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冷却水综合热管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用冷却水综合热管理装置,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车辆用冷却水综合热管理装置,即,通过将阀外壳、泵及组件结合为一体来提供一个综合的单元,可减少产品的重量并提高车辆的汽车燃油经济性,减少设置面积,从而能够有效使用车辆内部的设置空间。
技术介绍
[0002]通常,车辆可包括引擎、变速器、单位加热器、散热器、向引擎传递冷却水的泵及引擎控制装置。其中,用于车辆用冷却水的热管理的典型的冷却装置可包括引擎迂回回路、包括单位加热器的回路及包括散热器的回路等三个主流动回路。
[0003]可通过冷却水控制阀控制这种冷却水的流动。具体地,控制阀能够以车辆引擎控制装置在引擎冷却水温度中获取的信号为基础来改变回路内的冷却水流动。
[0004]在上述控制阀中,可主要将能够控制两个方向以上的流体流路的多方向转换阀用于引擎流体循环回路。为了向引擎供给在散热器中冷却的冷却水,这种多方向转换阀设置在冷却水流路,通过冷却水温度变化开闭通路,从而可适当调节冷却水温度。
[0005]但是,在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冷却水综合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外壳,收容用于对车辆的冷却水的流动进行控制的阀,形成没有结合界面的一个本体;泵,以能够使上述冷却水流动的方式与上述阀外壳相结合;以及上述阀外壳及上述泵以外的组件,以能够使冷却水流动的方式与上述阀外壳及上述泵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冷却水综合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一侧与上述阀外壳或上述泵相结合,另一侧与上述组件相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冷却水综合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托架包括:第一结合部,与上述阀外壳或上述泵相结合;以及第二结合部,从上述第一结合部沿着一方向延伸来与上述组件相结合,以使上述组件从上述阀及上述泵隔开配置的方式支撑上述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冷却水综合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组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结合在上述托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冷却水综合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组件包括热交换器、加热器、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器、通风机、连接器、风扇、散热器中的至少一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冷却水综合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组件为热交换器,从上述泵排出的冷却水经过上述阀外壳向上述热交换器流入,从上述热交换器排出的冷却水流向电池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冷却水综合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热交换器以能够使从车辆的空气调节器排出的制冷剂流入的方式与上述空气调节器相连通,上述制冷剂与上述冷却水在上述热交换器实现热交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冷却水综合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热交换器包括:制冷剂流入口,使从车辆的空气调节器排出的制冷剂流入;制冷剂排出口,用于排出热交换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钟大,金庭民,权宅晩,金洙吉,权五祥,许丞陈,姜秉杰,金敏佑,刘寿贤,金康硕,延智秀,
申请(专利权)人:认知控管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