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31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废除先前的通气箱,并谋求了成本及重量的减少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所述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包括:第1外壳(1),收容变速器的构成零件;以及第2外壳(2),收容控制所述变速器的控制基板并安装在所述第1外壳(1)的外表面(1a)上;且在所述第1外壳(1)的外表面(1a)和与其接触的所述第2外壳(2)的外表面(2a)的间隙中设置有用于进行所述第1外壳(1)内的排气的通气机构。

Breather for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的通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进行变速器的内外的空气流通,并且防止变速器内的油的漏出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breatherdevice)。
技术介绍
车辆的变速器中所使用的通气装置是如下的装置:当因机械的运转而导致变速器外壳(TM外壳)的内部的温度上升且变速器的内部压力变高时,使润滑油不会从设置在旋转轴上的油封等中漏出,并将变速器外壳内的空气放出至外部。先前,所述通气装置被收容在通气箱中,所述通气箱被安装在变速器外壳的上部等处。再者,作为并非作为通气装置的专用零件来使用,且为水等难以浸入的变速器的通气结构,也揭示有如下的结构的通气结构:设置变速器的控制轴及选择控制轴,并在任一者的贯穿部中,沿着所述控制轴或选择控制轴的轴方向设置有用于进行所述变速器外壳的内外的空气流通的通风通道(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变速器的控制单元(TransmissionControlUnit,TCU)作为进行车辆的变速器的控制的控制单元而与变速器的构成零件连接。所述TCU被收容在TCU外壳中,并被安装在变速器外壳的外侧面等上。因此,在先前结构的变速器中,被收容在所述通气箱中的通气装置与被收容在TCU外壳中的TCU分别搭载在变速器外壳中的不同的部位上。如此,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将TCU外壳与通气箱两者搭载在变速器外壳的不同的部位上,因此存在花费多余的成本,并且变速器的重量或外形也相应地变大这一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130435号公报技术内容[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是鉴于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成者,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器的通气装置,所述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在TCU外壳与变速器外壳之间设置通气机构,由此可废除独立的通气箱,并谋求了成本及重量的减少。[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技术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包括:第1外壳,收容变速器的构成零件;以及第2外壳,收容控制所述变速器的控制基板并安装在所述第1外壳的外表面上;且在所述第1外壳的外表面和与其接触的所述第2外壳的外表面的间隙中设置有用于进行所述第1外壳内的排气的通气机构。另外,在所述通气装置中,可包括:筒部,包含形成在第1外壳的外表面上的筒状的凹坑;以及柱部,包含形成在所述第2外壳的外表面上的柱状的突起;且以通过所述柱部嵌合在所述筒部中的方式而进行所述第1外壳对于所述第2外壳的安装。根据本技术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在第1外壳的外表面和与其接触的第2外壳的外表面的间隙中设置有用于进行第1外壳内的排气的通气机构,由此可废除先前独立地设置的通气箱,并可谋求车辆的成本及重量的减少。进而,仅通过将第2外壳的柱部嵌合在第1外壳的筒部中便可构成通气机构,可通过第2外壳对于第1外壳的安装而简单地构成通气机构。另外,在所述变速器的通气装置中,所述通气机构也可以包括:通气室,在已将所述第2外壳安装在所述第1外壳的外表面上的状态下,形成在所述第1外壳的外表面与所述第2外壳的外表面之间;密封构件,以对所述通气室的流路进行密封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1外壳的外表面上;以及切口部,形成在所述第2外壳的外表面上,并将所述密封构件对于所述流路的密封部分地打开;且已从所述第1外壳的内部穿过所述筒部内的流路而侵入的空气穿过所述切口部后被从所述通气室放出至外部。根据所述结构,第1外壳内的空气在筒部内穿过后到达密封构件,但由于存在将密封构件的密封部分地打开的切口部,因此所述空气穿过切口部后被从第1外壳与第2外壳之间的流路放出至外部。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构成放出第1外壳内的空气的通气机构。另外,在所述变速器的通气装置中,所述通气机构也可以包括:排油孔,形成在所述筒部中,从所述通气室通往所述第1外壳的内部;以及第1肋,从所述第2外壳朝所述通气室突出;且从所述第2外壳内流出的雾状的油碰撞所述第1肋后变成液状,并从所述排油孔返回至所述第2外壳内。根据所述结构,来自第1外壳内的雾状的油碰撞第2外壳的第1肋,通过其冲击而变成油并作为油从排油孔返回至第1外壳内,因此油不被放出至外部,可作为润滑油等而有效地利用。另外,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因油的喷出而污染外部的环境。另外,在所述变速器的通气装置中,所述通气机构也可以包括:第3肋,在所述通气室中从所述第1外壳突出;以及切口部,形成在所述第3肋的下端部;且已从外部侵入所述通气室中的水撞上所述第3肋后落下,并被从所述切口部放出至外部。根据所述结构,即便水从第2外壳与第1外壳之间侵入,也由第3肋拦住而落下,穿过切口部后被放出至外部,因此防止水从外部侵入第1外壳内。[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在第1外壳的外表面与第2外壳的外表面之间设置通气机构,由此可废除独立的通气机构,并可谋求变速器及车辆的成本及重量的减少。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的概略图。图2是图1的A-A线剖面图。图3是将TM外壳与TCU外壳分离的状态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TCU外壳的面向TM外壳之侧的立体图。图5(a)是表示外表面侧的立体图,图5(b)是表示TM外壳的内表面侧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通气机构中的大气的流动的图。图7是表示通气机构中的油的流动的图。图8是表示通气机构中的从外部侵入的水的流动的图。[符号的说明]1:TM外壳(第1外壳/第一外壳)2:TCU外壳(第2外壳/第二外壳)3:圆柱部(柱部)4:第1圆周槽5:第1圆周肋(第1肋/第一肋)6:第2圆周槽7:切口部10:圆筒部(筒部)11:第2圆周肋12:第3圆周槽14:排油孔15:第3圆周肋(第3肋/第三肋)16:切口部20:盖子B:通气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随附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的概略图,图2是图1的A-A线剖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通气装置是用于进行收容有包括齿轮装置或摩擦卡合装置(离合器及刹车)等构成零件的变速器(未图示)的TM外壳(第1外壳)1内的大气(空气)排出,并且防止TM外壳1内的油的漏出的装置。如此图所示,收容变速器的控制单元的TCU外壳(第2外壳)2安装在TM外壳1的外表面(一侧面)上。再者,先前在所述TM外壳1的上部等处安装有独立的通气箱,但如以下所示般,在本技术中可将其废除。如图2所示,通气机构(通气室B)设置在TM外壳1的外表面1a与TCU外壳2的外表面2a之间。在TCU外壳2内收容TCU的控制基板(未图示),并设置如由点划线所示的盖子(盖)20。图3是TCU外壳2与TM外壳1已被分离的状态的剖面图,图4是从TCU外壳2的前表面侧(面对TM外壳1之侧)观察的立体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外壳,收容变速器的构成零件;以及/n第二外壳,收容控制所述变速器的控制基板并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外表面上;且/n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外表面和与其接触的所述第二外壳的外表面的间隙中设置有用于进行所述第一外壳内的排气的通气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07 JP 2018-0413561.一种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外壳,收容变速器的构成零件;以及
第二外壳,收容控制所述变速器的控制基板并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外表面上;且
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外表面和与其接触的所述第二外壳的外表面的间隙中设置有用于进行所述第一外壳内的排气的通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部,包含形成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外表面上的筒状的凹坑;以及
柱部,包含形成在所述第二外壳的外表面上的柱状的突起;且
以通过所述柱部嵌合在所述筒部中的方式而进行所述第一外壳对于所述第二外壳的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的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机构包括:
通气室,在已将所述第二外壳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外表面上的状态下,形成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壳的外表面之间;
密封构件,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田浩贵冈崎祐治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