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简单的弹性套筒及其更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9516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弹性套筒及其更换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弹性套筒包括若干块增径板、若干套连接结构;增径板均为扇环形,相邻的两块增径板之间通过若干套连接结构形成一个圆柱形套筒;增径板扇环形两侧面沿长度方向上加工有内侧槽,形成上部的齿边和端面;齿边沿长度方向加工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和凸块;端面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导向孔;每套连接结构均包括导向螺栓、导向螺母、两个弹簧,导向螺栓、导向螺母分别置于相配对的导向孔内,两个弹簧分别设置在相配对的导向孔内且均套在导向螺栓的螺杆上,导向螺母旋合在导向螺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弹性套筒在能实现卷筒增径功能的前提下,整体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加工及装配难度,可显著降低制造成本。

A simple elastic sleeve and its replacement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简单的弹性套筒及其更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轧板带卷取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开卷机和卷取机卷筒的弹性套筒及其更换方法。
技术介绍
卷筒是开卷机和卷取机的核心部件,同一卷筒一般仅用于同一内径规格钢卷的开卷或卷取,随着市场对钢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经常会遇到同一处理线的开卷机或卷取机卷筒需要对不同内径规格的钢卷进行开卷或卷取的情况,并且需要频繁更换钢卷内径规格。以前的办法是在卷筒的每块扇形板上安装增径板或在卷筒上安装整体橡胶套筒以达到卷筒增径目的。每块增径板安装在扇形板上都需要多个螺栓进行固定,安装和拆卸工作量巨大,效率低下。而橡胶套筒相比钢套筒耐磨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使用场合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解决上述卷筒增径时安装拆除不方便的问题,专利CN106734366A《一种卷筒增径装置及其卷筒增径的方法》公开了一种卷筒增径装置,此装置的增径板之间通过间隔布置的相对独立的弹簧单元和导向单元进行连接,弹簧单元需要在增径板沿长度方向上设置若干缺口,每个缺口内需加工螺纹孔用于安装螺柱、弹簧、螺母,导向单元不但需要加工在增径板上加工沿切向布置的导向孔,还需要加工径向布置的销孔,增径板两侧面的凸块上需要加工半T型槽,在两相邻的两半T型槽组成的T型槽内插入固定板,因此总体结构复杂、加工和装配困难。CN209577779U《用于卷取机卷筒的增径套筒》中连接增径板的弹簧单元和导向单元(连杆)与CN106734366A所述结构基本类似,只是对其中局部结构进行改动:如将固定弹簧的螺柱和螺母改为螺钉,明确了导柱(连杆)及相应的孔为阶梯形,增径板设置钳口等,其结构复杂程度、加工和装配难度没有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弹性套筒,它在能实现卷筒增径功能的前提下,整体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加工及装配难度,可显著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本专利技术弹性套筒进行更换时更加便捷灵活。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此弹性套筒的更换方法。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简单的弹性套筒,它包括若干块增径板、若干套连接结构;增径板均为扇环形,相邻的两块增径板之间通过若干套连接结构形成一个圆柱形套筒;增径板扇环形两侧面沿长度方向上加工有内侧槽,形成上部的齿边和端面;齿边沿长度方向加工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和凸块,形成凹凸交错布置的齿边,相邻两块增径板的凸块伸入到对应的凹槽中;端面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导向孔,导向孔沿增径板切向,其两端分别开口在端面、增径板的外环面;每套连接结构均包括导向螺栓、导向螺母、两个弹簧,导向螺栓、导向螺母分别置于相邻两块增径板上相配对的导向孔内,两个弹簧分别设置在相配对的导向孔内且均套在导向螺栓的螺杆上,导向螺母旋合在导向螺栓上。进一步地,弹性套筒还包括插板,插板的数量与增径板的数量相同;插板位于相邻两块增径板之间的内侧槽内,插板的长度与齿边的长度相同。进一步地,弹性套筒还包括手柄,手柄设置在插板的一端。进一步地,每套连接结构还包括滑套,滑套位于相邻两块增径板之间的内侧槽内,且套在导向螺栓位于导向孔外的螺杆上。进一步地,导向螺母的外部为圆柱面,内部一端为螺纹孔,另一端为内六角孔,内六角孔端设置有螺纹通孔,用于安装紧定螺钉。进一步地,增径板内环面的左右两端上均设置有凹槽,梯形定位块通过螺钉固定在凹槽内,其梯形斜面朝向内侧,且外大内小。进一步地,至少有一块增径板沿外圆圆弧中心处设置螺纹孔,用于安装起吊螺钉。进一步地,至少有一块增径板上设有钳口。本专利技术弹性套筒的更换方法是:①将弹性套筒套到卷筒上:先将卷筒收缩至最小直径,然后通过上卷小车或吊环起吊将弹性套筒套在卷筒上,将弹性套筒增径板上的定位块与卷筒扇形板上的定位槽对应,接着将卷筒胀大至最大直径,此时抽出插板,当卷筒再次缩小时,弹性套筒即可同卷筒同步胀缩,实现对卷筒的增径;②将弹性套筒从卷筒上取下时:先将卷筒胀大至最大直径,然后插入插板,接着弹性套筒随卷筒缩小到一定的程度时受到插板限制不能继续缩小,这时卷筒继续缩小,当卷筒缩小到最小直径时可通过卸卷小车或吊环将弹性套筒套从卷筒上卸下来。进一步地,在步骤①中,如果卷筒为带钳口卷筒,弹性套筒安装在卷筒上时,还应将弹性套筒上的钳口与卷筒上的钳口相对应。本专利技术弹性套筒的优点是:一、弹簧单元和导向单元集成为一体,即导向螺栓、导向螺母、弹簧组成了一整体的连接结构单元,既有弹性作用,又能起导向作用:弹簧的设置使得增径板可以方便地缩大或者缩小,导向螺栓和导向螺母既起增径板胀缩时的导向作用,又起到支撑弹簧的作用;增径板不需要设置若干缺口以及缺口内的螺纹孔,销孔、T型槽等,仅需沿长度方向上加工有通长的内侧槽以及导向孔即可,使增径板结构明显简化,大大降低了加工及装配难度,可显著降低制造成本;二、插板一端设置手柄,大大提高了弹性套筒更换时插板操作的便捷性和灵活性;三、增加了滑套这个零件,当弹性套筒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其内侧空位槽侧面会与滑套接触,起到弹性套筒缩小时的限位作用;另外,滑套可以在导向螺栓上转动,插板可以沿着滑套滚动,有利于插板的安装及拆卸,并减小磨损。总之,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的弹性套筒在能实现卷筒能增径功能的前提下,整体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加工及装配难度,可显著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本专利技术弹性套筒进行更换时更加便捷灵活。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弹性套筒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弹性套筒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Ⅰ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2中B-B处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插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增径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C-C处的剖面示意图;图9是卷筒扇形板上的定位槽示意图;图10是导向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图12是当其中一块增径板上设有钳口时,图2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5、图7、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简单的弹性套筒,它包括若干块增径板1、若干套连接结构;增径板1均为扇环形,相邻的两块增径板之间通过若干套连接结构形成一个圆柱形套筒;增径板1扇环形两侧面沿长度方向上加工有内侧槽,形成上部的齿边11和端面21;齿边11沿长度方向加工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22和凸块23,形成凹凸交错布置的齿边11,相邻两块增径板的凸块23伸入到对应的凹槽22中;端面21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导向孔10,导向孔10沿增径板切向,其两端分别开口在端面21、增径板1的外环面;每套连接结构均包括导向螺栓3、导向螺母4、两个弹簧5,导向螺栓3、导向螺母4分别置于相邻两块增径板1上相配对的导向孔10内,两个弹簧5分别设置在相配对的导向孔10内且均套在导向螺栓3的螺杆上,导向螺母4旋合在导向螺栓3上。本专利技术弹性套筒:增径板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形成一整体的圆柱形套筒,该圆柱形套筒可实现直径方向的胀大和缩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简单的弹性套筒,其特征是:它包括若干块增径板(1)、若干套连接结构;增径板(1)均为扇环形,相邻的两块增径板之间通过若干套连接结构形成一个圆柱形套筒;增径板(1)扇环形两侧面沿长度方向上加工有内侧槽,形成上部的齿边(11)和端面(21);齿边(11)沿长度方向加工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22)和凸块(23),形成凹凸交错布置的齿边(11),相邻两块增径板的凸块(23)伸入到对应的凹槽(22)中;端面(21)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导向孔(10),导向孔(10)沿增径板切向,其两端分别开口在端面(21)、增径板(1)的外环面;每套连接结构均包括导向螺栓(3)、导向螺母(4)、两个弹簧(5),导向螺栓(3)、导向螺母(4)分别置于相邻两块增径板(1)上相配对的导向孔(10)内,两个弹簧(5)分别设置在相配对的导向孔(10)内且均套在导向螺栓(3)的螺杆上,导向螺母(4)旋合在导向螺栓(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简单的弹性套筒,其特征是:它包括若干块增径板(1)、若干套连接结构;增径板(1)均为扇环形,相邻的两块增径板之间通过若干套连接结构形成一个圆柱形套筒;增径板(1)扇环形两侧面沿长度方向上加工有内侧槽,形成上部的齿边(11)和端面(21);齿边(11)沿长度方向加工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22)和凸块(23),形成凹凸交错布置的齿边(11),相邻两块增径板的凸块(23)伸入到对应的凹槽(22)中;端面(21)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导向孔(10),导向孔(10)沿增径板切向,其两端分别开口在端面(21)、增径板(1)的外环面;每套连接结构均包括导向螺栓(3)、导向螺母(4)、两个弹簧(5),导向螺栓(3)、导向螺母(4)分别置于相邻两块增径板(1)上相配对的导向孔(10)内,两个弹簧(5)分别设置在相配对的导向孔(10)内且均套在导向螺栓(3)的螺杆上,导向螺母(4)旋合在导向螺栓(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套筒,其特征是:弹性套筒还包括插板(2),插板(2)的数量与增径板(1)的数量相同;插板(2)位于相邻两块增径板(1)之间的内侧槽内,插板(2)的长度与齿边(11)的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套筒,其特征是:弹性套筒还包括手柄(16),手柄(16)设置在插板(2)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套筒,其特征是:每套连接结构还包括滑套(6),滑套(6)位于相邻两块增径板(1)之间的内侧槽内,且套在导向螺栓(3)位于导向孔(10)外的螺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丰产吴世祥卢茜莉朱昌平李美杰岳杰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