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多层式微通道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1120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多层式微通道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微通道扁管、翅片和集流管,翅片设置在相邻两个微通道扁管之间,各个微通道扁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侧集流管连通,所述微通道扁管、翅片和集流管组成微通道单片,两个或两个以上微通道单片通过连接部件相互平行重叠固定。该发明专利技术将多片微通道单片通过法栏机械连接或U管焊接的方式平行叠加,相比铜管翅片式换热器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成本更低,其具有的换热性能满足大型制冷设备有限空间内的最大制冷能力。

An efficient multi-layer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多层式微通道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尤其是一种高效多层式微通道换热器。
技术介绍
微通道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质量轻、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被广泛运用在空调、汽车等行业。大多微通道换热器多以单层单片结构为主,而大型制冷设备,如大型数据中心用制冷设备,由于其换热功率较大,如果用铜管翅片式换热器,不仅体积更大,且成本造价很高,由于微通道换热器相比铜管翅片式有效率更高、体积更小以及成本低等因素,所以有些大型制冷设备原铜管翅片式换热器已逐渐被微通道换热器取代。微通道换热器相比铜管翅片式具有了更高的能效,但对于大型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大多都要几百KW甚至1MW以上,若以常规单片式结构,将不能完全满足该制冷效率的要求,常用的方法是增大换热器长、宽的尺寸,从而提高散热面积,但这样会导致制冷设备占用很大的场地,导致设备成本及厂房占地等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多层式微通道换热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多层式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多层式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微通道扁管(1)、翅片(2)和集流管(3),翅片(2)设置在相邻两个微通道扁管(1)之间,各个微通道扁管(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集流管(3)连通,其特征是,所述微通道扁管(1)、翅片(2)和集流管(3)组成微通道单片(4),两个或两个以上微通道单片(4)通过连接部件(5)相互平行叠加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多层式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微通道扁管(1)、翅片(2)和集流管(3),翅片(2)设置在相邻两个微通道扁管(1)之间,各个微通道扁管(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集流管(3)连通,其特征是,所述微通道扁管(1)、翅片(2)和集流管(3)组成微通道单片(4),两个或两个以上微通道单片(4)通过连接部件(5)相互平行叠加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层式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件(5)为法兰(6),法兰(6)设置在集流管(3)上,紧固螺栓(7)连接相邻法兰(6)将微通道单片(4)平行叠加固定,法兰(6)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层式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件(5)为U型管(9),U型管(9)两端分别焊接在相邻两个微通道单片(4)的集流管(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多层式微通道换热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爱迪尔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