁是一还原过程,过程中用一氧化碳和氢作还原剂。铁矿石经冶炼炉加热融化的过程中,会辐射出大量的热能,致使冶炼炉以及冶炼炉的周围会逐渐被加热,然而现有铁矿石冶炼用冶炼炉通常是利用空气的热传导性质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差,容易使整个炉体的外部温度过高,并时常会引发安全事故的现象,因此亟需一种冶炼炉快速冷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冶炼炉快速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冶炼炉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冶炼炉本体,所述冶炼炉本体的外表面分别缠绕连接有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并且第二冷却管和第一冷却管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顶端分别与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的一端相连通,并且第二导流管位于第一导流管的下方,所述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分流管的一侧面相连通,所述分流管的另一侧面与驱动装置的顶端相连通,所述驱动装置的吸取端与吸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吸管的另一端位于储液罐内,所述储液罐位于冷却池内,所述储液罐的顶部与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汇流管的一侧面相连通,所述汇流管的另一侧面分别与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引流管和第一引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的底端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管为盘管,所述第二冷却管为盘管。优选的,所述储液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散热翅片,且若干个散热翅片均位于冷却池内。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水泵,所述水泵机身的下表面通过减震座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排出端与导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导管的顶端与分流管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吸取端与吸管的底端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水泵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源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并且电源位于驱动装置的右侧,所述开关设置在电源的上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一冷却管、第二冷却管、驱动装置和储液罐之间的相互配合,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均为盘管,因此便能够增加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内部所流动冷却液由上至下对冶炼炉本体的冷却时间,再辅以驱动装置,使得储液罐内的冷却液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而储液罐又能够通过散热翅片以及冷却池内所盛放的零度水对冷却液进行快速降温,因而便可进一步提高对冶炼炉本体单位时间内的冷却效果,通过冷却池和散热翅片,冷却池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使其内部所盛放的零度水能够长时间处于固体状态,而散热翅片可增大储液罐与零度水的接触面积,因而可对储液罐内的冷却液进行冷却。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冷却管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冷却管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冶炼炉本体;2、第一冷却管;3、第二冷却管;4、第一导流管;5、第二导流管;6、分流管;7、驱动装置;71、导管;72、水泵;73、减震座;8、吸管;9、储液罐;10、冷却池;11、散热翅片;12、连接管;13、汇流管;14、第一引流管;15、第二引流管;16、开关;17、电源;18、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冶炼炉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冶炼炉本体1,冶炼炉本体1的外表面分别缠绕连接有第一冷却管2和第二冷却管3,并且第二冷却管3和第一冷却管2相互交错设置,第一冷却管2为盘管,第二冷却管3为盘管,通过设置第一冷却管2和第二冷却管3,第一冷却管2和第二冷却管3均为盘管,因此便能够增加第一冷却管2和第二冷却管3内部所流动冷却液由上至下对冶炼炉本体1的冷却时间,第一冷却管2和第二冷却管3的顶端分别与第一导流管4和第二导流管5的一端相连通,并且第二导流管5位于第一导流管4的下方,第一导流管4和第二导流管5的另一端分别与分流管6的一侧面相连通,通过设置分流管6,使得导管71内的冷却液能够通过第一导流管4和第二导流管5分别流入第一冷却管2和第二冷却管3内,分流管6的另一侧面与驱动装置7的顶端相连通,驱动装置7包括水泵72,水泵72机身的下表面通过减震座73与底座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水泵72的排出端与导管71的底端相连通,导管71的顶端与分流管6的右侧面相连通,水泵72的吸取端与吸管8的底端相连通,通过设置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引动冷却液在管路中流动,使得储液罐9内的冷却液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水泵7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开关16的输出端电连接,开关16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17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源17设置在底座18的上表面,并且电源17位于驱动装置7的右侧,开关16设置在电源17的上表面,通过设置电源17,电源17能够为水泵72提供电能,驱动装置7的吸取端与吸管8的一端相连通,吸管8的另一端位于储液罐9内,储液罐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散热翅片11,且若干个散热翅片11均位于冷却池10内,通过设置储液罐9和散热翅片11,冷却池10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使其内部所盛放的零度水能够长时间处于固体状态,而散热翅片11可增大储液罐9与零度水的接触面积,因而可对储液罐9内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储液罐9位于冷却池10内,储液罐9的顶部与连接管12的一端相连通,连接管12的另一端与汇流管13的一侧面相连通,通过设置汇流管13,汇流管13作为第一引流管14和第二引流管15与连接管12之间的连接介质,汇流管13的另一侧面分别与第一引流管14和第二引流管15的一端相连通,第二引流管15和第一引流管1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冷却管2和第二冷却管3的底端相连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时,先操作开关使水泵运行,水泵在工作的过程中其吸取端会通过吸管进行吸取储液罐内的冷却液,而被吸入水泵内的冷却液又能够依次通过导管、分流管、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后分别流入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内,第一冷却管2和第二冷却管3均为盘管,因此便能够增加第一冷却管2和第二冷却管3内部所流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冶炼炉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冶炼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冶炼炉本体(1)的外表面分别缠绕连接有第一冷却管(2)和第二冷却管(3),并且第二冷却管(3)和第一冷却管(2)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冷却管(2)和第二冷却管(3)的顶端分别与第一导流管(4)和第二导流管(5)的一端相连通,并且第二导流管(5)位于第一导流管(4)的下方,所述第一导流管(4)和第二导流管(5)的另一端分别与分流管(6)的一侧面相连通,所述分流管(6)的另一侧面与驱动装置(7)的顶端相连通,所述驱动装置(7)的吸取端与吸管(8)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吸管(8)的另一端位于储液罐(9)内,所述储液罐(9)位于冷却池(10)内,所述储液罐(9)的顶部与连接管(1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12)的另一端与汇流管(13)的一侧面相连通,所述汇流管(13)的另一侧面分别与第一引流管(14)和第二引流管(15)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引流管(15)和第一引流管(1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冷却管(2)和第二冷却管(3)的底端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冶炼炉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冶炼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冶炼炉本体(1)的外表面分别缠绕连接有第一冷却管(2)和第二冷却管(3),并且第二冷却管(3)和第一冷却管(2)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冷却管(2)和第二冷却管(3)的顶端分别与第一导流管(4)和第二导流管(5)的一端相连通,并且第二导流管(5)位于第一导流管(4)的下方,所述第一导流管(4)和第二导流管(5)的另一端分别与分流管(6)的一侧面相连通,所述分流管(6)的另一侧面与驱动装置(7)的顶端相连通,所述驱动装置(7)的吸取端与吸管(8)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吸管(8)的另一端位于储液罐(9)内,所述储液罐(9)位于冷却池(10)内,所述储液罐(9)的顶部与连接管(1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12)的另一端与汇流管(13)的一侧面相连通,所述汇流管(13)的另一侧面分别与第一引流管(14)和第二引流管(15)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引流管(15)和第一引流管(1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冷却管(2)和第二冷却管(3)的底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炼炉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杰王冬梅魏祎
申请(专利权)人:登封市阳光炉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