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混凝土品质检测的硬度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115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凝土品质检测的硬度检测方法,涉及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检测方法的步骤如下所示:步骤一:将待测混凝土测试表面打磨平整并清理;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凝土通过记号笔划分多个测试区域;步骤三:用与弹簧相连接的重锤撞击与步骤二待测区域混凝土表面接触的弹击杆,撞击后重锤回弹,记录重锤的最大回弹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本检测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定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极大减少了资金的使用,且特别适用于建筑工地,本检测方法不需要工人掌握拥有太多的技术能力,使得其实用性较强,且本检测方法无高温、高压和刺激性气体产生,极大增加了检测环境的安全性,使工人的工作热情度提升。

A hardness testing method based on concrete quality te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混凝土品质检测的硬度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检测
,具体是一种基于混凝土品质检测的硬度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但是现有技术中,混凝土的种类做种多样,使得其品质也略有偏差,特别是硬度,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对混凝土进行硬度检测,就会导致土木工程建设的安全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混凝土品质检测的硬度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混凝土品质检测的硬度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的步骤如下所示:步骤一:将待测混凝土测试表面打磨平整,并对混凝土测试表面进行清理;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凝土通过记号笔划分多个测试区域;步骤三:用与弹簧相连接的重锤撞击与步骤二待测区域混凝土表面接触的弹击杆,撞击后重锤回弹,记录仪器上显示出重锤的最大回弹距离;步骤四:重复步骤三5-9次,算取最大回弹距离的平均值;步骤五:通过步骤四中的最大回弹距离的平均值计算混凝土的硬度。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二中测试区域的面积为0.04-0.09m2,且步骤二中测试区域的数量为5-9个。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二中相邻测试区域之间的距离为0.2m。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三中重锤移动方向与待测混凝土测试区域表面呈垂直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检测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定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极大减少了资金的使用,且特别适用于建筑工地,本检测方法不需要工人掌握拥有太多的技术能力,使得其实用性较强,且本检测方法无高温、高压和刺激性气体产生,极大增加了检测环境的安全性,使工人的工作热情度提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例一:一种基于混凝土品质检测的硬度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的步骤如下所示:步骤一:将待测混凝土测试表面打磨平整,并对混凝土测试表面进行清理;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凝土通过记号笔划分多个测试区域;步骤三:用与弹簧相连接的重锤撞击与步骤二待测区域混凝土表面接触的弹击杆,撞击后重锤回弹,记录仪器上显示出重锤的最大回弹距离;步骤四:重复步骤三5次,算取最大回弹距离的平均值;步骤五:通过步骤四中的最大回弹距离的平均值计算混凝土的硬度。步骤二中测试区域的面积为0.04-0.09m2,且步骤二中测试区域的数量为5个,步骤二中相邻测试区域之间的距离为0.2m,步骤三中重锤移动方向与待测混凝土测试区域表面呈垂直状态。具体实施例二:一种基于混凝土品质检测的硬度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的步骤如下所示:步骤一:将待测混凝土测试表面打磨平整,并对混凝土测试表面进行清理;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凝土通过记号笔划分多个测试区域;步骤三:用与弹簧相连接的重锤撞击与步骤二待测区域混凝土表面接触的弹击杆,撞击后重锤回弹,记录仪器上显示出重锤的最大回弹距离;步骤四:重复步骤三7次,算取最大回弹距离的平均值;步骤五:通过步骤四中的最大回弹距离的平均值计算混凝土的硬度。步骤二中测试区域的面积为0.04-0.09m2,且步骤二中测试区域的数量为7个,步骤二中相邻测试区域之间的距离为0.2m,步骤三中重锤移动方向与待测混凝土测试区域表面呈垂直状态。具体实施例三:一种基于混凝土品质检测的硬度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的步骤如下所示:步骤一:将待测混凝土测试表面打磨平整,并对混凝土测试表面进行清理;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凝土通过记号笔划分多个测试区域;步骤三:用与弹簧相连接的重锤撞击与步骤二待测区域混凝土表面接触的弹击杆,撞击后重锤回弹,记录仪器上显示出重锤的最大回弹距离;步骤四:重复步骤三9次,算取最大回弹距离的平均值;步骤五:通过步骤四中的最大回弹距离的平均值计算混凝土的硬度。步骤二中测试区域的面积为0.04-0.09m2,且步骤二中测试区域的数量为9个,步骤二中相邻测试区域之间的距离为0.2m,步骤三中重锤移动方向与待测混凝土测试区域表面呈垂直状态。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混凝土品质检测的硬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的步骤如下所示:/n步骤一:将待测混凝土测试表面打磨平整,并对混凝土测试表面进行清理;/n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凝土通过记号笔划分多个测试区域;/n步骤三:用与弹簧相连接的重锤撞击与步骤二待测区域混凝土表面接触的弹击杆,撞击后重锤回弹,记录仪器上显示出重锤的最大回弹距离;/n步骤四:重复步骤三5-9次,算取最大回弹距离的平均值;/n步骤五:通过步骤四中的最大回弹距离的平均值计算混凝土的硬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混凝土品质检测的硬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的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一:将待测混凝土测试表面打磨平整,并对混凝土测试表面进行清理;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混凝土通过记号笔划分多个测试区域;
步骤三:用与弹簧相连接的重锤撞击与步骤二待测区域混凝土表面接触的弹击杆,撞击后重锤回弹,记录仪器上显示出重锤的最大回弹距离;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5-9次,算取最大回弹距离的平均值;
步骤五:通过步骤四中的最大回弹距离的平均值计算混凝土的硬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翔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宜昌江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