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喷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140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喷码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喷码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电容器套入胶管;步骤2、对胶管进行加热收缩成型;步骤3、对热收缩后的胶管的进行形态检测,并将检测后的不良品去除;步骤4、对步骤3检测后的良品进行喷码;步骤5、对胶管上的喷码进行识别检测;步骤6、去除步骤5中识别检测的不良品。其可避免胶管较薄处产生变形导致识别不良,也避免套管后胶管被撑开变形产生的识别不良,还可以防止胶管在喷码和热收缩工艺中产生扭曲变形导致的识别不良,大幅度提高喷码的可识别率,避免残次品流出,保证了产品的可追溯性,且由于在套管后再进行喷码,使喷码具有实时性。

A method of spraying code on the sleeve of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喷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的识别追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喷码方法。
技术介绍
铝电解电容器的产品识别追溯非常重要,如在汽车、飞机、高铁等工业品的事故中,需要对事故发生后的产品进行追溯,以确认具体某一批次的产品的具体某一零部件存在不良情况,以对该批次产品进行召回等相关措施。而传统技术中往往先将识别码做在胶管上然后再进行套管,在套管之前,胶管是平面状且厚薄不均,套管之前虽然识别码是完好的,但是套管后再进行喷码,胶管较薄处容易产生变形,套管后胶管被撑开也容易产生变形,导致识别码无法识别;常见的喷码方式如激光喷码有大量的热量,且在后续工艺中仍有可能会对胶管进行加热,在此时进行套管也容易导致识别码扭曲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喷码方法,将电容器先进行套管,然后进行热收缩成型,再对产品进行检测,然后再对良品进行喷码,喷码后再进行识别检测,最后去除识别不良的产品,其可避免胶管较薄处产生变形导致识别不良,也避免套管后胶管被撑开变形产生的识别不良,还可以防止胶管在喷码和热收缩工艺中产生扭曲变形导致的识别不良,大幅度提高喷码的可识别率,避免残次品流出,保证了产品的可追溯性,且由于在套管后再进行喷码,使喷码具有实时性,如果喷码为生产日期可精确到秒,大幅提高产品的管控能力,喷码也具有一致性,更加美观。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喷码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电容器套入胶管;步骤2、对胶管进行加热收缩成型;步骤3、对热收缩后的胶管的进行形态检测,并将检测后的不良品去除;步骤4、对步骤3检测后的良品进行喷码;步骤5、对胶管上的喷码进行识别检测;步骤6、去除步骤5中识别检测的不良品。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喷码包括二维码、条形码、商标、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喷码的方式包括喷墨、激光喷码或热转印。进一步地,所述形态检测为抓取图像对比识别。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电容器先进行套管,然后进行热收缩成型,再对产品进行检测,然后再对良品进行喷码,喷码后再进行识别检测,最后去除识别不良的产品,其可避免胶管较薄处产生变形导致识别不良,也避免套管后胶管被撑开变形产生的识别不良,还可以防止胶管在喷码和热收缩工艺中产生扭曲变形导致的识别不良,大幅度提高喷码的可识别率,避免残次品流出,保证了产品的可追溯性,且由于在套管后再进行喷码,使喷码具有实时性,如果喷码为生产日期可精确到秒,大幅提高产品的管控能力,喷码也具有一致性,更加美观。步骤4中的喷码包括二维码、条形码、商标、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的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二维码,其可储存的产品信息多,是目前的主流喷码内容。步骤4中的喷码的方式包括喷墨、激光喷码或热转印。形态检测为抓取图像对比识别。通过先抓取良品图像,再实时抓取形态检测的产品的图像与良品图像进行对比,达到设定值时即为良品,超过设定值时则为不良品。通过自动识别提高产品识别效率,也防止人眼识别观察时疏忽导致不良品流出,提高产品一致性。加热收缩成型的温度为160℃-250℃。通过设定合适的温度以保证加热收缩成型的一致性,防止损坏产品。激光喷码的设备功率为50W以内。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选用设备功率为10W、20W、30W、40W和50W中的任意一个激光喷码机。激光喷码的设备功率优选为30W,其喷码效果好,对套管的破坏最低,识别良率高。激光喷码的设备的打标速度为20000mm/s以内。激光喷码的设备中,i型激光喷码的设备的打标速度为12000mm/s以内,c型激光喷码的设备的打标速度为18000mm/s以内。其喷码效果好,识别良率低,一致性较好。激光喷码的光线为紫外光。虽然目前的设备中主要采用红外光,但紫外光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由于红外光能量高,而紫外光为冷光,其能量较低,对套管造成的破坏较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喷码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喷码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电容器套入胶管;步骤2、对胶管进行加热收缩成型;步骤3、对热收缩后的胶管的进行形态检测,并将检测后的不良品去除;步骤4、对步骤3检测后的良品进行喷码;步骤5、对胶管上的喷码进行识别检测;步骤6、去除步骤5中识别检测的不良品。将电容器先进行套管,然后进行热收缩成型,再对产品进行检测,然后再对良品进行喷码,喷码后再进行识别检测,最后去除识别不良的产品,其可避免胶管较薄处产生变形导致识别不良,也避免套管后胶管被撑开变形产生的识别不良,还可以防止胶管在喷码和热收缩工艺中产生扭曲变形导致的识别不良,大幅度提高喷码的可识别率,避免残次品流出,保证了产品的可追溯性,且由于在套管后再进行喷码,使喷码具有实时性,如果喷码为生产日期可精确到秒,大幅提高产品的管控能力,喷码也具有一致性,更加美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喷码包括二维码、条形码、商标、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的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二维码,其可储存的产品信息多,是目前的主流喷码内容。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喷码的方式包括喷墨、激光喷码或热转印。进一步地,所述形态检测为抓取图像对比识别。通过先抓取良品图像,再实时抓取形态检测的产品的图像与良品图像进行对比,达到设定值时即为良品,超过设定值时则为不良品。通过自动识别提高产品识别效率,也防止人眼识别观察时疏忽导致不良品流出,提高产品一致性。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收缩成型的温度为160℃-250℃。通过设定合适的温度以保证加热收缩成型的一致性,防止损坏产品。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喷码的设备功率为50W以内。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选用设备功率为10W、20W、30W、40W和50W中的任意一个激光喷码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喷码的设备功率优选为30W,其喷码效果好,对套管的破坏最低,识别良率高。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喷码的设备的打标速度为20000mm/s以内。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喷码的设备中,i型激光喷码的设备的打标速度为12000mm/s以内,c型激光喷码的设备的打标速度为18000mm/s以内。其喷码效果好,识别良率低,一致性较好。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喷码的光线为紫外光。虽然目前的设备中主要采用红外光,但紫外光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由于红外光能量高,而紫外光为冷光,其能量较低,对套管造成的破坏较少。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喷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电容器套入胶管;/n步骤2、对胶管进行加热收缩成型;/n步骤3、对热收缩后的胶管的进行形态检测,并将检测后的不良品去除;/n步骤4、对步骤3检测后的良品进行喷码;/n步骤5、对胶管上的喷码进行识别检测;/n步骤6、去除步骤5中识别检测的不良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喷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电容器套入胶管;
步骤2、对胶管进行加热收缩成型;
步骤3、对热收缩后的胶管的进行形态检测,并将检测后的不良品去除;
步骤4、对步骤3检测后的良品进行喷码;
步骤5、对胶管上的喷码进行识别检测;
步骤6、去除步骤5中识别检测的不良品。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忠东刘毅然周利平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创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