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大天窗用运输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99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大天窗用运输器具,包括框架底座、万向轮,框架底座的左侧和右侧均安装有翻转架A、后侧安装有翻转架B,翻转架A和翻转架B均可向上抬升后向框架底座的内侧进行翻转;翻转架B上靠近翻转架A的端部均固定有销套,销套内均安装有活动销;翻转架B上固定有两个并排设置且向前延伸的L形悬臂,L形悬臂的顶部覆盖有防撞条A、底部连接有斜支撑;框架底座上与防撞条A对应处均固定有方管,方管的顶部覆盖有防撞条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大天窗的摆放和收取,大大增加摆放的数量;通过采用翻转架的设计,能够实现整个运输设备的折叠,有利于缩小该设备的体积和闲置存放;还能够多个设备串联使用,提高运输效率。

A kind of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for automobile big sky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大天窗用运输器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
,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大天窗用运输器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大天窗是重要的汽车内饰件,是汽车顶部移动天窗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内汽车总厂或是试制车间内,缺少对该种形状特殊、不规则的零部件进行运输的设备,因此在摆放时,容易造成磕碰、撞击、挤压或变形,严重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报废,一般大天窗摆放时多采用竖直堆放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摆放和收取时方便,摆放的数量也和堆放的高度相关,也就造成摆放的数量较少,同时摆放的料车体积较大,闲置不用时会占据车间大量的空间,不利于车间生产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汽车大天窗用运输器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大天窗用运输器具,包括框架底座、安装于框架底座底部的万向轮,所述框架底座的左侧和右侧均安装有翻转架A、后侧安装有翻转架B,所述翻转架A和翻转架B均可向上抬升后向框架底座的内侧进行翻转;所述翻转架B上靠近翻转架A的端部均固定有销套,所述销套内均安装有可插入翻转架A中的活动销;所述翻转架B上固定有两个并排设置且向前延伸的L形悬臂,所述L形悬臂的顶部覆盖有防撞条A、底部连接有斜支撑;所述框架底座上与防撞条A对应处均固定有方管,所述方管的顶部覆盖有防撞条B。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架A包括两个立柱A、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A固连的横杆A,所述立柱A的底部均设有翻转机构A;所述翻转机构A包括导柱、固定于导柱的U形导套、固定于立柱A的定位块和转销;所述U形导套的顶部设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开口槽、中部设有与转销配合的条孔。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架B包括两个立柱B、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B固连的横杆B,所述横杆B用于连接L形悬臂,所述立柱B的底部均设有与翻转机构A结构相同的翻转机构B。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底座包括的前侧具有U形槽口,方便人员进出摆放或收取大天窗。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底座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有挡板,用于防止大天窗左右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底座的底部设有两排U形板且每排均为前后布置的两个。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底座的前端插装有满载大天窗后用于定位大天窗的限位销。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条A和防撞条B均呈两端部向上伸出的U形。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条A和防撞条B均为聚氨酯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底座的右端转动连接有U形拉杆、右端固定有U形座板,所述U形座板上设有用于配合销栓的腰型孔,以实现多个运输器具的串联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竖直摆放和增加防撞条的方式,有利于大天窗的摆放和收取,而且大大增加摆放的数量;通过采用翻转架的设计,能够实现整个运输设备的折叠,有利于缩小该设备的体积和闲置存放;还能够多个设备串联使用,提高运输效率,具有操作灵活、功能强大的优点,有利于车间生产管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的I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U形导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II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图5的III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中防撞条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大天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上放置大天窗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汽车大天窗用运输器具,包括框架底座1、安装于框架底座1底部的万向轮2,所述框架底座1的左侧和右侧均安装有翻转架A3、后侧安装有翻转架B4,所述翻转架A3和翻转架B4均可向上抬升后向框架底座1的内侧进行翻转;所述翻转架B4上靠近翻转架A3的端部均固定有销套5,所述销套5内均安装有可插入翻转架A3中的活动销6;通过活动销6插入翻转架A3,可实现翻转架A3与翻转架B4的固定连接,将活动销6推出则又可以实现两者的分离,方便各自进行翻转;所述翻转架B4上固定有两个并排设置且向前延伸的L形悬臂7,所述L形悬臂7的顶部覆盖有防撞条A8、底部连接有斜支撑13;所述框架底座1上与防撞条A8对应处均固定有方管9,所述方管9的顶部覆盖有防撞条B10。所述翻转架A3包括两个立柱A31、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A31固连的横杆A32,所述立柱A31的底部均设有翻转机构A33;所述翻转机构A33包括导柱331、固定于导柱331的U形导套332、固定于立柱A31的定位块333和转销334;所述U形导套332的顶部设有与定位块333配合的开口槽332a、中部设有与转销334配合的条孔332b。向上抬升翻转架A3后,使立柱A31上的定位块333脱离开口槽332a的限位、转销334移动到条孔332b的上方,则立柱A31可以通过转销334绕条孔332b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翻转架A3的转动,方便该运输设备的折叠存放。所述翻转架B4包括两个立柱B41、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B41固连的横杆B42,所述横杆B42用于连接L形悬臂7,所述立柱B41的底部均设有与翻转机构A33结构相同的翻转机构B43。所述框架底座1包括的前侧具有U形槽口1a,方便人员进出摆放或收取大天窗。由于该运输设备宽度较长,通过U形槽口1a,使得人员可进入该运输设备内部,摆放或收取最内侧的大天窗。所述框架底座1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有挡板11,用于防止大天窗左右移动。挡板11限制大天窗的左右两端,保证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框架底座1的底部设有两排U形板12且每排均为前后布置的两个。通过U形板12可使得叉车上的铲板插入U形板12中,从而实现叉车提升转运。所述框架底座1的前端插装有满载大天窗后用于定位大天窗的限位销14。当防撞条A8和防撞条B10摆放满大天窗后,通过将限位销14插在框架底座1上,可防止满载的大天窗移动,有利于运输。所述防撞条A8和防撞条B10均呈两端部向上伸出的U形。采用该设计,可以有效防止摆放在其上的大天窗从中滑落。所述防撞条A8和防撞条B10均为聚氨酯材料制成。采用该材料制成的防撞条A8和防撞条B10具有弹性,能够起到减震和减弱撞击的作用。所述框架底座1的右端转动连接有U形拉杆16、右端固定有U形座板15,所述U形座板15上设有用于配合销栓的腰型孔15a,以实现多个运输器具的串联使用。使用时,将大天窗穿过两个L形悬臂7竖直放置,使其顶部支撑在两个防撞条A8上,底部支撑在两个防撞条B10上,在运输过程中可以起到抗震和防撞作用,拖动U形拉杆16经万向轮2可以进行移动,或是将多个该运输设备首尾相连,通过销栓将U形拉杆16固定在U形座板15中,一次带动多个该运输设备移动;这种竖直摆放的方式更方便大天窗的摆放和收取,而且能够摆放的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大天窗用运输器具,包括框架底座(1)、安装于框架底座(1)底部的万向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底座(1)的左侧和右侧均安装有翻转架A(3)、后侧安装有翻转架B(4),所述翻转架A(3)和翻转架B(4)均可向上抬升后向框架底座(1)的内侧进行翻转;/n所述翻转架B(4)上靠近翻转架A(3)的端部均固定有销套(5),所述销套(5)内均安装有可插入翻转架A(3)中的活动销(6);/n所述翻转架B(4)上固定有两个并排设置且向前延伸的L形悬臂(7),所述L形悬臂(7)的顶部覆盖有防撞条A(8)、底部连接有斜支撑(13);/n所述框架底座(1)上与防撞条A(8)对应处均固定有方管(9),所述方管(9)的顶部覆盖有防撞条B(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大天窗用运输器具,包括框架底座(1)、安装于框架底座(1)底部的万向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底座(1)的左侧和右侧均安装有翻转架A(3)、后侧安装有翻转架B(4),所述翻转架A(3)和翻转架B(4)均可向上抬升后向框架底座(1)的内侧进行翻转;
所述翻转架B(4)上靠近翻转架A(3)的端部均固定有销套(5),所述销套(5)内均安装有可插入翻转架A(3)中的活动销(6);
所述翻转架B(4)上固定有两个并排设置且向前延伸的L形悬臂(7),所述L形悬臂(7)的顶部覆盖有防撞条A(8)、底部连接有斜支撑(13);
所述框架底座(1)上与防撞条A(8)对应处均固定有方管(9),所述方管(9)的顶部覆盖有防撞条B(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大天窗用运输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A(3)包括两个立柱A(31)、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A(31)固连的横杆A(32),所述立柱A(31)的底部均设有翻转机构A(33);
所述翻转机构A(33)包括导柱(331)、固定于导柱(331)的U形导套(332)、固定于立柱A(31)的定位块(333)和转销(334);
所述U形导套(332)的顶部设有与定位块(333)配合的开口槽(332a)、中部设有与转销(334)配合的条孔(332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大天窗用运输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B(4)包括两个立柱B(41)、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孝勇张宇华钟华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