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架支承托架以及悬架支承托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的悬架支承托架以及悬架支承托架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板厚尺寸相互不同的多个区域的悬架支承托架的改良。
技术介绍
如日本特开2018-39327中也有公开的那样,作为车辆的车身框架,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纵梁(也称为侧框架),通过焊接等方法接合有用于支承前悬架装置的前悬架支承托架(以下,仅称为悬架支承托架)。通常,悬架支承托架是由金属制板材(高抗拉强度钢板等)通过冲压加工等成形为规定形状而构成的。在通过对金属制板材(板厚尺寸均匀的金属制板材)进行冲压加工来制造出悬架支承托架的情况下,整个悬架支承托架的板厚尺寸是均匀的。并且,该板厚尺寸被规定为:能够充分地确保悬架支承托架中载荷作用特别大的部分处的强度。因此,在除此以外的部分(作用的载荷比较小的部分)板厚尺寸会不必要地变大。因此,在使悬架支承托架轻量化来谋求车身重量的减轻上是有限的。作为谋求悬架支承托架的轻量化的构造,可以想到通过将板厚尺寸相互不同的多个面板构件一体地进行焊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架支承托架,包括托架主体,所述托架主体包括被配置为供车辆的悬架装置的减震器装配的悬架装配部,其中,/n所述托架主体由单个金属制板材构成,并且/n所述托架主体的所述悬架装配部以及所述悬架装配部的周边部的区域的板厚尺寸比所述托架主体的与所述悬架装配部以及所述悬架装配部的周边部的区域邻接的其他区域的板厚尺寸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12 JP 2018-1708911.一种悬架支承托架,包括托架主体,所述托架主体包括被配置为供车辆的悬架装置的减震器装配的悬架装配部,其中,
所述托架主体由单个金属制板材构成,并且
所述托架主体的所述悬架装配部以及所述悬架装配部的周边部的区域的板厚尺寸比所述托架主体的与所述悬架装配部以及所述悬架装配部的周边部的区域邻接的其他区域的板厚尺寸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支承托架,其中,
所述托架主体的一侧的面包括台阶部,
在通过所述台阶部而形成阶梯下降的区域的背面即所述托架主体的另一侧的面包括切削痕部,并且
隔着所述台阶部,在所述托架主体的延伸方向的一侧包括厚板部,在所述托架主体的延伸方向的另一侧包括薄板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支承托架,其中,
所述托架主体弯曲为具有外侧面以及内侧面;
所述托架主体中设有所述台阶部的所述一侧的面被设为所述内侧面;并且
所述托架主体中设有所述切削痕部的所述另一侧的面被设为所述外侧面。
4.一种悬架支承托架,包括被配置为对车辆的悬架装置进行支承的托架主体,其中,
所述托架主体包括接合于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纵梁的纵梁接合部,并且
所述托架主体由单个金属制板材构成,
所述托架主体的所述纵梁接合部以及所述纵梁接合部的周边部的区域的板厚尺寸比所述托架主体的与所述纵梁接合部以及所述纵梁接合部的周边部的区域邻接的其他区域的板厚尺寸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支承托架,其中,
所述托架主体的一侧的面包括台阶部,
在通过所述台阶部而形成阶梯下降的区域的背面即所述托架主体的另一侧的面包括切削痕部,并且
隔着所述台阶部,在所述托架主体的延伸方向的一侧包括厚板部,在所述托架主体的延伸方向的另一侧包括薄板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架支承托架,其中,
所述托架主体弯曲为具有外侧面以及内侧面;
所述托架主体中设有所述台阶部的所述一侧的面被设为所述内侧面;并且
所述托架主体中设有所述切削痕部的所述另一侧的面被设为所述外侧面。
7.一种悬架支承托架,包括托架主体,所述托架主体包括被配置为对车辆的悬架装置的上臂进行支承的上臂支承部,其中,
所述托架主体由单个金属制板材构成,并且
所述托架主体的所述上臂支承部以及所述上臂支承部的周边部的区域的板厚尺寸比所述托架主体的与所述上臂支承部以及所述上臂支承部的周边部的区域邻接的其他区域的板厚尺寸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支承托架,其中,
所述托架主体的一侧的面包括台阶部,
在通过所述台阶部而形成阶梯下降的区域的背面即所述托架主体的另一侧的面包括切削痕部,并且
隔着所述台阶部,在所述托架主体的延伸方向的一侧包括厚板部,在所述托架主体的延伸方向的另一侧包括薄板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架支承托架,其中,
所述托架主体弯曲为具有外侧面以及内侧面;
所述托架主体中设有所述台阶部的所述一侧的面被设为所述内侧面;并且
所述托架主体中设有所述切削痕部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井哲也,奥本隆一,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