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8608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3:06
一种移动装置,包括:一本体、一天线结构,以及一浮接辐射部。本体包括一框架和一外壳,其中框架是位于一第一平面,外壳包括一平行区域和一削型区域,而平行区域是位于与第一平面平行的一第二平面。浮接辐射部是邻近于天线结构,并用于增强天线结构的辐射效率。天线结构于外壳上具有一第一垂直投影,其中第一垂直投影是位于平行区域内。浮接辐射部于外壳上具有一第二垂直投影,其中第二垂直投影是位于削型区域内。框架是至少部分由非导体材质所制成,而外壳是至少部分由导体材质所制成。

mobil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装置(MobileDevice),特别涉及一种移动装置及其天线结构(AntennaStructure)。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达,移动装置在近年日益普遍,常见的例如:手提式电脑、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以及其他混合功能的携带型电子装置。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移动装置通常具有无线通信的功能。有些涵盖长距离的无线通信范围,例如:移动电话使用2G、3G、LTE(LongTermEvolution)系统及其所使用700MHz、850MHz、900MHz、1800MHz、1900MHz、2100MHz、2300MHz以及2500MHz的频带进行通信,而有些则涵盖短距离的无线通信范围,例如:Wi-Fi、Bluetooth系统使用2.4GHz、5.2GHz和5.8GHz的频带进行通信。天线为支援无线通信的移动装置中不可或缺的元件。然而,天线很容易受到邻近金属元件所影响,此常造成天线元件受到干扰且整体通信品质下滑。有鉴于此,势必须提出一种全新解决方案,以克服传统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优选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包括:一本体,包括一框架和一外壳,其中该框架是位于一第一平面,该外壳包括一平行区域和一削型区域,该平行区域是位于一第二平面,而该第二平面是平行于该第一平面;一天线结构,包括:一馈入连接部,耦接至一信号源;一第一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连接部;一第二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连接部,其中该第一辐射部和该第二辐射部是大致朝相反方向作延伸;以及一短路部,其中该馈入连接部是经由该短路部耦接至一接地电位;以及一浮接辐射部,邻近于该第一辐射部和该第二辐射部,并用于增强该天线结构的辐射效率;其中该框架是至少部分由非导体材质所制成,而该外壳是至少部分由导体材质所制成;其中该天线结构于该外壳上具有一第一垂直投影,该第一垂直投影是位于该平行区域内,该浮接辐射部于该外壳上具有一第二垂直投影,而该第二垂直投影是位于该削型区域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壳具有一结构转折处,而该外壳的该结构转折处是位于该平行区域和该削型区域之间,使得该平行区域和该削型区域两者的延伸平面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框架和该平行区域之间具有一第一平均距离,该框架和该削型区域之间具有一第二平均距离,而该第二平均距离是小于该第一平均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浮接辐射部和该第一辐射部之间形成一第一耦合间隙,该浮接辐射部和该第二辐射部之间形成一第二耦合间隙,该第一耦合间隙的宽度是介于0.1mm至1mm之间,而该第二耦合间隙的宽度是介于0.1mm至1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浮接辐射部的宽度是介于2mm至3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结构涵盖一第一频带和一第二频带,该第一频带是介于2400MHz至2500MHz之间,而该第二频带是介于5150MHz至5850MHz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馈入连接部和该第一辐射部的总长度是小于或等于该第一频带的0.25倍波长。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馈入连接部和该第二辐射部的总长度是小于或等于该第二频带的0.25倍波长。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短路部的长度是大致等于该第二辐射部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浮接辐射部的长度是大致等于该第一辐射部的长度的一半和该第二辐射部的长度两者的总和。附图说明图1A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图1B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部分剖面图。图3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部分俯视图。图4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天线结构的辐射效率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移动装置;110~上盖;115~显示器;120~上盖外壳;130~显示器框架;140~本体;145~键盘;150~框架;151~框架的第一边缘;152~框架的第二边缘;153~框架的第三边缘;154~框架的第四边缘;160~外壳;162~外壳的平行区域;164~外壳的削型区域;166~外壳的结构转折处;170~转轴元件;200~天线结构;210~馈入连接部;211~馈入连接部的第一端;212~馈入连接部的第二端;220~第一辐射部;221~第一辐射部的第一端;222~第一辐射部的第二端;230~第二辐射部;231~第二辐射部的第一端;232~第二辐射部的第二端;240~短路部;241~短路部的第一端;242~短路部的第二端;270~浮接辐射部;271~浮接辐射部的第一端;272~浮接辐射部的第二端;290~信号源;CC1~第一曲线;CC2~第二曲线;CP~第一辐射部的中心点;DA1~第一平均距离;DA2~第二平均距离;E1~第一平面;E2~第二平面;FB1~第一频带;FB2~第二频带;FP~馈入点;GC1~第一耦合间隙;GC2~第二耦合间隙;L1、L2、L3、L4、L5~长度;LC1~剖面线;T1~第一垂直投影;T2~第二垂直投影;VSS~接地电位;W5~宽度。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及“包括”一词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仅限定于”。“大致”一词则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达到所述基本的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本说明书中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至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连接至该第二装置,或经由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而间接地电性连接至该第二装置。图1A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MobileDevice)100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100的部分剖面图(沿图1A的一剖面线LC1)。移动装置100可以是一笔记本电脑(NotebookComputer)。如第1A、2图所示,移动装置100包括一上盖(UpperCover)110、一本体(Body)140、一转轴元件(HingeElement)170、一天线结构(AntennaStructure)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装置,包括:/n一本体,包括一框架和一外壳,其中该框架是位于一第一平面,该外壳包括一平行区域和一削型区域,该平行区域是位于一第二平面,而该第二平面是平行于该第一平面;/n一天线结构,包括:/n一馈入连接部,耦接至一信号源;/n一第一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连接部;/n一第二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连接部,其中该第一辐射部和该第二辐射部是大致朝相反方向作延伸;以及/n一短路部,其中该馈入连接部是经由该短路部耦接至一接地电位;以及/n一浮接辐射部,邻近于该第一辐射部和该第二辐射部,并用于增强该天线结构的辐射效率;/n其中,该框架是至少部分由非导体材质所制成,而该外壳是至少部分由导体材质所制成;/n其中,该天线结构于该外壳上具有一第一垂直投影,该第一垂直投影是位于该平行区域内,该浮接辐射部于该外壳上具有一第二垂直投影,而该第二垂直投影是位于该削型区域内。/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03 TW 1071308201.一种移动装置,包括:
一本体,包括一框架和一外壳,其中该框架是位于一第一平面,该外壳包括一平行区域和一削型区域,该平行区域是位于一第二平面,而该第二平面是平行于该第一平面;
一天线结构,包括:
一馈入连接部,耦接至一信号源;
一第一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连接部;
一第二辐射部,耦接至该馈入连接部,其中该第一辐射部和该第二辐射部是大致朝相反方向作延伸;以及
一短路部,其中该馈入连接部是经由该短路部耦接至一接地电位;以及
一浮接辐射部,邻近于该第一辐射部和该第二辐射部,并用于增强该天线结构的辐射效率;
其中,该框架是至少部分由非导体材质所制成,而该外壳是至少部分由导体材质所制成;
其中,该天线结构于该外壳上具有一第一垂直投影,该第一垂直投影是位于该平行区域内,该浮接辐射部于该外壳上具有一第二垂直投影,而该第二垂直投影是位于该削型区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外壳具有一结构转折处,而该外壳的该结构转折处是位于该平行区域和该削型区域之间,使得该平行区域和该削型区域两者的延伸平面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中,该框架和该平行区域之间具有一第一平均距离,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琨盛林敬基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