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开启蜗杆蜗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9209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合理、安全性高、能限制非工作人员转动蜗杆的一种防开启蜗杆蜗轮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一侧的蜗杆以及设于壳体另一侧与蜗杆下部相啮合连动的蜗轮,所述蜗杆的上端穿出壳体上部,所述蜗轮的中部设有用于与外部元件相连动的键孔,所述壳体上可转动设置有防开启盖,所述防开启盖与蜗杆之间具有空间,所述空间内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可上下滑移设置于所述蜗杆,所述转动套与所述蜗杆耦合转动,所述转动套可与所述防开启盖耦合转动,所述防开启盖上可拆卸设置有启闭钥匙,所述启闭钥匙可与所述防开启盖耦合转动,所述启闭钥匙可与所述转动套磁吸吸合。

An anti opening worm and worm gea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开启蜗杆蜗轮装置
本技术涉及传动
,特别涉及一种防开启蜗杆蜗轮装置。
技术介绍
蜗轮蜗杆机构因其传工作平稳,冲击震动以及噪音都比较小,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蜗轮和蜗杆具有自锁的功能,蜗杆只能带动蜗轮转动,而蜗轮不能带动蜗杆转动,因此也常常用于阀门的蜗杆上。不仅能够实现蜗杆的启闭,还能使蜗杆自锁。但是蜗轮蜗杆机构在阀门中的应用,通常没有做加密保护措施,因而任何的工作人员或者非工作人员只要夹持蜗杆上端部就能转动蜗杆,将阀门打开。这样使得阀门的启闭不能得到有效保护,这就存在着安全隐患。比如在公共设施中或者工厂中,阀门被非管理者或者非工作人员开起来,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合理、安全性高、能限制非工作人员转动蜗杆的一种防开启蜗杆蜗轮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防开启蜗杆蜗轮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一侧的蜗杆以及设于壳体另一侧与蜗杆下部相啮合连动的蜗轮,所述蜗杆的上端穿出壳体上部,所述蜗轮的中部设有用于与外部元件相连动的键孔,所述壳体上可转动设置有防开启盖,所述防开启盖与蜗杆之间具有空间,所述空间内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可上下滑移设置于所述蜗杆,所述转动套与所述蜗杆耦合转动,所述转动套可与所述防开启盖耦合转动,所述防开启盖上可拆卸设置有启闭钥匙,所述启闭钥匙可与所述防开启盖耦合转动,所述启闭钥匙可与所述转动套磁吸吸合。进一步改进的是:环绕所述防开启盖的四周设置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防护套与防开启盖之间具有供所述启闭钥匙插入的间隙。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防开启盖与转动套之间设置有使防开启盖和转动套相分离的弹性复位装置。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防护套沿轴心环绕设有防止防开启盖向上滑移的第一限位凸台,所述防开启盖底部设有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凸台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和壳体之间。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防开启盖内腔开设有承插口,所述转动套固定设有可滑入所述承插口的承插凸起。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转动套底部沿轴心环绕设有第三凸台,所述防开启盖上开设有限制第三凸台向上滑移的限位面。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蜗杆上端部为方形杆,所述转动套内腔开设有与所述方形杆相配合的方形内腔。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防开启盖上端部为六边形盖头,所述启闭钥匙开设有与所述六边形盖头相配合的六边形凹槽。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启闭钥匙上开设有供外部加力棒穿过的通孔。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防开启蜗杆蜗轮装置通过启闭钥匙来控制蜗杆的转动,能够有效的保护蜗杆不被非专业人员转动开启,有利于公共事业和物业管理的使用,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在公共场所中或者生产中,能够有效防止蜗杆转动,避免造成损失和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开启蜗杆蜗轮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动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动套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防开启盖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防开启盖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启闭钥匙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图4本技术实施例所揭示的是一种防开启蜗杆蜗轮装置,包括壳体1、带有磁性的启闭钥匙4、第一转动套5和带有可与启闭钥匙4相吸磁性的第二转动套6,设于壳体内一侧的蜗杆2以及设于壳体另一侧与蜗杆下部相啮合连动的蜗轮3,所述蜗杆2的上端穿出壳体1上部,所述蜗轮3的中部设有用于与外部元件相连动的键孔31,所述壳体1上可转动设置有防开启盖9,所述防开启盖9与蜗杆2之间具有空间,所述空间内设置有转动套10,所述转动套10可上下滑移设置于所述蜗杆2,所述转动套10与所述蜗杆2耦合转动,所述防开启盖9内腔开设有承插口94,所述转动套10固定设有可滑入所述承插口94的承插凸起104,所述转动套10可与所述防开启盖9耦合转动,所述防开启盖9上可拆卸设置有启闭钥匙8,所述启闭钥匙8可与所述防开启盖9耦合转动,所述启闭钥匙8可与所述转动套10磁吸吸合。为了能够保护防开启盖9,防止他人用其它卡合工具转动防开启盖9,对防开启盖9造成损坏,环绕所述防开启盖9的四周设置有防护套7,所述防护套7固定设置于所述阀体1,所述防护套7与防开启盖9之间具有供所述启闭钥匙8插入的间隙72。为了能够在启闭钥匙8拿走之后,防开启盖9与转动套10能更好的分离回位,所述防开启盖9与转动套10之间设置有使防开启盖9和转动套10相分离的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让涡轮蜗杆装置能够多角度进行安装,使防开启盖9和转动杆套10能够都能够在任何的的角度分离后回位。为了简单有效的防止防开启盖9向上滑移,所述防护套7沿轴心环绕设有防止防开启盖9向上滑移的第一限位凸台71,所述防开启盖9底部设有第二限位凸台92,所述第二限位凸台92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71和阀体1之间。为了进一步的防止转动套10脱离蜗杆2,所述转动套10底部沿轴心环绕设有第三凸台101,所述防开启盖9上开设有限制第三凸台101向上滑移的限位面92。为了简单方便启闭钥匙8和防开启盖9耦合传动,所述防开启盖9上端部为六边形盖头93,所述启闭钥匙8开设有与所述六边形盖头相配合的六边形凹槽81。为了简单方便蜗杆2和转动套10耦合传动,所述蜗杆2上端部为方形杆,所述转动套10内腔开设有与所述方形杆相配合的方形内腔102。为了能够让蜗杆2更方便的开启,所述启闭钥匙8上开设有供外部加力棒穿过的通孔82。工作原理:当要转动蜗杆的时候,将启闭钥匙插入防开启盖内,启闭钥匙的六边形凹槽卡入防开启盖,此时启闭钥匙端面上由于磁石的作用具有磁性,与转动套的端面上的磁石相吸,将转动套向上吸引,使转动套向上滑移,转动套上的承插凸起滑入防开启盖内的承插口,此时复位弹簧弹性形变被压缩,然后转动启闭钥匙,启闭钥匙带动防开启盖转动,防开启盖带动转动套转动,转动套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杆蜗轮装置打开后,拿出启闭钥匙,磁石相吸作用解除,转动套在重力和复位弹簧弹性复位的作用下,恢复原位。蜗杆处于受保护状态,防止非工作人员转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开启蜗杆蜗轮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一侧的蜗杆以及设于壳体另一侧与蜗杆下部相啮合连动的蜗轮,所述蜗杆的上端穿出壳体上部,所述蜗轮的中部设有用于与外部元件相连动的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可转动设置有防开启盖,所述防开启盖与蜗杆之间具有空间,所述空间内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可上下滑移设置于所述蜗杆,所述转动套与所述蜗杆耦合转动,所述转动套可与所述防开启盖耦合转动,所述防开启盖上可拆卸设置有启闭钥匙,所述启闭钥匙可与所述防开启盖耦合转动,所述启闭钥匙可与所述转动套磁吸吸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开启蜗杆蜗轮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一侧的蜗杆以及设于壳体另一侧与蜗杆下部相啮合连动的蜗轮,所述蜗杆的上端穿出壳体上部,所述蜗轮的中部设有用于与外部元件相连动的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可转动设置有防开启盖,所述防开启盖与蜗杆之间具有空间,所述空间内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可上下滑移设置于所述蜗杆,所述转动套与所述蜗杆耦合转动,所述转动套可与所述防开启盖耦合转动,所述防开启盖上可拆卸设置有启闭钥匙,所述启闭钥匙可与所述防开启盖耦合转动,所述启闭钥匙可与所述转动套磁吸吸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开启蜗杆蜗轮装置,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防开启盖的四周设置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防护套与防开启盖之间具有供所述启闭钥匙插入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开启蜗杆蜗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开启盖与转动套之间设置有使防开启盖和转动套相分离的弹性复位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开启蜗杆蜗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明鑫卢明伟卢志春卢明发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管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