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文进专利>正文

一种承托腰部的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920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具体涉及一种座椅上承托腰部的方法;其包括有椅座、椅背、扶手、底座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根具韧性的条状或带状或绳状的柔性支撑件,其两顶端分别定位于两侧扶手上,使柔性支撑件横跨座椅并定位在坐者腰后区域,通过调整柔性支撑件两顶端在座椅扶手上前或后的定位,使柔性支撑件可以改变其定位位置,并处于坐者腰后,从而使坐者在各种坐姿时其腰部均可以获得柔性支撑件的承托;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柔性支撑件为具韧性的条状、带状、绳状的带条,人体通过对柔性支撑件的靠压,使柔性支撑件对人体腰部产生一种顶压的效果,坐者的腰部脊骨、肌肉及神经受压迫状况得到改善;当坐者不需使用柔性支撑件承托腰部时,可将柔性支撑件两顶端与座椅扶手脱离,座椅即恢复原有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上的配件,特别是一种可独立支撑腰部的座椅上承托腰部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座椅,坐者通常坐在椅座前部位置,当坐者需要向后依靠椅背时,坐者腰部处于椅座与靠背的夹角位置,这时腰部往往悬空,腰部无法得到支撑。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想出多种解决方法一种是在座椅腰部区域放置独立的腰垫或套于椅背的腰垫,腰垫可以沿椅背上下移动,但腰垫无法针对腰部作水平移动,且当坐者垂直坐立或稍微前倾时,腰部便无法获得支撑,使腰部颇感疲劳;另一种方法是将椅背做成S型,通过椅背腰部的凸起而达到支撑坐者腰部的目的,但这种方法只在腰部区域固定的一个水平方向凸起,变化较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坐者对支撑腰部的不同位置和不同力度的要求,更无法解决腰酸、腰疼患者希望得到对腰部按压的要求,长期直立就坐给人体背部尤其腰部带来了许多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该方法是在现有座椅的基础上增设一根可独立承托腰部的柔性支撑件,使坐者在各种坐姿(直立、稍微前倾、后仰)时其腰部均可以获得来自柔性支撑件的承托,从而舒缓了腰部疲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包括有椅座、椅背、扶手、底座组件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具韧性的条状或带状或绳状的柔性支撑件,其两顶端分别定位于两侧扶手上,使柔性支撑件横跨座椅并于定位于坐者腰后区域。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柔性支撑件两顶端在座椅扶手上前或后的定位,使柔性支撑件可以改变其定位位置,并处于坐者腰后,从而使坐者在各种坐姿时腰部均可以获得柔性支撑件的承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柔性支撑件两顶端分别设有扣件或钩体或凸块,该扣件或钩体或凸块插入且定位于座椅扶手上设置的凹状槽孔或通孔内;所述的座椅扶手底部开有多个凹状槽孔或通孔,可容纳柔性支撑件上的扣件或钩体或凸块插入卡紧固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柔性支撑件为一具韧性带条,其两端顶部延伸出一扣件或凸块或钩体,该扣件或凸块或钩体与扶手上的凹状槽孔或通孔相匹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法包括有椅座、椅背、扶手、底座组件的座椅,底座组件分别与椅背和椅座连接,且扶手固定连接于椅座上,椅背与椅座呈分离状,椅背与椅座夹角可通过底座组件的调整而变化,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根具韧性的条状或带状或绳状的柔性支撑件两顶端分别定位于两侧扶手上,使柔性支撑件横跨座椅并于定位于坐者腰后区域。通过调整柔性支撑件两顶端在座椅扶手上前或后的定位,使柔性支撑件可以改变其定位位置,并处于坐者腰后,从而使坐者在各种坐姿时腰部均可以获得柔性支撑件的承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椅上独立配置至少一根可承托腰部的柔性支撑件,该柔性支撑件为条状或带状或绳状的具有韧性的带条,该带条两端顶部延伸出一扣件或凸块或钩体,可分别定位于座椅两侧扶手上,使柔性支撑件横跨座椅并定位在坐者腰后区域,扣件或凸块或钩体通过在扶手上的前后定位,使柔性支撑件分别定位于坐者腰后所需的位置。由于在腰后区域增设一个可独立地承托腰部的柔性支撑件,柔性支撑件两顶端通过与座椅扶手的连接使柔性支撑件处于坐者腰后区域呈自然拉直状,当坐者腰部向后靠时,柔性支撑件向后呈轻微的变形且紧贴坐者腰部,此时柔性支撑件可抵受腰部对其施予不同压力并同时反作用施压于坐者腰部;当柔性支撑件与坐者腰部分离时,柔性支撑件在扶手的拉动下又恢复自然拉直状。由于柔性支撑件通过在座椅扶手上的前或后定位使其紧贴坐者腰部,从而使坐者腰部获得承托,坐者腰部无论在椅座的任何位置(直立、后仰、稍微前倾等坐姿)均可获得腰部的支撑,从而降低了腰的负荷;由于柔性支撑件为条状、带状、绳状的柔性件,人体通过对柔性支撑件的靠压,使柔性支撑件对人体腰部产生一种顶压的效果,以使坐者的腰部脊骨、肌肉及神经受压迫状况得到改善。当坐者不需使用柔性支撑件承托腰部时,可将柔性支撑件两顶端与座椅扶手脱离,座椅即恢复未安装柔支撑件时的一般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座椅扶手与柔性支撑件的示意图(分离时);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座椅扶手与柔性支撑件的示意图(结合时);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柔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侧面);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柔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柔性支撑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初始状态);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使用状态)。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有椅座4、椅背2、扶手3、底座组件6组成的座椅1,其特征在于一根具韧性的条状或带状或绳状的柔性支撑件5,其两顶端设有钩体51,扶手3底部开有一定相隔距离的多个通孔31,通过钩体51分别定位于座椅1两侧扶手3底部通孔31上,使柔性支撑件5横跨坐者腰后,并固定于坐者腰后,柔性支撑件5即可承托坐者腰部;当坐者通过调整柔性支撑件5两顶端钩体51在座椅扶手3底部通孔31或前或后的定位,柔性支撑件5可改变其在坐者腰后的前后位置,从而使坐者在各种坐姿时其腰部均可以获得柔性支撑件5的承托。使用时,柔性支撑件5通过扶手定位于座椅1的腰部区域,由于柔性支撑件5具韧性,此时柔性支撑件5呈自然拉直状(如图1),当坐者向后紧靠柔性支撑件5并向其施力时,柔性支撑件5有轻微的向后变形且紧贴坐者腰部(如图2),坐者腰部获得承托。当坐者腰部不需获得承托时,可将柔性支撑件5两顶端的钩体51与扶手3上的通孔31脱离,即座椅未安装柔性支撑件一般状态。所述的柔性支撑件5为一具韧性的编织带条,其两顶端分别接有一钩体51,扶手3的底部设有可容纳钩体51插入并卡紧的凹状通孔31。使用时,按腰部所需支撑位置(直立、后仰、稍微前倾)将柔性支撑件5两顶端的钩体51固定于扶手3上的通孔31内,柔性支撑件5即可承托坐者腰部。如图5、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柔性支撑件5中部为一具韧性的带条52,其两端部分别连有钩体51,该钩体51的形状与扶手3底部的凹状通孔31的形状相匹配,使钩体51能轻易插入通孔31内固定。图7是柔性支撑件5可以有多种方式实施,其顶部的钩体51可以是凸块、扣件,圆头状扣件等。实施例2如图8、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具有椅座4、椅背2、扶手3、底座组件6组成的座椅1,底座组件6分别与椅背2和椅座4连接,且扶手3固定连接于椅座4上,椅背2与椅座4分离,且椅背2与椅座4的夹角可通过底座组件6的调整而变化,一根具韧性的条状或带状或绳状的柔性支撑件5两顶端分别定位于两侧扶手3上,使柔性支撑件横跨座椅并定位于坐者腰后,通过调整柔性支撑件5两顶端在座椅扶手3上的前或后定位,使柔性支撑件5定位于坐者腰后所需位置(如A点、B点等),从而使坐者在变换各种坐姿(直立、后仰、稍微前倾等状态)时腰部均可以获得柔性支撑件的承托。使用时,柔性支撑件5两顶端钩体51分别定位于扶手3后部通孔31处,即A点,此时柔性支撑件5与座椅靠背2比较接近,这时柔性支撑件5对坐者腰部不产生作用力,座椅处于90度角(如图8),当坐者背部后仰时,座椅椅背2受力向后倾斜,而固定于扶手3上的柔性支撑件5基本保持不动,这时柔性支撑件5阻止坐者的腰部随背部后移,并对腰部产生支撑力,同时A点与座椅靠背2的距离也加大,使A点在座椅椅座4与椅背2的连接中(即坐者腰部)成为支撑腰部的支撑点,从而实现柔性支撑件5对腰部的承托(如图9)。同理,当坐者需要较大的腰部施力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上承托腰部的方法,包括有椅座、椅背、扶手、底座组件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根具韧性的条状或带状或绳状的柔性支撑件,其两顶端分别定位于两侧扶手上,使柔性支撑件横跨座椅并定位在坐者腰后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进
申请(专利权)人:吴文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