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机油处理中的净化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3658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废机油处理中的净化除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固定有四个支腿,所述壳体顶部连通有两个加油管,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限流盘,所述限流盘上设置有旋转板,所述限流盘下方固定有电机盒,所述电机盒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从限流盘底部穿出,所述限流盘表面设置有六个进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在对废机油进行除杂时,将整体的废机油通过六个进油管分开进行限流,利用六个进油管分流避免废机油堆积在一起,分流后的废机油通过第一过滤网板、第二过滤网板第和过滤斗进行过滤,分流能够将大量的废机油分开过滤,避免废机油中的粘性杂质堆积在一起造成过滤网板的网孔的堵塞,也保证了过滤的精细度。

A purification and impurity removal device in waste oil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机油处理中的净化除杂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机油处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废机油处理中的净化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所谓废机油,一是指机油在使用中混入了水分、灰尘、其他杂油和机件磨损产生的金属粉末等杂质,导致颜色变黑,粘度增大,废机油的再生,就是用沉降、蒸馏、酸洗、碱洗、过滤等方法除去机油里的杂质,是有毒的物质,属于国家标注的固体危险废物。废机油严禁随意买卖,应该交由有资质的废油处理企业来处理。在对废机油的回收利用过程中,需要对废机油中的杂质进行清除,但是在过滤时,由于废机油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并且废机油长时间堆积会产生一定的“油泥”,过滤大量的废机油时,过滤网表面积有限,废机油在经过过滤网时会很缓慢,大量的废机油就会堆积在过滤网板上等待过滤,这样就很容易容易造成过滤网网孔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机油处理中的净化除杂装置,具有使用方便、过滤效果优越、不易堵塞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废机油除杂装置易堵塞、不易使用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机油处理中的净化除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固定有四个支腿,所述壳体顶部连通有两个加油管,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限流盘,所述限流盘上设置有旋转板,所述限流盘下方固定有电机盒,所述电机盒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从限流盘底部穿出,所述限流盘表面设置有六个进油孔,六个所述进油孔下方均连通有一个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下方设置有三对滑轨,分别为一对第一滑轨、一对第二滑轨和一对第三滑轨,三对滑轨均固定在壳体内壁上,所述第一滑轨之间固定有第一过滤网板,所述第二滑轨之间固定有第二过滤网板,所述第三滑轨之间固定有过滤斗,所述过滤斗底部储油槽,所述储油槽下方连通有排油管。进一步改进地,所述进油管上安装有阀门。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旋转板两侧对称,紧贴于限流盘表面,中间凸起,凸起部分与电机的转轴通过螺丝螺母固定。进一步改进地,所述限流盘中间凸起,边缘向上翘起。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第一过滤网板中间呈折叠状。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第一过滤网板的网孔大于第二过滤网板的网孔,第二过滤网板的网孔大于过滤斗的网孔。(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废机油处理中的净化除杂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废机油处理中的净化除杂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对废机油进行除杂时,将整体的废机油通过六个进油管分开进行限流,利用六个进油管分流避免废机油堆积在一起,分流后的废机油通过第一过滤网板、第二过滤网板第和过滤斗进行过滤,分流能够将大量的废机油分开过滤,避免废机油中的粘性杂质堆积在一起造成过滤网板的网孔的堵塞,也保证了过滤的精细度。2、该种废机油处理中的净化除杂装置,电机转动时能够带动旋转板在限流盘表面转动,旋转板让废机油处于活动状态,避免废机油在限流盘表面出现凝聚的问题。3、该种废机油处理中的净化除杂装置,第一过滤网板中间呈折叠状,在废机油从进油管流出时,通过折叠的第一过滤网板,折叠状的第一过滤网板增加了表面积,让废机油能够与更大的网板表面积接触,避免大量的废机油在过滤网板上积聚。4、该种废机油处理中的净化除杂装置,第一过滤网板、第二过滤网板和过滤斗均通过滑轨安装,在过滤完成后,可将第一过滤网板、第二过滤网板和过滤斗从对应的滑轨上拆卸下,便于清洗和更换,保证后期能够持续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限流盘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加油管;3、限流盘;4、电机盒;5、电机;6、旋转板;7、进油管;8、第一滑轨;9、第一过滤网板;10、第二滑轨;11、第二过滤网板;12、过滤斗;13、储油槽;14、支腿;15、排油管;16、阀门;17、进油孔;18、第三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废机油处理中的净化除杂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固定有四个支腿14,所述壳体1顶部连通有两个加油管2,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限流盘3,所述限流盘3上设置有旋转板6,所述限流盘3下方固定有电机盒4,所述电机盒4内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转轴从限流盘3底部穿出,所述限流盘3表面设置有六个进油孔17,六个所述进油孔17下方均连通有一个进油管7,所述进油管7下方设置有三对滑轨,分别为一对第一滑轨8、一对第二滑轨10和一对第三滑轨18,三对滑轨均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所述第一滑轨8之间固定有第一过滤网板9,所述第二滑轨10之间固定有第二过滤网板11,所述第三滑轨18之间固定有过滤斗12,所述过滤斗12底部储油槽13,所述储油槽13下方连通有排油管15。如图1所示,所述排油管15上安装有阀门16,打开阀门16即可将储油槽13内过滤后的废机油排出,所述旋转板6两侧对称,紧贴于限流盘3表面,中间凸起,凸起部分与电机5的转轴通过螺丝螺母固定,电机5转动时能够带动旋转板6在限流盘3表面转动,旋转板6让废机油处于活动状态,避免废机油在限流盘3表面出现凝聚的问题,所述限流盘3中间凸起,边缘向上翘起,让废机油在限流盘3中流动,所述第一过滤网板9中间呈折叠状,在废机油从进油管7流出时,通过折叠的第一过滤网板9,折叠状的第一过滤网板9增加了表面积,让废机油能够与更大的网板表面积接触,避免大量的废机油在过滤网板上积聚,所述第一过滤网板9的网孔大于第二过滤网板11的网孔,第二过滤网板11的网孔大于过滤斗12的网孔,采用逐步过滤的方式,提高过滤的精确度。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向两个加油管2中通入废机油,废机油落入到限流盘3中间,电机5带动旋转板6转动,旋转板6让废机油处于活动状态,避免废机油在限流盘3表面出现凝聚的问题,同时旋转板6将废机油推入到六个进油孔17中,从六个进油孔17底部的进油管7排出,废机油随后落入到第一过滤网板9上,通过第一过滤网板9对废机油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废机油落入到第二过滤网板11上,再次通过第二过滤网板11进行过滤,第二过滤网板11过滤后的废机油落入到过滤斗12中,通过过滤斗12进行最后的过滤,完成过滤后,废机油落入到储油槽13内保存,可打开阀门16将废机油从排油管15排出即可,在过滤完成后,可将第一过滤网板9、第二过滤网板11和过滤斗从对应的滑轨上拆卸下,便于清洗和更换,保证后期能够持续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在对废机油进行除杂时,将整体的废机油通过六个进油管7分开进行限流,利用六个进油管7分流避免废机油堆积在一起,分流后的废机油通过第一过滤网板9、第二过滤网板11第和过滤斗12进行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机油处理中的净化除杂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固定有四个支腿(14),所述壳体(1)顶部连通有两个加油管(2),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限流盘(3),所述限流盘(3)上设置有旋转板(6),所述限流盘(3)下方固定有电机盒(4),所述电机盒(4)内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转轴从限流盘(3)底部穿出,所述限流盘(3)表面设置有六个进油孔(17),六个所述进油孔(17)下方均连通有一个进油管(7),所述进油管(7)下方设置有三对滑轨,分别为一对第一滑轨(8)、一对第二滑轨(10)和一对第三滑轨(18),三对滑轨均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所述第一滑轨(8)之间固定有第一过滤网板(9),所述第二滑轨(10)之间固定有第二过滤网板(11),所述第三滑轨(18)之间固定有过滤斗(12),所述过滤斗(12)底部储油槽(13),所述储油槽(13)下方连通有排油管(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机油处理中的净化除杂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固定有四个支腿(14),所述壳体(1)顶部连通有两个加油管(2),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限流盘(3),所述限流盘(3)上设置有旋转板(6),所述限流盘(3)下方固定有电机盒(4),所述电机盒(4)内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转轴从限流盘(3)底部穿出,所述限流盘(3)表面设置有六个进油孔(17),六个所述进油孔(17)下方均连通有一个进油管(7),所述进油管(7)下方设置有三对滑轨,分别为一对第一滑轨(8)、一对第二滑轨(10)和一对第三滑轨(18),三对滑轨均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所述第一滑轨(8)之间固定有第一过滤网板(9),所述第二滑轨(10)之间固定有第二过滤网板(11),所述第三滑轨(18)之间固定有过滤斗(12),所述过滤斗(12)底部储油槽(13),所述储油槽(13)下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伟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凯米克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