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酸液内异物的过滤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3658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除酸液内异物的过滤器装置,属于酸洗生产线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底板和弧形板;过滤器材质为耐腐蚀、耐90℃以上高温的材料;所述的圆筒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的底板为圆形的板状结构,固定在圆筒的下端,所述的弧形板有两片,固定在圆筒的上端;圆筒外径小于排酸管道的内径,弧形板的外径大于排酸管道的内径;所述的圆筒和底板上分别设有一系列的过滤孔。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能够延长酸泵机封的使用寿命的特点。

A filter device for eliminating foreign matters in acid so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除酸液内异物的过滤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酸洗生产线的酸液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钢铁厂连续酸洗产线酸罐与酸泵间无过滤装置,异物杂质从酸罐随酸液管道进入酸泵,造成多套循环酸泵机封损坏。如图1所示,酸槽酸液回到酸罐,酸液再从酸罐经酸泵打压后通过喷嘴喷入酸槽。生产中由于受到带钢板型和磨损的影响,槽底安山岩碎石脱落、塑料螺栓断裂、挤干辊衬胶磨损脱落、喷梁喷嘴掉落。异物随酸液回流到酸罐,再随酸液进入酸泵。由于酸槽、酸罐、酸泵之间无过滤装置,异物进入酸泵后造成酸泵机封损坏,酸泵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除酸液内异物的过滤器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除酸液内异物的过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底板和弧形板;过滤器材质为耐腐蚀、耐90℃以上高温的材料;所述的圆筒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的底板为圆形的板状结构,固定在圆筒的下端,所述的弧形板有两片,固定在圆筒的上端;圆筒外径小于排酸管道的内径,弧形板的外径大于排酸管道的内径;所述的圆筒和底板上分别设有一系列的过滤孔。上述的过滤器的材料是PP、PP-H或PVDF。上述过滤器壁厚为10mm~20mm。上述圆筒直径为210mm~250mm,过滤器整体高度为250mm~300mm。上述的过滤孔的直径为5mm~10mm;圆筒上水平相邻过滤孔的间隔角度为10°~15°,最上方过滤孔距顶端15mm~20mm,底板过滤孔与边缘间距15mm~20mm;过滤孔行距为10mm~20mm,相邻两行过滤孔的位置相互错开。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延长了酸泵机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2、减少更换次数,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更换酸泵时酸液灼伤、泄露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连续酸洗产线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使用状态的正向剖视图图。图3是实施例1中俯视图。图4是实施例1俯视剖视图。图5是弧形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中,如图2至5所示,本技术包括圆筒1、底板2和弧形板3。过滤器材质为耐腐蚀、耐高温(至少90℃)的材料,例如PP、PP-H、PVDF等。壁厚为10mm~20mm。所述的圆筒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的底板2为圆形的板状结构,固定在圆筒1的下端,所述的弧形板3有两片,固定在圆筒1的上端。圆筒1外径小于排酸管道4的内径,弧形板3的外径大于排酸管道4的内径,从而使圆筒1能够放进排酸管道4内,通过弧形板3用于将此过滤器固定在槽底和排酸管道4的位置,防止过滤器掉入管道4内。由于排酸管道4的内径常用300mm,因此圆筒1直径为210mm~250mm,本装置的高度为250mm~300mm。所述的圆筒1和底板2上分别设有一系列的过滤孔,过滤孔的直径为5mm~10mm。圆筒1上水平相邻过滤孔的间隔角度为10°~15°,最上方过滤孔距顶端15mm~20mm,底板2过滤孔与边缘间距15mm~20mm。过滤孔行距为10mm~20mm,相邻两行过滤孔的位置相互错开。实施例2中,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二号过滤桶5、三号过滤桶6和弹簧7,二号过滤桶5和三号过滤桶6皆为上方开口的圆柱形壳体结构,两个过滤桶上分别设有一些列的过滤孔,过滤孔规格同实施例1。二号过滤桶5位于实施例1中所述的过滤器内部,三号过滤桶6位于二号过滤桶5的内部。二号过滤桶5下壁与过滤器底板2之间和三号过滤器下壁与二号过滤器下壁之间分别设有弹簧7。所述的二号过滤桶5侧壁和三号过滤桶6侧壁的上端分别顶在弧形板3内侧。使用时酸液首先进入到三号过滤桶6内,经过三号过滤桶6的过滤后,杂质留在三号过滤桶6内,过滤后的酸液依次经过二号过滤桶5和过滤器流走,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孔会逐渐被杂质堵死,堵死后三号过滤桶6内酸液压力增大,通过压力作用向下推动三号过滤桶6,并且将三号过滤桶6下方的弹簧7压下,通过酸液可以不经过仨号过滤桶,而是从三号过滤桶6的上方直接进入到二号过滤桶5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当二号过滤桶5上的过滤孔被堵死后,酸液将二号过滤桶5压下,酸液从二号过滤桶5的上方直接进入到过滤器内。相对于实施例1,在实施例2中增加了二号过滤桶5和三号过滤桶6,只有当二号过滤桶5和三号过滤桶6被堵死后才启用过滤器进行过滤,从而延长了过滤器被堵死的时间,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不必频繁的对过滤器进行维护、过滤孔的疏通等工作,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通过本技术有效延长了酸泵机封的使用寿命,由原来平均每3个月更换一套,安装此过滤装置后,酸泵机封至少使用12个月,节省了成本,同时也减少更换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更换酸泵时酸液灼伤、泄露的风险。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除酸液内异物的过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底板和弧形板;过滤器材质为耐腐蚀、耐90℃以上高温的材料;所述的圆筒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的底板为圆形的板状结构,固定在圆筒的下端,所述的弧形板有两片,固定在圆筒的上端;圆筒外径小于排酸管道的内径,弧形板的外径大于排酸管道的内径;所述的圆筒和底板上分别设有一系列的过滤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酸液内异物的过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底板和弧形板;过滤器材质为耐腐蚀、耐90℃以上高温的材料;所述的圆筒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的底板为圆形的板状结构,固定在圆筒的下端,所述的弧形板有两片,固定在圆筒的上端;圆筒外径小于排酸管道的内径,弧形板的外径大于排酸管道的内径;所述的圆筒和底板上分别设有一系列的过滤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酸液内异物的过滤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的材料是PP、PP-H或PVD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酸液内异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修蕾王慧凯卢昭安王野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宝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