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209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脉冲阀,包括阀本体和膜片,阀本体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膜片设于阀体内,并与阀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容气室和第二容气室,膜片用于控制排气口开启或关闭,并且膜片覆盖排气口的部分设有吹气件,吹气件上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用于使第二容气室中的高压气体将与膜片相接触的高温气体吹离膜片,或者排气口向第一容气室内延伸形成延伸部,延伸部上设有吹气孔,吹气孔使第一容气室中的高压气体将与膜片相接触的高温气体吹离膜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与膜片接触的高温气体吹离膜片,以使高温气体与膜片隔离,进而使膜片保持常温或者使膜片降温,延长了膜片及脉冲阀的使用寿命。

A pulse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脉冲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是涉及一种脉冲阀。
技术介绍
脉冲阀是指受电磁或气动等先导阀的控制,能够在瞬间启闭高压气体产生脉冲的膜片阀。脉冲阀主要应用于除尘系统中,其是布袋除尘器主要部件,喷吹可达到100万次以上。除尘系统主要包括集气罩、抽风管道、和布袋除尘器等。实施时,利用风机产生动力,将含尘气体经抽风管道送入布袋除尘器内净化,净化后的气体经排气管道由烟囱排出,收集的粉尘由排气装置排出。现有脉冲阀中膜片与排气口接触部分是完全密封的,当进气口输入高压气体并且膜片在打开前不向排气口排出高压气体。然而在一些高炉、燃油发动机产生含尘高温尾气,因有些除尘系统空间的限制,含尘高温气体进入集气罩之前无法进行有效的降温。而集气罩内的含尘高温气体在脉冲阀开启等待过程中,含尘高温气体通过管道进入脉冲阀的排气口与膜片接触,使由橡胶材质制成的膜片加速老化或者使膜片熔化,造成膜片损坏而使脉冲阀失效。另外,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集气罩中的含尘高温气体与膜片接触,通过在脉冲阀的排气口与集尘罩连接的管道间安装单向阀阻断集尘罐罩内的高温气体与脉冲阀膜片接触,然而单向阀的体积通常较大,在一些空间有限的场合,单向阀影响了脉冲阀的灵活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延长膜片使用寿命并且布置方式灵活的脉冲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脉冲阀,包括阀本体和膜片,所述阀本体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膜片设于阀本体内,用于控制所述排气口的开启或关闭,所述膜片与阀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容气室和第二容气室,所述进气口与第一容气室相连通,所述排气口在开启时与第一容气室相连通,所述膜片上设有至少一个使第一容气室中的高压气体进入第二容气室中的第一气流通道,并且所述膜片封堵排气口的部分还设有吹气件,所述吹气件上设有使第二容气室中的高压气体将与膜片相接触的高温气体吹离膜片的第二气流通道。优选地,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包括与所述第二容气室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多个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位于所述膜片与高温气体接触的一侧,用于使高压气体吹向不同方向,将与膜片相接触的高压气体吹离膜片。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接于一体,相对端分别向不同方向延伸,所有所述第二通道位于同一平面,且每两个第二通道之间形成的夹角均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内径尺寸均为0.1~1mm。优选地,所述排气口向阀本体内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有数个吹气孔,所述吹气孔用于使第一容气室中的高压气体将与膜片相接触的高温气体吹离膜片。优选地,所述吹气孔的内径尺寸为0.1~1mm。优选地,高压气体通过所述吹气孔吹向膜片的角度为30°~80°。本技术还揭示了一种脉冲阀,包括阀本体和膜片,所述阀本体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向阀本体内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膜片用于控制所述排气口的开启或关闭,所述膜片与阀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容气室和第二容气室,所述进气口与第一容气室相连通,所述排气口在开启时与第一容气室相连通,所述膜片上设有至少一个使第一容气室中的高压气体进入第二容气室中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延伸部上设有数个吹气孔,所述吹气孔用于使第一容气室中的高压气体将与膜片相接触的高温气体吹离膜片。优选地,所述吹气孔的内径尺寸为0.1~1mm。优选地,高压气体通过所述吹气孔吹向膜片的角度为30°~8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脉冲阀通过在膜片上设置具有气流通道的吹气件,以使第二容气室中的高压气体将与膜片相接触的高温气体吹离膜片,和/或在延伸部上设置多个吹气孔,以使第一容气室中的高压气体将与膜片相接触的高温气体吹离膜片,使膜片保持常温或者使膜片降温,有效延长了膜片及脉冲阀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用户现场的维护时间和成本,使得脉冲阀布置方式更加灵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吹气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0、阀本体,11、进气口,12、排气口,13、延伸部,131、吹气孔,20、膜片,30、第一容气室,40、第二容气室,50、吹气件,51、贯穿部,511、第一通道,52、限位部,521、第二通道,60、第二气流通道,70、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技术所揭示的一种脉冲阀,通过将与膜片20接触的高温气体吹离膜片20,以使高温气体与膜片20隔离,进而使膜片20保持常温或者使膜片20降温,延长了膜片20及脉冲阀的使用寿命。以下以三个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脉冲阀进行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所揭示的脉冲阀,包括阀本体10和膜片20。具体地,阀本体10具有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膜片20设于阀本体10内,用于控制排气口12的开启或关闭,并且膜片20与阀本体10之间形成有第一容气室30和第二容气室40,第一容气室30和第二容气室40均用于容纳高压气体,其中,进气口11与第一容气室30相连通,排气口12在开启时与第一容气室30相连通。进一步地,膜片2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气流通道(图未示),第一气流通道用于使第一容气室30中的高压气体进入第二容气室40中。更进一步地,膜片20覆盖排气口12的部分上还设有吹气件50,吹气件50上设有第二气流通道60,第二气流通道60用于使第二容气室40中的高压气体将与膜片20相接触的高温气体吹离膜片20,实施时,膜片20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垫片,吹气件50可通过铆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垫片和膜片50连接。具体实施时,高压气体经进气口11进入第一容气室30内,第一容气室30内的高压气体进一步通过第一气流通道进入第二容气室40中,第二容气室40中的高压气体一方面使第一容气室30和第二容气室40中的压力保持一致,另一方面通过第二气流通道60将与膜片20相接触的高温气体吹离膜片20,以使高温气体与膜片20隔离。膜片20在第二容气室40中的高压气体作用下和如1图所示的弹簧70的作用下封堵排气口12,使第一容气室30中的高压气体无法从排气口12喷出。当第二容气室40中的压力小于第一容气室30中的压力时,第一容气室30中的高压气体将膜片20顶起,使得排气口12打开,进而使第一容气室30中的高压气体从排口喷出。如图2所示,吹气件50包括贯穿部51和与所述贯穿部51相连的限位部52,其中,贯穿部51贯穿膜片20设置,并且贯穿部51上设有与第二容气室40相连通的第一通道511;限位部52位于膜片20与高温气体接触的一侧,其上设有多个第二通道521,每个第二通道521均与第一通道511相连通,多个第二通道521用于使经第一通道511进入的高压气体吹向不同方向,将与膜片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冲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本体和膜片,所述阀本体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膜片设于阀本体内,用于控制所述排气口的开启或关闭,所述膜片与阀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容气室和第二容气室,所述进气口与第一容气室相连通,所述排气口在开启时与第一容气室相连通,所述膜片上设有至少一个使第一容气室中的高压气体进入第二容气室中的第一气流通道,并且所述膜片封堵排气口的部分还设有吹气件,所述吹气件上设有使第二容气室中的高压气体将与膜片相接触的高温气体吹离膜片的第二气流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本体和膜片,所述阀本体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膜片设于阀本体内,用于控制所述排气口的开启或关闭,所述膜片与阀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容气室和第二容气室,所述进气口与第一容气室相连通,所述排气口在开启时与第一容气室相连通,所述膜片上设有至少一个使第一容气室中的高压气体进入第二容气室中的第一气流通道,并且所述膜片封堵排气口的部分还设有吹气件,所述吹气件上设有使第二容气室中的高压气体将与膜片相接触的高温气体吹离膜片的第二气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包括与所述第二容气室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多个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位于所述膜片与高温气体接触的一侧,用于使高压气体吹向不同方向,将与膜片相接触的高压气体吹离膜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阀,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接于一体,相对端分别向不同方向延伸,所有所述第二通道位于同一平面,且每两个第二通道之间形成的夹角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意一项所述的脉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内径尺寸均为0.1~1mm。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炯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乐臣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