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方舟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2290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方舟救援装置,具体涉及救援技术领域,包括救援艇主体,所述救援艇主体内部设有物资输送机构;所述物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室,所述输送室内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输送室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固定设有转筒,所述转筒外侧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表面设有摩擦带,所述转筒前侧面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内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背面设有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物资输送机构,设置的多个物资槽可以根据需要输送需要的物资包,有效的在救援时能够及时的给予救援物资,提升了受灾人员进行自救的可能,提升救援的效率,提高了救援的及时性。

An intelligent rescue device for a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方舟救援装置
本技术涉及救援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方舟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水灾泛指洪水泛滥、暴雨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灾害,一般所指的水灾,以洪涝灾害为主,水灾威胁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防治水灾已成为世界各国保证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公共安全保障事业,但根除是困难的,至今世界上水灾仍是一种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039991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救生艇,属于海上救生领域,它由救生艇、显示器、数据接收器、数据发送器、数据处理器组成。逃生者可以通过简单的电脑操作,在向外界求救的同时,利用电子海图和艇的自身信息进行自救。它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应用后,可大大提高救生几率。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该专利技术在救援时不能及时的给予救援物资,降低了受灾人员进行自救的可能,从而导致救援不及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方舟救援装置,通过设置物资输送机构,设置的多个物资槽可以根据需要输送需要的物资包,有效的在救援时能够及时的给予救援物资,提升了受灾人员进行自救的可能,提升救援的效率,提高了救援的及时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方舟救援装置,包括救援艇主体,所述救援艇主体内部设有物资输送机构;所述物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室,所述输送室内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输送室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固定设有转筒,所述转筒外侧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表面设有摩擦带,所述转筒前侧面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内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背面设有伺服电机,所述输送室正面和背面均设有物资槽,所述物资槽内部设有封板,所述封板顶端与物资槽内壁铰接,所述封板前侧面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输出轴与封板表面铰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与输送室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物资槽背面设有推板,所述推板背面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物资槽顶部设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内部设有密封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救援艇主体顶部设有救援机构,所述救援机构包括红外摄像机,所述红外摄像机一侧设有雷达生命探测仪,所述雷达生命探测仪一侧设有GPS定位器,所述物资槽设置为多个。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摄像机另一侧设有红外生命探测仪,所述红外生命探测仪一侧设有音频生命探测仪。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摄像机背面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侧设有警报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杆外侧设有警示灯,所述输送室一侧设有放置腔。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杆外侧设有警示灯,所述输送室一侧设有放置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设置物资输送机构,设置的多个物资槽可以根据需要输送需要的物资包,有效的在救援时能够及时的给予救援物资,提升了受灾人员进行自救的可能,提升救援的效率,提高了救援的及时性;2、通过设置救援机构,红外摄像机、GPS定位器、雷达生命探测仪、红外生命探测仪和音频生命探测仪将数据输送至可编程PLC,之后可编程PLC,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数据对外进行传输,可以远程实时的检测受灾情况,方便为救援路线提供重要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B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推板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拓扑图。图7为本技术的系统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电路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救援艇主体、2物资输送机构、3输送室、4第一转轴、5转筒、6传送带、7摩擦带、8皮带、9第二转轴、10伺服电机、11物资槽、12封板、13第一电动伸缩杆、14推板、15第二电动伸缩杆、16进料槽、17救援机构、18红外摄像机、19雷达生命探测仪、20GPS定位器、21红外生命探测仪、22音频生命探测仪、23固定杆、24警报器、25警示灯、26放置腔、27蓄电池、28可编程PLC、29无线传输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8所示的一种智能方舟救援装置,包括救援艇主体1,所述救援艇主体1内部设有物资输送机构2;所述物资输送机构2包括输送室3,所述输送室3内部设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与输送室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外侧固定设有转筒5,所述转筒5外侧设有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表面设有摩擦带7,所述转筒5前侧面设有皮带8,所述皮带8内部设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4与第二转轴9通过皮带8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9背面设有伺服电机10,所述输送室3正面和背面均设有物资槽11,所述物资槽11内部设有封板12,所述封板12顶端与物资槽11内壁铰接,所述封板12前侧面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3输出轴与封板12表面铰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3与输送室3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物资槽11背面设有推板14,所述推板14背面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5,所述物资槽11顶部设有进料槽16,所述进料槽16内部设有密封门。实施方式具体为:将物资包通过进料槽16放置到物资槽11内部,需要对物资包进行输出时,打开第一电动伸缩杆13,第一电动伸缩杆13带动封板12进行翻转,之后打开第二电动伸缩杆15,第二电动伸缩杆15推动推板14带动物资包移出物资槽11内部,之后物资包落在传送带6上,之后打开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通过第二转轴9调动皮带8驱动第一转轴4进行旋转,之后第一转轴4通过转筒5带动传送带6进行运行,之后传送带6将物资包输送至输送室3内部,设置的多个物资槽11可以根据需要输送需要的物资包,有效的在救援时能够及时的给予救援物资,提升了受灾人员进行自救的可能,提升救援的效率,提高了救援的及时性。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智能方舟救援装置,还包括救援机构17,所述救援机构17设置在救援艇主体1顶部,所述救援机构17包括红外摄像机18,所述红外摄像机18就是将监控摄像机、防护罩、红外灯、供电散热单元等综合成一体的监控设备,所述红外摄像机18一侧设有雷达生命探测仪19,所述雷达生命探测仪19是融合雷达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生命探测设备,它主要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制成,通过检测人体生命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微动,从这些微动中得到呼吸、心跳的有关信息,从而辨识有无生命,所述雷达生命探测仪19一侧设有GPS定位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方舟救援装置,包括救援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艇主体(1)内部设有物资输送机构(2);/n所述物资输送机构(2)包括输送室(3),所述输送室(3)内部设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与输送室(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外侧固定设有转筒(5),所述转筒(5)外侧设有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表面设有摩擦带(7),所述转筒(5)前侧面设有皮带(8),所述皮带(8)内部设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4)与第二转轴(9)通过皮带(8)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9)背面设有伺服电机(10),所述输送室(3)正面和背面均设有物资槽(11),所述物资槽(11)内部设有封板(12),所述封板(12)顶端与物资槽(11)内壁铰接,所述封板(12)前侧面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3)输出轴与封板(12)表面铰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3)与输送室(3)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物资槽(11)背面设有推板(14),所述推板(14)背面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5),所述物资槽(11)顶部设有进料槽(16),所述进料槽(16)内部设有密封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方舟救援装置,包括救援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艇主体(1)内部设有物资输送机构(2);
所述物资输送机构(2)包括输送室(3),所述输送室(3)内部设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与输送室(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外侧固定设有转筒(5),所述转筒(5)外侧设有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表面设有摩擦带(7),所述转筒(5)前侧面设有皮带(8),所述皮带(8)内部设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4)与第二转轴(9)通过皮带(8)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9)背面设有伺服电机(10),所述输送室(3)正面和背面均设有物资槽(11),所述物资槽(11)内部设有封板(12),所述封板(12)顶端与物资槽(11)内壁铰接,所述封板(12)前侧面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3)输出轴与封板(12)表面铰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3)与输送室(3)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物资槽(11)背面设有推板(14),所述推板(14)背面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5),所述物资槽(11)顶部设有进料槽(16),所述进料槽(16)内部设有密封门。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熙
申请(专利权)人:澳门培正中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澳门;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