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汇流混合的塑料切粒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21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多通道汇流混合的塑料切粒工艺,其步骤在于:首先,用户将粉碎后的废弃塑料投放于进料机构,进料机构将其内部的废弃塑料输送至熔化机内,熔化机构对其内部的废弃塑料进行加热熔化为熔融塑料,同时,熔化机构对其内部的熔融塑料进行初步搅拌混合;而后,熔化机构将其内部的熔融塑料排出至其下方的混料机构中的多个分流管道内,接着,分流管道将其内部的熔融塑料排出至混合管道内进行充分混合交融,使熔融塑料充分混合达到质地均匀;最后,混合管道将其内部的熔融塑料排出至排料切粒机构内,排料切粒机构将熔融塑料呈条状挤出并且进行切粒处理,其显著性为,能够使废弃熔融塑料充分混合融合,提升混色造粒塑料颗粒的质量。

The technology of cutting plastic particles by multi-channel conflu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通道汇流混合的塑料切粒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切粒机,具体涉及多通道汇流混合的塑料切粒工艺。
技术介绍
塑料切粒机主要应用于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对塑料进行热熔、混合、挤出、切粒等步骤,实现对废弃塑料进行再生造粒,主要用于加工废旧塑料薄膜、编织袋、农用方便袋、盆、桶、饮料瓶、家具、日常用品等,适用于大部分常见的废旧塑料,是废旧塑料再生行业用途最广,使用最广泛,目前,塑料切粒机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因为废弃塑料融化后、粘连度大、流动性差,不同颜色、不同类型、不同密度的熔融塑料将各自熔融处于独立的空间区域内,无法相互渗透融合,造成在混色造粒过程中不同颜色、不同类型、不同密度的废弃熔融塑料难以充分混合,导致熔融塑料质地不均匀,影响再生塑料颗粒的质量,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使用便捷、能够使不同颜色、不同类型、不同密度的废弃熔融塑料充分混合融合的塑料切粒机的多通道汇流混合切粒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操作使用便捷、能够使不同颜色、不同类型、不同密度的废弃熔融塑料充分混合融合的多通道混流立式塑料切粒机。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多通道汇流混合的塑料切粒工艺,其步骤在于:(一)热熔阶段;S1:用户将粉碎后的块状废弃塑料投放于进料机构内,进料机构将其内部的废弃塑料输送至熔化机构内,熔化机构对其内部的废弃塑料进行加热熔化为熔融塑料,同时,熔化机构对其内部的熔融塑料进行初步搅拌混合;所述的熔化机构包括与箱体圆形开口同轴布置的熔化筒,熔化筒为开口向上布置的筒体结构并且熔化筒的开口处设置与其适配并且对其进行密封的筒盖,筒盖与箱体的圆形开口大小一致并且两者相齐平,熔化筒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内部接通的进料口且进料口靠近筒盖布置,熔化筒的外圆面上包裹设置有筒状的加热板一,所述加热板一与熔化筒的外圆面相贴合并且熔化筒为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进料机构筒盖进料口朝向熔化筒内加入废弃塑料;所述熔化筒的底部开设有圆形的排料口,排料口设置有四个并且沿熔化筒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排料口上同轴固定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圆形连接板且连接板与混料机构相连接,连接板上同轴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扇形漏口,漏口偏离连接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漏口设置多个并且沿连接板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熔化筒内同轴转动设置有旋转主轴,旋转主轴一端与熔化筒的底部转动连接配合、另一端与筒盖转动连接配备,旋转主轴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用于将熔融塑料由漏口进行挤压的下料叶片,下料叶片包括同轴固定套接于旋转主轴上的安装套筒一,安装套筒一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有矩形的叶片本体,叶片本体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安装套筒一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叶片本体的长度方向与安装套筒一的外圆面所在圆周相切,叶片本体沿长度方向背离安装套筒一与熔化筒的内壁活动贴合,叶片本体沿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熔化筒的底部活动贴合,叶片本体斜置布置并且叶片本体与熔化筒底部之间的距离沿旋转主轴的转动方向逐渐增大;熔化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由进料口将废弃塑料投放于熔化筒内,加热板一通电加热并且将热量传递至熔化筒,熔化筒的温度逐渐升高并且对其内部的废弃塑料进行热熔,使废弃塑料转变为熔融塑料,与此同时,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旋转主轴转动,换向构件将旋转主轴的动力传递至安装套筒二上并且驱动安装套筒二旋转主轴反向转动,使搅拌笼对废弃塑料以及熔融塑料进行搅拌混合,旋转主轴将直接驱动下料叶片同向转动并且一方面对熔融塑料进行搅拌混合、另一方面对处于漏口处的熔融塑料施加向下的挤压力,使熔融塑料由漏口进入混料机构内进行进一步混合;(二)混合阶段;S2:熔化机构将其内部的熔融塑料排出至其下方的混料机构中的多个分流管道内,接着,分流管道将其内部的熔融塑料排出至混合管道内进行充分混合交融,使熔融塑料充分混合达到质地均匀;所述的混料机构包括设置于熔化筒与安装板之间且与熔化筒同轴布置的混合管道,混合管道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并且该端封堵、另一端与熔化筒固定连接并且该端封堵,混合管道为硬质材料支撑并且对熔化筒进行支撑,混合管道同轴转动设置有与其适配的螺杆一,旋转主轴的下端活动延伸至混合管道内并且与螺杆一同轴固定连接,螺杆一与旋转主轴同步转动用于将混合管道内的熔融塑料自上而下输送,混合管道的外部设置有与其轴向相互平行的分流管道且分流管道的直径小于混合管道的直径,分流管道设置有四个并且沿混合管道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分离管道与排料口一一对应,分流管道的上端密封套接于排料口上并且与漏口对接接通、下端封堵并且延伸至与混合管道的中部位置相齐平,分离管道内同轴转动设置有与其适配的螺杆二并且螺杆二用于将分流管道内的熔融塑料自上而下输送,分流管道的下端与混合管道之间连接接通;所述混合管道的外部包裹设置有与其相贴合的筒状加热板二且混合管道为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所述的分流管道的外部包裹设置有与其相贴合的筒状加热板三且分流管道为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混料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熔融塑料在熔化筒的底部并且由漏口向下流动进入分流管道内,并且流入分流管道内的熔融塑料来自于熔化筒底部的不同位置处,动力驱动装置将驱动螺杆二转动并且将位于分流管道内的熔融塑料自上而下进行输送,同时起到搅拌混合的作用,熔融塑料将由分流管道的底部输送至混合管道内汇流,动力驱动装置将驱动螺杆一转动并且对混合管道内的熔融塑料自上而下进行输送,同时起到搅拌混合的作用下,而后将充分混合并且质地均匀的熔融塑料由混合管道的底部排出至排料切粒机构内;(三)切粒阶段;S3:混合管道将其内部的熔融塑料排出至排料切粒机构内,排料切粒机构将熔融塑料呈条状挤出并且进行切粒处理;所述的排料切粒机构包括与安装箱外部固定连接的安装架,安装架上固定设置有呈凸字型的机头,机头包括较长的下半部与较短的上半部并且该上半部与上半部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固接为一体,机头下半部上开设有贯穿的排料通道且排料通道的轴向平行于机头下半部的长度方向,排料通道的端部设置有对其密封的螺塞,排料通道与螺塞共同构成了排料腔,机头下半部的侧平面开设有与排料腔连接接通的挤出孔且挤出孔的轴向沿排料通道的径向设置,挤出孔设置有多个并且沿机头下半部的长度方向阵列布置;所述机头上半部上转动设置有水平转轴且转轴的轴向垂直于机头下半部的长度方向,转轴的输出端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矩形的上面切刀,切刀的刀刃与机头下半部开设有挤出孔的侧平面相贴合,所述机头上半部上还固定设置有切粒电机且切粒电机输出轴的轴向平行于转轴的轴向,切粒电机输出轴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二,转轴驱动端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二并且从动齿轮二与主动齿轮二相啮合;所述的排料切粒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安装板上并且轴向平行于混合管道轴向的输送管道,输送管道的上下两端均封闭布置,输送管道内转动设置有与其适配的螺杆三且螺杆三用于将输送管道内的熔融塑料自下而上进行输送,输送管道的底端与混合管道的顶端连接接通、输送管道的顶端与排料腔齐平布置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通道汇流混合的塑料切粒工艺,其步骤在于:/n(一)热熔阶段;/nS1:用户将粉碎后的块状废弃塑料投放于进料机构内,进料机构将其内部的废弃塑料输送至熔化机构内,熔化机构对其内部的废弃塑料进行加热熔化为熔融塑料,同时,熔化机构对其内部的熔融塑料进行初步搅拌混合;/n所述的熔化机构包括与箱体圆形开口同轴布置的熔化筒,熔化筒为开口向上布置的筒体结构并且熔化筒的开口处设置与其适配并且对其进行密封的筒盖,筒盖与箱体的圆形开口大小一致并且两者相齐平,熔化筒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内部接通的进料口且进料口靠近筒盖布置,熔化筒的外圆面上包裹设置有筒状的加热板一,所述加热板一与熔化筒的外圆面相贴合并且熔化筒为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进料机构筒盖进料口朝向熔化筒内加入废弃塑料;/n所述熔化筒的底部开设有圆形的排料口,排料口设置有四个并且沿熔化筒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排料口上同轴固定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圆形连接板且连接板与混料机构相连接,连接板上同轴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扇形漏口,漏口偏离连接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漏口设置多个并且沿连接板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熔化筒内同轴转动设置有旋转主轴,旋转主轴一端与熔化筒的底部转动连接配合、另一端与筒盖转动连接配备,旋转主轴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用于将熔融塑料由漏口进行挤压的下料叶片,下料叶片包括同轴固定套接于旋转主轴上的安装套筒一,安装套筒一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有矩形的叶片本体,叶片本体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安装套筒一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叶片本体的长度方向与安装套筒一的外圆面所在圆周相切,叶片本体沿长度方向背离安装套筒一与熔化筒的内壁活动贴合,叶片本体沿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熔化筒的底部活动贴合,叶片本体斜置布置并且叶片本体与熔化筒底部之间的距离沿旋转主轴的转动方向逐渐增大;/n所述的旋转主轴上同轴活动套设有搅拌笼,搅拌笼由下料叶片延伸至筒盖处,搅拌笼包括同轴活动套设于旋转主轴上的安装套筒二且安装套筒二下料叶片延伸至筒盖处,安装套筒二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上臂且上臂靠近筒盖布置,上臂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安装套筒二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安装套筒二的外圆面上还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下臂且下臂靠近下压叶片布置,下臂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安装套筒二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下臂与上臂一一上下对应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轴向平行于旋转主轴轴向的搅拌杆,搅拌杆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安装套筒二的径向阵列设置;/n所述的熔化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筒盖上并且用于将旋转主轴的动力传递至安装套筒二上的换向构件,换向构件包括同轴固定设置于筒盖上端面上且开口向上的筒状机壳,机壳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转动设置有与旋转主轴同轴布置的主动齿轮一,旋转主轴活动延伸至机壳内并且与主动齿轮一同轴固定连接,机壳内还转动设置有与旋转主轴同轴布置的从动齿轮一,安装套筒二活动延伸至机壳内并且与从动齿轮一同轴固定连接,主动齿轮一位于从动齿轮一的上方并且两者为相对布置的锥齿轮,主动齿轮一与从动齿轮一之间设置有与机壳内壁转动连接配合的换向齿轮,换向齿轮转动轴的轴向平行于机壳的径向,换向齿轮为锥齿轮并且与主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一均相啮合,换向齿轮设置有四个并且沿机壳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n熔化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由进料口将废弃塑料投放于熔化筒内,加热板一通电加热并且将热量传递至熔化筒,熔化筒的温度逐渐升高并且对其内部的废弃塑料进行热熔,使废弃塑料转变为熔融塑料,与此同时,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旋转主轴转动,换向构件将旋转主轴的动力传递至安装套筒二上并且驱动安装套筒二旋转主轴反向转动,使搅拌笼对废弃塑料以及熔融塑料进行搅拌混合,旋转主轴将直接驱动下料叶片同向转动并且一方面对熔融塑料进行搅拌混合、另一方面对处于漏口处的熔融塑料施加向下的挤压力,使熔融塑料由漏口进入混料机构内进行进一步混合;/n(二)混合阶段;/nS2:熔化机构将其内部的熔融塑料排出至其下方的混料机构中的多个分流管道内,接着,分流管道将其内部的熔融塑料排出至混合管道内进行充分混合交融,使熔融塑料充分混合达到质地均匀;/n所述的混料机构包括设置于熔化筒与安装板之间且与熔化筒同轴布置的混合管道,混合管道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并且该端封堵、另一端与熔化筒固定连接并且该端封堵,混合管道为硬质材料支撑并且对熔化筒进行支撑,混合管道同轴转动设置有与其适配的螺杆一,旋转主轴的下端活动延伸至混合管道内并且与螺杆一同轴固定连接,螺杆一与旋转主轴同步转动用于将混合管道内的熔融塑料自上而下输送,混合管道的外部设置有与其轴向相互平行的分流管道且分流管道的直径小于混合管道的直径,分流管道设置有四个并且沿混合管道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分离管道与排料口一一对应,分流管道的上端密封套接于排料口上并且与漏口对接接通、下端封堵并且延伸至与混合管道的中部位置相齐平,分离管道内同轴转动设...

【技术特征摘要】
1.多通道汇流混合的塑料切粒工艺,其步骤在于:
(一)热熔阶段;
S1:用户将粉碎后的块状废弃塑料投放于进料机构内,进料机构将其内部的废弃塑料输送至熔化机构内,熔化机构对其内部的废弃塑料进行加热熔化为熔融塑料,同时,熔化机构对其内部的熔融塑料进行初步搅拌混合;
所述的熔化机构包括与箱体圆形开口同轴布置的熔化筒,熔化筒为开口向上布置的筒体结构并且熔化筒的开口处设置与其适配并且对其进行密封的筒盖,筒盖与箱体的圆形开口大小一致并且两者相齐平,熔化筒的外圆面上开设有与其内部接通的进料口且进料口靠近筒盖布置,熔化筒的外圆面上包裹设置有筒状的加热板一,所述加热板一与熔化筒的外圆面相贴合并且熔化筒为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进料机构筒盖进料口朝向熔化筒内加入废弃塑料;
所述熔化筒的底部开设有圆形的排料口,排料口设置有四个并且沿熔化筒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排料口上同轴固定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圆形连接板且连接板与混料机构相连接,连接板上同轴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扇形漏口,漏口偏离连接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漏口设置多个并且沿连接板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所述熔化筒内同轴转动设置有旋转主轴,旋转主轴一端与熔化筒的底部转动连接配合、另一端与筒盖转动连接配备,旋转主轴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用于将熔融塑料由漏口进行挤压的下料叶片,下料叶片包括同轴固定套接于旋转主轴上的安装套筒一,安装套筒一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有矩形的叶片本体,叶片本体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安装套筒一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叶片本体的长度方向与安装套筒一的外圆面所在圆周相切,叶片本体沿长度方向背离安装套筒一与熔化筒的内壁活动贴合,叶片本体沿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熔化筒的底部活动贴合,叶片本体斜置布置并且叶片本体与熔化筒底部之间的距离沿旋转主轴的转动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的旋转主轴上同轴活动套设有搅拌笼,搅拌笼由下料叶片延伸至筒盖处,搅拌笼包括同轴活动套设于旋转主轴上的安装套筒二且安装套筒二下料叶片延伸至筒盖处,安装套筒二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上臂且上臂靠近筒盖布置,上臂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安装套筒二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安装套筒二的外圆面上还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下臂且下臂靠近下压叶片布置,下臂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安装套筒二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下臂与上臂一一上下对应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轴向平行于旋转主轴轴向的搅拌杆,搅拌杆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安装套筒二的径向阵列设置;
所述的熔化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筒盖上并且用于将旋转主轴的动力传递至安装套筒二上的换向构件,换向构件包括同轴固定设置于筒盖上端面上且开口向上的筒状机壳,机壳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转动设置有与旋转主轴同轴布置的主动齿轮一,旋转主轴活动延伸至机壳内并且与主动齿轮一同轴固定连接,机壳内还转动设置有与旋转主轴同轴布置的从动齿轮一,安装套筒二活动延伸至机壳内并且与从动齿轮一同轴固定连接,主动齿轮一位于从动齿轮一的上方并且两者为相对布置的锥齿轮,主动齿轮一与从动齿轮一之间设置有与机壳内壁转动连接配合的换向齿轮,换向齿轮转动轴的轴向平行于机壳的径向,换向齿轮为锥齿轮并且与主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一均相啮合,换向齿轮设置有四个并且沿机壳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
熔化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由进料口将废弃塑料投放于熔化筒内,加热板一通电加热并且将热量传递至熔化筒,熔化筒的温度逐渐升高并且对其内部的废弃塑料进行热熔,使废弃塑料转变为熔融塑料,与此同时,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旋转主轴转动,换向构件将旋转主轴的动力传递至安装套筒二上并且驱动安装套筒二旋转主轴反向转动,使搅拌笼对废弃塑料以及熔融塑料进行搅拌混合,旋转主轴将直接驱动下料叶片同向转动并且一方面对熔融塑料进行搅拌混合、另一方面对处于漏口处的熔融塑料施加向下的挤压力,使熔融塑料由漏口进入混料机构内进行进一步混合;
(二)混合阶段;
S2:熔化机构将其内部的熔融塑料排出至其下方的混料机构中的多个分流管道内,接着,分流管道将其内部的熔融塑料排出至混合管道内进行充分混合交融,使熔融塑料充分混合达到质地均匀;
所述的混料机构包括设置于熔化筒与安装板之间且与熔化筒同轴布置的混合管道,混合管道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并且该端封堵、另一端与熔化筒固定连接并且该端封堵,混合管道为硬质材料支撑并且对熔化筒进行支撑,混合管道同轴转动设置有与其适配的螺杆一,旋转主轴的下端活动延伸至混合管道内并且与螺杆一同轴固定连接,螺杆一与旋转主轴同步转动用于将混合管道内的熔融塑料自上而下输送,混合管道的外部设置有与其轴向相互平行的分流管道且分流管道的直径小于混合管道的直径,分流管道设置有四个并且沿混合管道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分离管道与排料口一一对应,分流管道的上端密封套接于排料口上并且与漏口对接接通、下端封堵并且延伸至与混合管道的中部位置相齐平,分离管道内同轴转动设置有与其适配的螺杆二并且螺杆二用于将分流管道内的熔融塑料自上而下输送,分流管道的下端与混合管道之间连接接通;
所述混合管道的外部包裹设置有与其相贴合的筒状加热板二且混合管道为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所述的分流管道的外部包裹设置有与其相贴合的筒状加热板三且分流管道为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
混料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熔融塑料在熔化筒的底部并且由漏口向下流动进入分流管道内,并且流入分流管道内的熔融塑料来自于熔化筒底部的不同位置处,动力驱动装置将驱动螺杆二转动并且将位于分流管道内的熔融塑料自上而下进行输送,同时起到搅拌混合的作用,熔融塑料将由分流管道的底部输送至混合管道内汇流,动力驱动装置将驱动螺杆一转动并且对混合管道内的熔融塑料自上而下进行输送,同时起到搅拌混合的作用下,而后将充分混合并且质地均匀的熔融塑料由混合管道的底部排出至排料切粒机构内;
(三)切粒阶段;
S3:混合管道将其内部的熔融塑料排出至排料切粒机构内,排料切粒机构将熔融塑料呈条状挤出并且进行切粒处理;
所述的排料切粒机构包括与安装箱外部固定连接的安装架,安装架上固定设置有呈凸字型的机头,机头包括较长的下半部与较短的上半部并且该上半部与上半部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固接为一体,机头下半部上开设有贯穿的排料通道且排料通道的轴向平行于机头下半部的长度方向,排料通道的端部设置有对其密封的螺塞,排料通道与螺塞共同构成了排料腔,机头下半部的侧平面开设有与排料腔连接接通的挤出孔且挤出孔的轴向沿排料通道的径向设置,挤出孔设置有多个并且沿机头下半部的长度方向阵列布置;
所述机头上半部上转动设置有水平转轴且转轴的轴向垂直于机头下半部的长度方向,转轴的输出端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矩形的上面切刀,切刀的刀刃与机头下半部开设有挤出孔的侧平面相贴合,所述机头上半部上还固定设置有切粒电机且切粒电机输出轴的轴向平行于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永柱祝磊丁先虎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丰恺尼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