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浸时间可控的含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489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浸时间可控的含浸装置,其包括送料缓冲装置,所述送料缓冲装置包括传输装置和设于所述传输装置上的控制装置,所述传输装置每次可以将N个载具送入和送出,其中N≥1,且N为整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阻挡组件和设于所述阻挡组件前方的定位组件,所述阻挡组件用于阻挡传输装置上的所有载具传输,所述定位组件用于阻挡传输装置上的第N+1个载具及其后方所有载具的传输。以此可以通过控制传输装置中载具的数量或控制传输装置每次运送的载具的数量来控制载具停留在传输装置的时间,从而满足了可在生产线上对素子在铝壳中含浸时间随时进行调整的功能,以此提高储能器件的一致性,并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浸时间可控的含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储能器件生产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浸时间可控的含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储能器件生产中通常采用流水线作业,素子放入铝壳后经流水线流入注液机构,注液机构对铝壳内注入含浸液以对素子进行含浸,注液完成后即处于含浸状态,处于含浸状态的素子经过流水线进入束模封口机构进行束模封口,以此完成储能器件的含浸和封装。但是由于流水线的作业时间是固定的,也就是素子含浸后在流水线上的停留时间是固定的,使得素子的含浸时间无法得到控制,当流水线设计好时,素子的含浸时间已无法更改,只能按照设定好的含浸时间进行生产,如果需要调整含浸时间,则需要对生产线进行大幅修改,当客户对某一批次的储能器件的含浸时间进行修改时,传统的生产线上对素子在铝壳中含浸时间无法进行调整,导致生产出的储能器件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含浸时间可控的含浸装置,首先,整个装置在开始工作时将阻挡组件升起,定位组件设定好定位位置并落下待用,传输装置送入多个装载有含浸状态的素子的载具且被阻挡组件挡住,以使得送料缓冲装置装载有足够数量的载具,进而使得素子获得充足的含浸时间,当最前面的素子充分含浸后,整个装置开始往复循环;此时定位组件升起并阻挡第N+1个载具及其后方所有载具的传输,阻挡组件落下,使得最前方的N个载具被送出传输装置进而进入封装工序;载具送出后阻挡组件升起,定位组件落下,第N+1个载具及其后方所有载具传输至阻挡组件处并被挡住,同时将N个载具送入传输装置,并在传输装置的带动下紧挨其他所有载具,此时完成完整的一个往复循环。由于传输装置中停留的载具数量越多,载具停留在传输装置的时间就越长,反之亦然;传输装置每次运送的载具数量越少,载具停留在传输装置的时间也就越长,反之亦然。以此可以通过控制传输装置中载具的数量或控制传输装置每次运送的载具的数量来控制载具停留在传输装置的时间,从而满足了可在生产线上对素子在铝壳中含浸时间随时进行调整的功能,以此提高储能器件的一致性,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浸时间可控的含浸装置,其包括送料缓冲装置,所述送料缓冲装置包括传输装置和设于所述传输装置上的控制装置,所述传输装置每次可以将N个载具送入和送出,其中N≥1,且N为整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阻挡组件和设于所述阻挡组件前方的定位组件,所述阻挡组件用于阻挡传输装置上的所有载具传输,所述定位组件用于阻挡传输装置上的第N+1个载具及其后方所有载具的传输。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设于所述传输装置的进料端且用于将N个载具送入传输装置,所述出料装置设于所述传输装置的出料端且用于将N个
载具送出传输装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板和控制所述出料板前后移动和上下移动的出料气缸。
[0008]进一步地,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连接有进料带,所述出料装置连接有出料带,所述进料带和所述出料带之间还连接有与所述送料缓冲装置的结构一样的回料缓冲机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传输装置为传送皮带。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阻挡组件包括挡块和控制所述挡块上下移动的阻挡气缸。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和控制所述定位杆上下移动的定位气缸。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的顶端设有倒角。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将传输装置上的所有载具抬升或放下的升降组件。
[0014]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和控制所述升降板上下移动的升降气缸。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首先,整个装置在开始工作时将阻挡组件升起,定位组件设定好定位位置并落下待用,传输装置送入多个装载有含浸状态的素子的载具且被阻挡组件挡住,以使得送料缓冲装置装载有足够数量的载具,进而使得素子获得充足的含浸时间,当最前面的素子充分含浸后,整个装置开始往复循环;此时定位组件升起并阻挡第N+1个载具及其后方所有载具的传输,阻挡组件落下,使得最前方的N个载具被送出传输装置进而进入封装工序;载具送出后阻挡组件升起,定位组件落下,第N+1个载具及其后方所有载具传输至阻挡组件处并被挡住,同时将N个载具送入传输装置,并在传输装置的带动下紧挨其他所有载具,此时完成完整的一个往复循环。由于传输装置中停留的载具数量越多,载具停留在传输装置的时间就越长,反之亦然;传输装置每次运送的载具数量越少,载具停留在传输装置的时间也就越长,反之亦然。以此可以通过控制传输装置中载具的数量或控制传输装置每次运送的载具的数量来控制载具停留在传输装置的时间,从而满足了可在生产线上对素子在铝壳中含浸时间随时进行调整的功能,以此提高储能器件的一致性,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含浸时间可控的含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隐藏载具和素子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隐藏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含浸时间可控的含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4]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含浸时间可控的含浸装置,其包括送料缓冲装置100,所述送料缓冲装置100包括传输装置1和设于所述传输装置1上的控制装置
2,所述传输装置1每次可以将N个载具101送入和送出,其中N≥1,且N为整数,所述控制装置2包括阻挡组件21和设于所述阻挡组件21前方的定位组件22,所述阻挡组件21用于阻挡传输装置1上的所有载具101传输,所述定位组件22用于阻挡传输装置1上的第N+1个载具101及其后方所有载具101的传输。注液式含浸一般需要三次或多次含浸,最后一次含浸通过往铝壳内注入含浸液对素子102进行含浸,在本实施例中,含浸状态的素子102指的是最后一次含浸。首先,整个装置在开始工作时将阻挡组件21升起,定位组件22设定好定位位置并落下待用,传输装置1送入多个装载有含浸状态的素子102的载具101且被阻挡组件21挡住,以使得送料缓冲装置100装载有足够数量的载具101,进而使得素子102获得充足的含浸时间,当最前面的素子102充分含浸后,整个装置开始往复循环;此时定位组件22升起并阻挡第N+1个载具101及其后方所有载具101的传输,阻挡组件21落下,使得最前方的N个载具101被送出传输装置1进而进入封装工序;载具101送出后阻挡组件21升起,定位组件22落下,第N+1个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浸时间可控的含浸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送料缓冲装置,所述送料缓冲装置包括传输装置和设于所述传输装置上的控制装置,所述传输装置每次可以将N个载具送入和送出,其中N≥1,且N为整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阻挡组件和设于所述阻挡组件前方的定位组件,所述阻挡组件用于阻挡传输装置上的所有载具传输,所述定位组件用于阻挡传输装置上的第N+1个载具及其后方所有载具的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浸时间可控的含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设于所述传输装置的进料端且用于将N个载具送入传输装置,所述出料装置设于所述传输装置的出料端且用于将N个载具送出传输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浸时间可控的含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板和控制所述出料板前后移动和上下移动的出料气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浸时间可控的含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利平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创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