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阀系统及其促动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2670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阀系统的促动器装置,可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阀来双向控制流体的流动,包括:外壳部,位于至少两个阀之间;一个驱动部,设置于外壳部的内部,用于产生能够同时驱动至少两个阀的驱动力;第一输出部,向至少两个阀中的一个传递驱动部的驱动力;第二输出部,向上述至少两个阀中的另一个传递驱动部的驱动力;以及传感部,用于检测上述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中的一个的位置。根据上述结构,可通过一个驱动源驱动双向阀,可精密地控制位置。

Vehicle valve system and its actuato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阀系统及其促动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用阀系统及其促动器装置,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车辆用阀系统及其促动器装置:多个输出部以一个驱动源同时控制与多个阀有关的流体的流动,能够仅通过检测多个输出部中的一个的位置来准确地控制位置。
技术介绍
通过作为内燃机的引擎驱动的车辆在内部安装有多种阀,这种阀可根据如引擎的冷却、室内空间的制冷/制热、排气的再循环(EGR)等的用途分配控制或统管多种流体流动。在车辆用阀中,能够以两个方向以上控制流体的流路的阀主要适用于内燃机的引擎流体循环线路,这种阀还可称为多方向切换阀或多路阀。多路阀主要适用于以多方向控制在引擎内外循环的冷却水的流动。另一方面,在多路阀中,随着切换冷却水的方或调解流量,直接影响车辆用引擎的性能。因此,近来,进行用于改善可准确地控制车辆用冷却水的流动的车辆用多路阀的性能的各种研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500391号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8-0072781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一个驱动源分别独立地控制与多个阀有关的流体的流动的车辆用阀系统。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仅通过检测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中的一个的位置来准确地控制驱动位置的车辆用阀系统。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实现上述目的的车辆用阀系统的促动器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技术的车辆用阀系统的促动器装置可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阀来双向控制流体的流动,包括:外壳部,位于上述至少两个阀之间;一个驱动部,设置于上述外壳部的内部,用于产生能够同时驱动上述至少两个阀的驱动力;第一输出部,向上述至少两个阀中的一个传递上述驱动部的驱动力;第二输出部,向上述至少两个阀中的另一个传递上述驱动部的驱动力;以及传感部,用于检测上述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中的一个的位置。并且,上述第一输出部被上述传感部检测到位置来控制,能够利用与上述驱动部相连接的上述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的齿轮传动比来控制上述第二输出部。并且,上述驱动部可包括:驱动源,用于产生驱动力;驱动齿轮,与上述驱动源相结合来进行旋转;以及分配齿轮,与上述驱动齿轮相结合,向上述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分配并传递上述驱动力。并且,上述分配齿轮包括:分配轴,被上述外壳部支撑;第一分配小齿轮,从上述分配轴沿着直径方向扩张,来与上述驱动齿轮相连接;以及第二分配小齿轮及第三分配小齿轮,隔着上述第一分配小齿轮来分别设置于上述分配轴的一侧和另一侧的外周面,上述第二分配小齿轮与上述第一输出部相连接,上述第三分配小齿轮可与上述第二输出部相连接。并且,上述第一输出部包括以第一输出轴为中心来通过上述驱动部的驱动力进行旋转的第一输出齿轮,上述第一输出轴与上述至少两个阀中的一个相连接,上述第二输出部包括以第二输出轴为中心来通过上述驱动部的驱动力进行旋转的第二输出齿轮,上述第二输出轴与上述至少两个阀中的另一个相连接,在上述外壳部可突出设置有分别向上述第一输出轴及第二输出轴插入来引导结合位置的第一引导销及第二引导销。并且,上述第一输出齿轮及第二输出齿轮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旋转角度。并且,上述第一输出轴及第二输出轴分别贯通上述外壳部并通过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和第一引导卡止部及第二引导卡止部来引导与上述外壳部有关的结合位置,上述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可分别使上述第一输出轴及第二输出轴插入,上述第一引导卡止部及第二引导卡止部沿着上述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的周围突出。并且,在上述至少两个阀分别设置有呈分别包围上述外壳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的结合托架,在上述结合托架可分别贯通形成有能够使上述外壳部的一部分插入的至少一个结合孔,来引导上述促动器装置的结合位置。本技术优选一实施例的车辆用阀系统包括:阀装置,包括第一阀部及第二阀部;以及促动器装置,设置于上述第一阀部与第二阀部之间,同时向上述第一阀部及第二阀部提供驱动力,上述促动器装置包括:外壳部,位于上述第一阀部与第二阀部之间;一个驱动部,设置于上述外壳部的内部,用于产生驱动力;第一输出部,向上述第一阀部传递上述驱动部的驱动力;第二输出部,向上述第二阀部传递上述驱动部的驱动力;以及传感部,用于检测上述第一输出部的旋转位置。并且,上述驱动部包括:驱动源,用于产生驱动力;驱动齿轮,与上述驱动源相结合来进行旋转;以及分配齿轮,与上述驱动齿轮相结合来向上述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分配并传递上述驱动力,能够利用与上述分配齿轮啮合的上述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的齿轮传动比来独立控制上述第二输出部的位置。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效果,即,第一,随着通过一个驱动源同时向多个阀分配并传递驱动力来驱动多个阀,从而可提高阀输出效率。第二,即使仅检测到与多个阀相连接的多个输出部中的一个的旋转位置,也可适用与分配并传递驱动力的分配齿轮啮合的多个输出齿轮之间的齿轮传动比,从而可独立地控制未检测到位置的其他输出部的角度。第三,向一个分配齿轮双向分配并传递驱动力,相比于以往的以1:1控制阀的结构,可同时双向控制阀,从而可实现车辆的紧凑化。第四,通过设置于促动器装置的外壳部的轴孔、引导卡止部及引导销引导输出齿轮的结合位置,准确地引导输出齿轮与阀之间的结合位置,从而可提高输出品质。第五,可通过设置于阀装置的阀外壳的结合托架的形状引导促动器装置的结合位置,从而可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准确地控制结合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简要分解并示出本技术优选一实施例的车辆用阀系统的立体图。图2为简要分解并示出图1中所示的车辆用阀系统的促动器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用于说明图2中所示的驱动部的驱动力向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分配的侧视图。图4为简要示出从外壳部分离分配齿轮与第一输出部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用于说明引导第一罩与第一输出部相结合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用于说明第二引导销与第二输出部相结合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7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优选一实施例的促动器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8为简要示出本技术优选另一实施例的车辆用阀系统的立体图。图9为简要分解并示出图8中示出的另一实施例的车辆用阀系统的分解立体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200:车辆用阀系统10、210:阀装置20、220:第一阀部21、221:第一阀外壳22、222:第一流路管23、223:第一阀轴30、230:第二阀部31、231:第二阀外壳32、232:第二流路管33、233:第二阀轴100:促动器装置110:外壳部111:外壳112:第一罩112a:第一轴孔112b:第一引导卡止部113:第二罩113a:第二轴孔113b:第二引导卡止部120:驱动部121:驱动源121a:蜗轮122:驱动齿轮122a:驱动轴122b: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阀系统的促动器装置,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阀来双向控制流体的流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部,位于上述至少两个阀之间;/n一个驱动部,设置于上述外壳部的内部,用于产生能够同时驱动上述至少两个阀的驱动力;/n第一输出部,向上述至少两个阀中的一个传递上述驱动部的驱动力;/n第二输出部,向上述至少两个阀中的另一个传递上述驱动部的驱动力;以及/n传感部,用于检测上述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中的一个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2 KR 10-2019-00597991.一种车辆用阀系统的促动器装置,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阀来双向控制流体的流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部,位于上述至少两个阀之间;
一个驱动部,设置于上述外壳部的内部,用于产生能够同时驱动上述至少两个阀的驱动力;
第一输出部,向上述至少两个阀中的一个传递上述驱动部的驱动力;
第二输出部,向上述至少两个阀中的另一个传递上述驱动部的驱动力;以及
传感部,用于检测上述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中的一个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阀系统的促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输出部被上述传感部检测到位置来控制,
能够利用与上述驱动部相连接的上述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的齿轮传动比来控制上述第二输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阀系统的促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包括:
驱动源,用于产生驱动力;
驱动齿轮,与上述驱动源相结合来进行旋转;以及
分配齿轮,与上述驱动齿轮相结合,向上述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分配并传递上述驱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阀系统的促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配齿轮包括:
分配轴,被上述外壳部支撑;
第一分配小齿轮,从上述分配轴沿着直径方向扩张,来与上述驱动齿轮相连接;以及
第二分配小齿轮及第三分配小齿轮,隔着上述第一分配小齿轮来分别设置于上述分配轴的一侧和另一侧的外周面,
上述第二分配小齿轮与上述第一输出部相连接,上述第三分配小齿轮与上述第二输出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阀系统的促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输出部包括以第一输出轴为中心来通过上述驱动部的驱动力进行旋转的第一输出齿轮,上述第一输出轴与上述至少两个阀中的一个相连接,
上述第二输出部包括以第二输出轴为中心来通过上述驱动部的驱动力进行旋转的第二输出齿轮,上述第二输出轴与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光珍金韓瑟
申请(专利权)人:认知控管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