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海军专利>正文

锅炉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352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节能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涉及的省煤器安装于锅炉的烟道的末端,所述的省煤器的内部安装有百叶形散热片,蛇形管来回穿插于散热片间,蛇形管一端接供水装置的入水管,另一端接供水装置的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锅炉节能装置用于工业锅炉与电站锅炉,在无需改变锅炉原有结构形式、无需改变锅炉原有燃烧状况、无需改变原有水循环性能情况下,能安全、有效降低锅炉排烟温度,能提高锅炉效率约3-5%,相当于降低发电煤耗15-25克标煤/kwh,在一套2.5万kw机组的年效益达300万元以上。(*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节能装置,特别是一种在工业与电站锅炉上使用的低温超强省煤器。
技术介绍
工业锅炉与电站锅炉的设计效率一般为85-90%,大多数的实际运行效率低于设计值。影响效率的主要损失为烟气物理热损失。每降低10℃排烟温度,可提高效率0.8-1%。因其排烟温度为150-200℃,而很多锅炉因燃料含硫较低,其露点温度在100℃左右、甚至更低。即排烟温度从150℃以上,降至110℃左右,仍是安全利用的空间。过去因能源价格较低,对锅炉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存在设备制造成本投入相对较大;又因受热面相对简单,设备体积较大等原因,对锅炉的排烟温度的设计取值较高,即150-200℃。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提高,有必要通过降低排烟温度,进一步提高锅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的节能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锅炉节能装置,该装置由省煤器与供水装置两部分构成,省煤器安装于锅炉的烟道的末端,省煤器的内部安装有百叶形散热片,蛇形管来回穿插于散热片间,蛇形管一端通过供水装置的入水管接进口集箱,另一端通过供水装置的出水管接出口集箱。供水装置的给水来自两路,一路来自汽轮机的冷凝水,通过管道经省煤器进入除氧器,另一路由给水控制装置控制给水水源通过管道经省煤器后供水。省煤器内部的百叶形散热片及蛇形管所组成的片状单元可以多单元布置。本技术锅炉节能装置用于工业锅炉与电站锅炉,在无需改变锅炉原有结构形式、无需改变锅炉原有燃烧状况、无需改变原有水循环性能情况下,能安全、有效降低锅炉排烟温度,能提高锅炉效率约3-5%,相当于降低发电煤耗15-25克标煤/kwh,在一套2.5万kw机组的年效益达300万元以上。本技术锅炉节能装置的特点如下1.重量轻,约为同体积管式省煤器的四分之一。2.热交换能力强。换热器的受热面积约为同体积的管式受热面5倍。3.占用空间少。在末级空气预热器后,约有1米的空间高度,即可进行布置。4.烟气流阻力小。该换热器的烟气流通截面大、烟气流速低,阻力损失不到同体积纯管式换热器体积的一半。阻力<5mm水柱。5.水流阻力损失小。换热器管内流速<0.3m/s、阻力<0.5kg/cm2。6.安装方便。若干单元组合,单组重量小,对老锅炉的改造,无需大型起吊机械配合安装。而对新建锅炉可采用整体组装后的安装方式。7.安全性强。换热器对锅炉无安全性影响。同时,在断水的情况下,不会烧坏。8.经济效益大。节约原煤价值以120t/h锅炉为例,平均负荷为100t/h计算,用50℃凝结水吸热,每小时节约动力煤(5000kcal/kg)1.1吨。月效益25万元以上。用100℃的给水吸热,月效益约20万元。9.防腐、防磨。为防止灰尘磨损、防止局部烟气温度出现过低,达到露点温度而酸蚀,外表面进行了防磨、防腐处理或采用耐酸不锈钢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锅炉节能装置由省煤器6与供水装置7两部分构成,本技术中涉及的省煤器6利用托架19安装于锅炉13的烟道5的末端,烟道5内省煤器6的上方依次安装有低温段空气预热器8、低温段省煤器9、高温段空气预热器10、高温段省煤器11,所述的省煤器6的内部安装有百叶形散热片2,蛇形管1来回穿插于散热片2间,蛇形管1一端通过供水装置7的入水管12接进口集箱3,另一端通过供水装置7的出水管14接出口集箱4。为了提高效果,省煤器6内部的百叶形散热片2及蛇形管1所组成的片状单元可以多单元布置。传统的锅炉供水系统一般分为两路,一路是约50℃凝结水17经低压加热器20加热到近100℃进除氧器15,在本设计中,为使省煤器6的效果得到有效发挥,利用低温约50℃汽轮机凝结水17通过省煤器6后吸热,升温到近100℃后再进入除氧器15,能将150-200℃的排出烟气将降至110-120℃左右,提高锅炉13效率。使需要用新蒸汽和抽汽加热凝结水进行除氧的蒸汽得到节约,从而使汽轮机不用低压抽汽加热凝结水、并大幅减少除氧用新蒸汽。另一路是在没有投运高压加热器的系统,在本设计中,由给水控制装置16控制给水水源18通过入水管12经省煤器6,而后由出水管14回至出水口供水,通过省煤器6让100℃给水吸热,升温到120-150℃,能将150-200℃烟气将降至120-140℃左右,提高锅炉效率。以上两种运行方式在系统设计中可任选一种,也可同时考虑,用户根据情况通过阀门切换,随时选择。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省煤器(6)与供水装置(7)两部分构成,省煤器(6)安装于锅炉(13)的烟道(5)的末端,省煤器(6)的内部安装有百叶形散热片(2),蛇形管(1)来回穿插于散热片(2)间,蛇形管(1)一端通过供水装置(7)的入水管(12)接进口集箱(3),另一端通过供水装置(7)的出水管(14)接出口集箱(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水装置(7)的给水来自两路,一路来自汽轮机的冷凝水,通过管道经省煤器(6)进入除氧器(15),另一路由给水控制装置(16)控制给水水源(18)通过管道经省煤器(6)后供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省煤器(6)内部的百叶形散热片(2)及蛇形管(1)所组成的片状单元可以多单元布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锅炉节能装置。本技术中涉及的省煤器安装于锅炉的烟道的末端,所述的省煤器的内部安装有百叶形散热片,蛇形管来回穿插于散热片间,蛇形管一端接供水装置的入水管,另一端接供水装置的出水管。本技术锅炉节能装置用于工业锅炉与电站锅炉,在无需改变锅炉原有结构形式、无需改变锅炉原有燃烧状况、无需改变原有水循环性能情况下,能安全、有效降低锅炉排烟温度,能提高锅炉效率约3-5%,相当于降低发电煤耗15-25克标煤/kwh,在一套2.5万kw机组的年效益达300万元以上。文档编号F22G7/12GK2864377SQ20052005249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8日专利技术者汤海军 申请人:汤海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省煤器(6)与供水装置(7)两部分构成,省煤器(6)安装于锅炉(13)的烟道(5)的末端,省煤器(6)的内部安装有百叶形散热片(2),蛇形管(1)来回穿插于散热片(2)间,蛇形管(1)一端通过供水装置(7)的入水管(12)接进口集箱(3),另一端通过供水装置(7)的出水管(14)接出口集箱(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汤海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