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永和专利>正文

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2290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7:14
一种逃生装置,适用于安装在第一船的船舷,并搭配具有数个扣环的第二船使用。所述逃生装置包含基座、枢接在所述基座的顶部并具有一个通孔的支撑架,及滑道机构。所述滑道机构包括固定环、连接所述固定环的管道单元,及数个环设于所述管道单元的定位钩。所述滑道机构可在收纳状态与展开状态间转换。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定位钩与所述管道单元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管道单元的一端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船,且所述定位钩勾挂于所述扣环。用户可通过所述管道单元从所述第一船逃离至所述第二船。

Escap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逃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救生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在船上供人员逃生的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大型的商船或客轮,在航行中遇到突发事故而需要弃船逃生时,通常是仰赖船上自行携带的救生艇,或是其它船派出的救难艇。但根据船型的大小以及吃水的深浅影响,发生事故的船舶甲板与救生艇可能有数米的差距,通常逃生者会依靠绳梯从船舷外往下移动至救生艇上,不仅逃生速度相当缓慢,逃生者攀爬绳梯的过程中有可能因为船身晃动、海浪击打等影响而落海,因此,现有的船舶逃生设备仍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
技术介绍
的至少一个缺点的逃生装置。本技术的逃生装置,适用于安装在第一船的船舷,并搭配具有数个扣环的第二船使用,所述逃生装置包含能固定在所述船舷的内壁面的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的顶部并具有位于所述船舷的外侧的通孔的支撑架,及滑道机构。所述滑道机构包括固定环、连接所述固定环并可伸缩地延伸且界定逃生通道的管道单元,及数个环设于所述管道单元的相反于连接所述固定环的一侧的定位钩,所述管道单元具有靠近所述固定环的入口段,及相反于所述入口段的出口段。所述滑道机构可在收纳状态与展开状态间转换,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滑道机构收纳于所述基座,且所述入口段与所述出口段相互靠近;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定位钩与所述管道单元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出口段与所述定位钩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船,并将所述定位钩勾挂于所述扣环。本技术的逃生装置,所述管道单元具有界定所述逃生通道的伸缩管、数个间隔设置于所述伸缩管的加强环,及数条连接所述加强环的加强条。本技术的逃生装置,所述伸缩管具有数个轴向间隔且径向内凸并具有弹性的径缩段。本技术的逃生装置,所述管道单元具有数个上下间隔排列的加强环、数个设置于所述加强环并往下延伸的伸缩管,及数条连接所述加强环的加强条,每一伸缩管能往下穿设进相邻的加强环中,所述伸缩管共同界定所述逃生通道。本技术的逃生装置,每一伸缩管具有径向内凸并具有弹性的径缩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定位钩勾挂于所述第二船的所述扣环,使所述出口段能保持朝向所述第二船,确保使用者能利用所述管道单元迅速且安全地从所述第一船移动至所述第二船,而不会掉落海中。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图1是本技术逃生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说明一滑道机构在一收纳状态;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立体图,说明该滑道机构在一展开状态;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侧视图,说明该滑道机构在该展开状态时,数个定位钩勾挂于一第二船的数个扣环;图4是本技术逃生装置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一个侧视图,说明该滑道机构在该展开状态时,所述定位钩勾挂于所述扣环;图5是该第二实施例的该滑道机构的一个剖视图;及图6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侧视图,说明数个伸缩管中的其中一个从相邻的该伸缩管中抽出。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以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1、2、3,本技术逃生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用于安装在一第一船6的一船舷61上,并配合一具有数个扣环71的第二船7使用。该逃生装置包含一基座1、一支撑架2,及一滑道机构3。该基座1固定安装于该船舷61的内壁面,并界定一个可供该滑道机构3容置的容置空间10。该支撑架2包括一个枢接在该基座1的顶部并朝外延伸的连接部21,及一个自该连接部21的一侧朝远离该船舷61的外壁面的方向延伸的定位部22。该定位部22具有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20。该滑道机构3包括一个外径大于该通孔20的固定环31、一连接该固定环31并可伸缩地延伸的管道单元32,及四个等角度的环设于该管道单元32相反于连接该固定环31的一侧的定位钩33。该管道单元32具有一个界定一逃生通道30的伸缩管321、数个沿该伸缩管321的轴向等距间隔设置于该伸缩管321的加强环322,及四条彼此等角度间隔环绕排列于该伸缩管321并连接所述加强环322且其中一端分别与所述定位钩33相连的加强条323。该伸缩管321是采用可防火的布料制成,因此可伸缩,但不以此为限,且具有一靠近该固定环31的入口段301、一相反于该入口段301的出口段302,及数个沿该伸缩管321轴向间隔且径向内凸并具有弹性的径缩段303。所述加强环322是采用刚性材料制成,用于确保该伸缩管321的管状结构。所述加强条323为绳子,用于强化该伸缩管321拉伸延长时的强度。所述定位钩33用于勾挂固定在该第二船7的所述扣环71。该滑道机构3可在一个收纳状态(参阅图1)及一个展开状态(参阅图2、3)间转换,在该收纳状态时,该滑道机构3压缩收纳于该基座1的该容置空间10内,该固定环31位于该容置空间10最底部,该入口段301位于该出口段302的下方且两者相互靠近;在该展开状态时,该固定环31通过其外径大于该通孔20的直径而固定安装于该支撑架2的该定位部22上,且该管道单元32与所述定位钩33穿过该通孔20,使该出口段302向下远离该入口段301并延伸至该第二船7,并将所述定位钩33勾挂固定于所述扣环71。逃生使用时,首先,使用者需将该伸缩管321的该出口段302与所述定位钩33从该基座1移往该支撑架2并穿过该通孔20,接着再逐一将所述加强环322移入该通孔20,使该管道单元32逐渐通过该通孔20并向下延伸,直到整个该管道单元32都穿过该通孔20且该固定环31卡抵于该支撑架2上,接着位于该第二船7的救难人员将所述定位钩33勾挂固定于所述扣环71,使该出口段302恒保持朝向该第二船7,完成将该滑道机构3转换至该展开状态。使用者便能通过该入口段301沿该逃生通道30抵达该出口段302而顺利抵达该第二船7。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加强环322用于支撑该伸缩管321的环状结构,用户在该逃生通道30内移动时该伸缩管321不会大幅变形而影响逃生,所述径缩段303会使该逃生通道30的部分内径缩小,令使用者无法直接通过而需要略为施力以弹性撑开所述径缩段303,减缓位于该逃生通道30内的用户的滑落速度,避免用户以过快的速度抵达该出口段302而受伤。参阅图4、5、6,本技术逃生装置的一个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该管道单元32的结构。在该第二实施例中,该管道单元32具有数个上下间隔排列的加强环322、数个设置于所述加强环322并往下延伸的伸缩管321,及数条连接所述加强环322的加强条323。每一伸缩管321具有一个径向内凸并具有弹性的径缩段303,且每一伸缩管321能往下穿设进相邻的加强环322中。其中,最靠近该固定环31的该伸缩管321是直接连接于该固定环31并界定该入口段301,最远离该固定环31的该伸缩管321的延伸末端界定该出口段302。而所述伸缩管321相配合共同界定该逃生通道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逃生装置,适用于安装在第一船的船舷,并搭配具有数个扣环的第二船使用,所述逃生装置包含:能固定在所述船舷的内壁面的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的顶部并具有位于所述船舷的外侧的通孔的支撑架,及滑道机构,所述滑道机构包括固定环,及连接所述固定环并可伸缩地延伸且界定逃生通道的管道单元,所述管道单元具有靠近所述固定环的入口段,及相反于所述入口段的出口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机构还包括数个环设于所述管道单元的相反于连接所述固定环的一侧的定位钩,所述滑道机构可在收纳状态与展开状态间转换,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滑道机构收纳于所述基座,且所述入口段与所述出口段相互靠近;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定位钩与所述管道单元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出口段与所述定位钩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船,并将所述定位钩勾挂于所述扣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逃生装置,适用于安装在第一船的船舷,并搭配具有数个扣环的第二船使用,所述逃生装置包含:能固定在所述船舷的内壁面的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的顶部并具有位于所述船舷的外侧的通孔的支撑架,及滑道机构,所述滑道机构包括固定环,及连接所述固定环并可伸缩地延伸且界定逃生通道的管道单元,所述管道单元具有靠近所述固定环的入口段,及相反于所述入口段的出口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机构还包括数个环设于所述管道单元的相反于连接所述固定环的一侧的定位钩,所述滑道机构可在收纳状态与展开状态间转换,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滑道机构收纳于所述基座,且所述入口段与所述出口段相互靠近;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定位钩与所述管道单元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出口段与所述定位钩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船,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和
申请(专利权)人:徐永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