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项群龙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材料装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774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材料装卸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下端两侧均安装有两个滚轮,所述固定框的上端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上设有承载板,其中一个承载板的上端一侧铰接有承载箱,所述承载箱的下端两侧分别抵触在两个承载板的上端,另一个承载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油缸,两个油缸的活塞杆末端转动连接在承载箱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根据需要调节承载箱的角度,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装卸材料,并且便于和牵引车辆连接,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能有效进行缓冲减震,避免在运输途中材料受损。

An efficient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for building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材料装卸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装卸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材料装卸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用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建筑材料长期承受风吹、日晒、雨淋、磨损、腐蚀等,性能会逐渐变化,建筑材料的合理选用至关重要,首先应当安全、经久耐用。建筑材料用量很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通常建材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一半以上,因此在考虑技术性能时,必须兼顾经济性。在建筑施工时,经常需要将建筑材料进行搬运,现有技术中一般都会通过简单的手推板车进行装卸搬运,但是板车装卸效率低,不利于快速进行搬运,并且不能很好的进行缓冲,不利保护材料,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材料装卸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材料装卸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材料装卸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下端两侧均安装有两个滚轮,所述固定框的上端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上设有承载板,其中一个承载板的上端一侧铰接有承载箱,所述承载箱的下端两侧分别抵触在两个承载板的上端,另一个承载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油缸,两个油缸的活塞杆末端转动连接在承载箱的下端。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在滑槽内相对侧壁上的滑杆,所述滑杆上套设有两个滑块,所述滑杆上套设有两个第二弹簧,同一侧的两个滑块均位于同一侧两个第二弹簧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滑块和滑槽内的一端侧壁上,同一侧的两个滑块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同一侧的两个第二转动杆的上端共同转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下端两侧均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的相对侧壁上共同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连接块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块的一侧和连接槽内的一端侧壁上,所述连接块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框的上端。优选地,所述固定框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器。优选地,所述承载箱的一侧铰接有盖板。优选地,所述固定框的上端两侧均固定有阻尼器,两个阻尼器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承载板的下端。优选地,所述承载板上包覆有橡胶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油缸、承载箱、连接器和滚轮等部件的配合,方便调节承载箱的角度,并且便于进行移动,能人工推动小距离移动,也可以和牵引车辆连接,便于快速长距离移动,从而方便快速装卸材料;2、通过缓冲装置和阻尼器等部件的配合,能有效进行缓冲减震,能保证承载箱的稳定,从而有助于保护承载箱内的材料,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因震动导致材料受损,避免浪费;综上所述,本技术能根据需要调节承载箱的角度,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装卸材料,并且便于和牵引车辆连接,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能有效进行缓冲减震,避免在运输途中材料受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材料装卸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材料装卸装置的固定框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材料装卸装置的固定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材料装卸装置的承载箱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材料装卸装置的A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材料装卸装置的B处放大图;图中:1承载箱、2连接器、3滚轮、4固定框、5承载板、6油缸、7滑槽、8盖板、9连接块、10连接槽、11第一转动杆、12连接杆、13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15滑杆、16第二转动杆、17滑块、18阻尼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6,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材料装卸装置,包括固定框4,固定框4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器2,便于和牵引车辆连接,从而方便进行运转,固定框4的下端两侧均安装有两个滚轮3,也便于通过推动承载箱1使滚轮3转动,便于进行小距离移动,方便进行调节,便于转运材料。在本技术中,固定框4的上端两侧均设有滑槽7,滑槽7内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上设有承载板5,外界压力通过承载板5传递至缓冲装置,从而能抵消外界的震动,保证承载板5上承载箱1的稳固,承载板5上包覆有橡胶层,能更好的进行缓冲,固定框4的上端两侧均固定有阻尼器18,阻尼器18能有效吸收动能,减少震动,两个阻尼器18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承载板5的下端,更好的保护承载板5的平稳,进而有助于保护承载板5上承载箱1的平稳。在本技术中,其中一个承载板5的上端一侧铰接有承载箱1,承载箱1的一侧铰接有盖板8,承载箱1的下端两侧分别抵触在两个承载板5的上端,另一个承载板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油缸6,油缸6和外接部件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控制其运作,两个油缸6的活塞杆末端转动连接在承载箱1的下端,油缸6与外接部件连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控,油缸6能推动承载箱1转动,通过开合盖板8,方便材料的搬运,并且能调节角度,方便装卸材料,有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本技术中,缓冲装置包括固定在滑槽7内相对侧壁上的滑杆15,滑杆15上套设有两个滑块17,滑杆15上套设有两个第二弹簧14,同一侧的两个滑块17均位于同一侧两个第二弹簧14之间,第二弹簧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滑块17和滑槽7内的一端侧壁上,同一侧的两个滑块17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6,同一侧的两个第二转动杆16的上端共同转动连接有承载板5,承载箱1对承载板5施压,从而能使通过第二转动杆16推动滑块17沿滑杆15移动,能挤压第二弹簧14,便于抵消外界的压力,有助于更好的保证承载箱1的平稳。在本技术中,承载板5的下端两侧均设有连接槽10,连接槽10内的相对侧壁上共同固定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上套设有连接块9和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块9的一侧和连接槽10内的一端侧壁上,连接块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1,第一转动杆11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框4的上端,当承载箱1对承载板5施压后,能使承载板5下降,从而能使连接块9挤压第一弹簧13来抵御外界的压力,连接块9沿连接杆12在连接槽10内移动,便于第一转动杆11转动,能保证承载板5的稳固。在本技术中,使用时,油缸6能推动承载箱1转动,并且便于开合盖板8,便于装卸材料,当装卸完成后,油缸6带动承载箱1复位,承载箱1的下端两侧分别抵触在两个承载板5的上端,在运输过程中,当出现震动时,承载箱1通过承载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材料装卸装置,包括固定框(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4)的下端两侧均安装有两个滚轮(3),所述固定框(4)的上端两侧均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内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上设有承载板(5),其中一个承载板(5)的上端一侧铰接有承载箱(1),所述承载箱(1)的下端两侧分别抵触在两个承载板(5)的上端,另一个承载板(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油缸(6),两个油缸(6)的活塞杆末端转动连接在承载箱(1)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材料装卸装置,包括固定框(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4)的下端两侧均安装有两个滚轮(3),所述固定框(4)的上端两侧均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内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上设有承载板(5),其中一个承载板(5)的上端一侧铰接有承载箱(1),所述承载箱(1)的下端两侧分别抵触在两个承载板(5)的上端,另一个承载板(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油缸(6),两个油缸(6)的活塞杆末端转动连接在承载箱(1)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建筑用材料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在滑槽(7)内相对侧壁上的滑杆(15),所述滑杆(15)上套设有两个滑块(17),所述滑杆(15)上套设有两个第二弹簧(14),同一侧的两个滑块(17)均位于同一侧两个第二弹簧(14)之间,所述第二弹簧(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滑块(17)和滑槽(7)内的一端侧壁上,同一侧的两个滑块(17)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6),同一侧的两个第二转动杆(16)的上端共同转动连接有承载板(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群龙张永健徐昶
申请(专利权)人:项群龙张永健徐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