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搬家工房车的升降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260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搬家工房车的升降床结构,属于房车技术领域,包括升降导轨、电机、床体、安全带,升降导轨包括轨道槽和容置于轨道槽内且与轨道槽滑动连接的滑块,轨道槽竖直设置于房车箱体的侧壁,且与侧壁固定连接,床体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床体的两端各设有2个拉手,所述的电机设置于床体的底部、且与床体固定连接,在侧壁、车顶、以及床体底部边缘设有若干定滑轮,所述的电机上设有转动机构,所述的安全带穿过定滑轮、且一端与拉手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机构固定连接。本新型为搬家工房车提供了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升降床结构,且可以功能转换,提升了旅居的舒适度。

A lifting bed structure of moving workshop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搬家工房车的升降床结构
本新型涉及房车
,具体涉及一种搬家工房车的升降床结构。
技术介绍
拖挂式房车很多情况设计为搬家工房车,内部前部有卫生间橱柜,后为空阔的货箱,可以将沙滩车、小型船等装载在里面长途运输。搬家工房车货箱空间大,运输物品适应尺寸大,应用场景比较广泛。但该房车在外出旅游、休闲时,内部没有休息的座椅,也没有床铺,为解决这个问题,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两边厢板设计折叠沙发,平时折叠上翻,运输货物,休息时翻下来。折叠沙发翻转在墙壁上,仍占用车厢宽度,影响货物运输。翻下来后,当作床休息时,床体尺寸小,只适合午休等临时休闲,不能作为过夜睡眠用床。申请号为CN201520698481.8、名称为“一种房车车厢的升降床”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房车内的升降床,该专利通过在车厢墙体两侧上部设置升降机构,通过电动缸来调节床体的高低,该升降机构限制了升降床的升降高度,且当升降床落下时,人躺在床上,面对悬挂在高处的升降机构,会产生不舒服的体验;申请号为CN201720312554.4,名称为“一种升降床结构”的技术则通过设置于底部的电动推杆来实现升降床的升降,该电动推杆虽然设置于升降床底部,但由于其不能和床体一起上升,在升降床升起时,电动推杆占用了地板空间,使运货的空间减小;申请号为CN201821481094.9,名称为“一种用大推力电动推杆驱动的房车升降床”的技术,则通过在车顶设置固定框架、并将大推力电动推杆设置在固定架上的方式实现升降床的功能,同样,如上所述,设置框架,在框架上安装大推力电动推拉杆,会占用顶部空间,使升降床的升降高度受限,同时,对于躺在床上的人来讲,看到头顶悬挂的框架和大推力电动推拉杆也会产生不舒服的体验。另外,当升降床升至顶部时,升降床仅仅为吊起来的床,其功能无法转换。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需要一种能够更充分利用搬家工房车车厢内空间、且可以功能转换的升降床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新型公开了一种搬家工房车的升降床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搬家工房车的升降床结构,包括升降导轨9、电机1、床体16、安全带17,所述的升降导轨9包括轨道槽和容置于轨道槽内且与轨道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的轨道槽竖直设置于房车箱体的侧壁13,且与侧壁13固定连接,所述的床体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床体的两端各设有2个拉手8,所述的电机1设置于床体16的底部、且与床体16固定连接,在侧壁13、车顶15、以及床体16底部边缘设有若干定滑轮11,所述的电机1上设有转动机构,所述的安全带17穿过定滑轮11、且一端与拉手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机构固定连接,启动电机1,转动机构在电机1的带动下转动、并带动安全带17牵引床体16上升。优选的,所述的转动机构为与电机1同轴且固定连接的辊体12,所述的电机1为双轴步进电机,在电机1两端的轴上各设有2个辊体12。优选的,所述的床体设有拉手8的两端的下部分别设有一组柜体3,所述的柜体3高度相同,在床体16下落时,所述的柜体3可以支撑床体16,当床体16拉升至车顶15时,所述的柜体3可做储物用吊柜。优选的,所述的两组柜体3相对设立,且位于相对侧的柜体3侧壁外表面还安装有射灯10。优选的,所述的床体底部,且位于两组柜体3之间还设有可折叠挂架4,所述的可折叠挂架4通过折叠拉杆与床体底部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床体周边为金属框架,所述的滑块与金属框架的床体一端焊接。优选的,所述的安全带17为钢丝绳。优选的,所述的承受床体16重量处的侧壁13、车顶15由钢板制成。优选的,所述的钢板厚度为10~20mm。有益效果本新型搬家工房车的升降床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新型为搬家工房车提供了容纳货物空间的同时,还提供了可供人休息的升降床,克服了以往搬家工房车的折叠沙发的技术缺陷,同时,在床体下部还设置了柜体、可折叠挂架、射灯,极大地提升了旅行生活的舒适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搬家工房车的升降床结构的仰视示意图;图2:为一种搬家工房车的升降床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电机、转动机构、安全带的连接侧面示意图;图4:为电机、转动机构、安全带的连接正面示意图;1:电机,2:滑轮,3:柜体,4:可折叠挂架,5:内封板,6:床板,7:床垫,8:拉手,9:升降导轨,10、射灯,11:定滑轮,12:辊体,13:侧壁,14:房车地板,15:车顶,16:床体,17:安全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新型的限制。一种搬家工房车的升降床结构,包括升降导轨9、电机1、床体16、安全带17,所述的升降导轨9包括轨道槽和容置于轨道槽内且与轨道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的轨道槽竖直设置于房车箱体的侧壁13,且与侧壁13固定连接,所述的床体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床体的两端各设有2个拉手8,所述的电机1设置于床体16的底部、且与床体16固定连接,在侧壁13、车顶15、以及床体16底部边缘设有若干定滑轮11,所述的电机1上设有转动机构,所述的安全带17穿过定滑轮11、且一端与拉手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机构固定连接,启动电机1,转动机构在电机1的带动下转动、并带动安全带17牵引床体16上升;所述的转动机构为与电机1同轴且固定连接的辊体12,所述的电机1为双轴步进电机,在电机1两端的轴上各设有2个辊体12;所述的床体设有拉手8的两端的下部分别设有一组柜体3,所述的柜体3高度相同,在床体16下落时,所述的柜体3可以支撑床体16,当床体16拉升至车顶15时,所述的柜体3可做储物用吊柜;所述的两组柜体3相对设立,且位于相对侧的柜体3侧壁外表面还安装有射灯10;所述的床体底部,且位于两组柜体3之间还设有可折叠挂架4,所述的可折叠挂架4通过折叠拉杆与床体底部连接;所述的床体周边为金属框架,所述的滑块与金属框架的床体一端焊接;所述的安全带17为钢丝绳;所述的承受床体16重量处的侧壁13、车顶15由钢板制成;所述的钢板厚度为10~20mm。如图1所示,电机1和转动机构隐藏于床体16的底部,而不需要占用车顶15或者车箱体的其他空间,可以使床体16吊起来的相对高度更高,能够腾出更多的装货空间,在床体16落于地面上时,车顶部也不会陈杂升降装置,人在床上休息,更有安全感和舒适感。如图1、3、4所示,电机1两端的4个辊体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搬家工房车的升降床结构,其特征为:包括升降导轨(9)、电机(1)、床体(16)、安全带(17),所述的升降导轨(9)包括轨道槽和容置于轨道槽内且与轨道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的轨道槽竖直设置于房车箱体的侧壁(13),且与侧壁(13)固定连接,所述的床体(16)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床体(16)的两端各设有2个拉手(8),所述的电机(1)设置于床体(16)的底部、且与床体(16)固定连接,在侧壁(13)、车顶(15)、以及床体(16)底部边缘设有若干定滑轮(11),所述的电机(1)上设有转动机构,所述的安全带(17)穿过定滑轮(11)、且一端与拉手(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机构固定连接,启动电机(1),转动机构在电机(1)的带动下转动、并带动安全带(17)牵引床体(16)上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搬家工房车的升降床结构,其特征为:包括升降导轨(9)、电机(1)、床体(16)、安全带(17),所述的升降导轨(9)包括轨道槽和容置于轨道槽内且与轨道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的轨道槽竖直设置于房车箱体的侧壁(13),且与侧壁(13)固定连接,所述的床体(16)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床体(16)的两端各设有2个拉手(8),所述的电机(1)设置于床体(16)的底部、且与床体(16)固定连接,在侧壁(13)、车顶(15)、以及床体(16)底部边缘设有若干定滑轮(11),所述的电机(1)上设有转动机构,所述的安全带(17)穿过定滑轮(11)、且一端与拉手(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机构固定连接,启动电机(1),转动机构在电机(1)的带动下转动、并带动安全带(17)牵引床体(16)上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家工房车的升降床结构,其特征为:所述的转动机构为与电机(1)同轴且固定连接的辊体(12),所述的电机(1)为双轴步进电机,在电机(1)两端的轴上各设有2个辊体(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家工房车的升降床结构,其特征为:所述的床体设有拉手(8)的两端的下部分别设有一组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希春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春田科技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