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容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41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5:02
防止因异物混入而引起的滑阀动作不良的发生。可变容量压缩机(100)包括:控制供给通路(145)的开度的第一控制阀(300)、止回阀(350)、控制排出通路(146)的开度的第二控制阀(400)、以及背压逸散通路(147)。第二控制阀(400)包括:背压室(410),上述背压室(410)与中间供给通路(145b1)连通;阀室(420),上述阀室(420)具有阀孔(103d)和排出孔(431a)并且构成排出通路(146)的一部分;区划构件(430),上述区划构件(430)将背压室(410)与阀室(420)区划开;以及滑阀(440),上述滑阀(440)贯穿形成在区划构件(430)中的通孔(432a)而延伸。滑阀(440)具有配置于背压室(410)内的承压部(441)、和配置于阀室(420)内的阀部(442)和轴部(443),使由阀部(442)和轴部(443)构成的随动阀(440a)与区划构件(430)滑动接触,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区划构件(430)在开闭方向上滑动。

Variable capacity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变容量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变容量压缩机,上述可变容量压缩机的吐出容量根据曲柄室等压力控制室的压力而变化。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可变容量压缩机的一例,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可变容量压缩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可变容量压缩机包括:第一控制阀,上述第一控制阀控制将吐出室与曲柄室连通的供给通路的开度;第二控制阀,上述第二控制阀控制将曲柄室与吸入室连通的排出通路的开度;以及止回阀,上述止回阀设置在上述供给通路中的上述第一控制阀与上述曲柄室之间,阻止制冷剂从上述曲柄室向上述第一控制阀逆流,通过上述曲柄室内的调压来控制吐出容量。第二控制阀包括:背压室,上述背压室经由连通通路与上述供给通路的比第一控制阀更靠下游侧的区域连通;阀室,上述阀室通过区划构件与背压室区划开,上述阀室构成上述排出通路的一部分,并且在上述背压室的相反侧的壁面形成有与上述曲柄室连通的阀孔;以及滑阀。上述滑阀包括:配置于上述背压室内的承压部、配置于上述阀室内的阀部、以及贯穿上述区划构件而延伸以对上述承压部与上述阀部进行连接的轴部。而且,上述第二控制阀构成为,如果因上述第一控制阀打开而施加在上述承压部上的压力而使上述滑阀向靠近上述阀孔的方向移动的力比因施加在上述阀部上的压力使上述滑阀向远离上述阀孔的方向移动的力更大,则上述阀部与上述阀室的上述壁面抵接而关闭上述阀孔,以使上述排出通路的开度成为最小,如果因上述第一控制阀关闭而施加在上述承压部的压力而使上述滑阀向靠近上述阀孔的方向移动的力比因施加在上述阀部的压力使上述滑阀向远离上述阀孔的方向移动的力更小,则上述阀部从上述壁面离开而打开上述阀孔,以使上述排出通路的开度成为最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089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述以往的可变容量压缩机中,当上述第一控制阀打开上述供给通路时,上述供给通路中的比上述第一控制阀靠下游侧的区域内的制冷剂经由上述连通通路流入上述第二控制阀的上述背压室内,由此,上述背压室的压力上升。由此,上述滑阀向使上述排出通路的开度最小的方向(靠近上述阀孔的方向)移动。在此,在上述以往的可变容量压缩机中,微小的异物有可能与制冷剂一起在上述供给通路等中流通。因此,在上述第一控制阀打开上述供给通路时,异物有可能与制冷剂一起经由上述连通通路流入上述背压室内。进而,在上述现有的可变容量压缩机中,上述滑阀通过使该滑阀的上述承压部与上述背压室的内周面滑动接触而被支承成能够滑动。因此,在制冷剂与异物一起流入上述背压室内的情况下,异物有可能进入上述滑阀的外周面与上述背压室的内周面之间而阻碍上述滑阀的工作。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容量压缩机,上述可变容量压缩机能够防止或抑制因异物流入控制上述排出通路的开度的第二控制阀的上述背压室内引起的滑阀工作不良的发生。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变容量压缩机,包括:吸入室,制冷剂被引导到上述吸入室;压缩部,上述压缩部吸入并压缩上述吸入室内的制冷剂;吐出室,通过压缩部压缩的制冷剂被吐出到上述吐出室中;以及压力控制室,其中,上述吐出容量压缩机的吐出容量根据压力控制室的压力而变化。上述可变容量压缩机包括第一控制阀、止回阀、第二控制阀和节流通路。第一控制阀设置于用于将上述吐出室内的制冷剂供给至上述压力控制室的供给通路,并且控制上述供给通路的开度。上述止回阀设置于上述供给通路中的位于上述第一控制阀与上述压力控制室之间的下游侧供给通路,并且阻止制冷剂从上述压力控制室向上述第一控制阀的逆流。上述第二控制阀设置于用于将上述压力控制室中的制冷剂排出到上述吸入室中的排出通路,并且控制上述排出通路的开度。上述节流通路将上述下游侧供给通路中的位于上述第一控制阀与上述止回阀之间的中间供给通路与上述吸入室连通,并且具有节流部。上述第二控制阀具有:背压室,上述背压室与上述中间供给通路连通;阀室;区划构件,上述区划构件将上述背压室与上述阀室区划开;以及滑阀。上述阀室开口有阀孔和阀室,其中,上述阀孔与上述排出通路中的位于上述第二控制阀与上述压力控制室之间的上游侧排出通路连通;以及排出孔,上述排出孔与上述吸入室连通,上述阀室构成上述排出通路的一部分。上述滑阀包括承压部、阀部和轴部,其中,上述承压部配置于上述背压室内,上述阀部配置于上述阀室内并且与上述阀孔周围的阀座接触、分离,上述轴部贯穿形成在上述区划构件的通孔而延伸并且连结上述承压部和上述阀部。上述第二控制阀构成为,通过根据上述背压室内的压力和上述上游侧排出通路内的压力移动上述滑阀,而使上述阀部与上述阀座接触、分离,以控制上述排出通路的开度。通过使由上述阀部和上述轴部构成的随动阀与上述区划构件滑动接触,上述随动阀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上述区划构件在开闭方向上滑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方面的可变容量压缩机,通过使由上述阀部和上述轴部构成的随动阀与上述区划构件滑动接触,以使上述第二控制阀的上述滑阀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上述区划构件在开闭方向上滑动。也就是说,上述滑阀将上述滑阀中的避开配置于异物可能流入的上述背压室内的上述承压部的部位(由上述阀部和上述轴部构成的随动阀的部位)设为滑动接触部位,而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上述区划构件在开闭方向上滑动。如此,上述滑阀的支承部位设定在上述滑阀中的避开上述承压部的部位。因此,在上述第一控制阀打开上述供给通路时,即使异物经由上述供给通路中的上述第一控制阀与上述止回阀之间的上述中间供给通路与制冷剂一起流入上述背压室内,也能够使上述滑阀良好地工作。如此,能够提供一种可变容量压缩机,能够防止或抑制因异物流入到上述背压室内而引起的滑阀工作不良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压缩机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了上述可变容量压缩机的第一控制阀的剖视图,并且是示出了供制冷剂流通的通路的系统图的概念图。图3是上述可变容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4是上述可变容量压缩机的包括排出通路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5是上述可变容量压缩机的包括背压逸散通路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6是示出上述第一控制阀的线圈通电量与设定压力之间的相关性的线图。图7是上述可变容量压缩机的包括止回阀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8是上述可变容量压缩机的第二控制阀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上述第二控制阀中的阀部的阀座侧端面距阀座最远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上述第二控制阀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12是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可变容量压缩机的参考例的可变容量压缩机的第一控制阀的剖视图,并且是示出了供制冷剂流通的通路的系统图的概念图。图13是上述参考例的可变容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14是用于说明上述参考例的可变容量压缩机的各动作状态下的制冷剂流的概念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容量压缩机,包括:/n吸入室,制冷剂被引导到所述吸入室;压缩部,所述压缩部吸入并压缩所述吸入室内的制冷剂;吐出室,通过压缩部压缩的制冷剂被吐出到所述吐出室中;以及压力控制室,所述可变容量压缩机的吐出容量根据所述压力控制室的压力而变化,/n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用于将所述吐出室内的制冷剂供给至所述压力控制室的供给通路,并且控制所述供给通路的开度;/n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置于所述供给通路中的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压力控制室之间的下游侧供给通路,并且阻止制冷剂从所述压力控制室向所述第一控制阀的逆流;/n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于用于将所述压力控制室中的制冷剂排出到所述吸入室中的排出通路,并且控制所述排出通路的开度;以及/n节流通路,所述节流通路将所述下游侧供给通路中的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止回阀之间的中间供给通路与所述吸入室连通,并且具有节流部,/n所述第二控制阀具有:/n背压室,所述背压室与中间供给通路连通;/n阀室,所述阀室开口有阀孔和阀室,其中,所述阀孔形成所述排出通路中的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压力控制室之间的上游侧排出通路的第二控制阀侧端部;所述排出孔与所述吸入室连通,所述阀室构成所述排出通路的一部分;/n区划构件,所述区划构件将背压室与阀室区划开;以及/n滑阀,所述滑阀包括承压部、阀部和轴部,其中,所述承压部配置于所述背压室内,所述阀部配置于所述阀室内并且与所述阀孔周围的阀座接触、分离,所述轴部贯穿形成于所述区划构件的通孔而延伸并且连结所述承压部和所述阀部,/n所述第二控制阀构成为,通过根据所述背压室内的压力和所述上游侧排出通路内的压力移动所述滑阀而使所述阀部与所述阀座接触、分离,以控制所述排出通路的开度,/n通过使由所述阀部和所述轴部构成的随动阀与所述区划构件滑动接触,以将所述滑阀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区划构件在开闭方向上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14 JP 2017-1380751.一种可变容量压缩机,包括:
吸入室,制冷剂被引导到所述吸入室;压缩部,所述压缩部吸入并压缩所述吸入室内的制冷剂;吐出室,通过压缩部压缩的制冷剂被吐出到所述吐出室中;以及压力控制室,所述可变容量压缩机的吐出容量根据所述压力控制室的压力而变化,
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用于将所述吐出室内的制冷剂供给至所述压力控制室的供给通路,并且控制所述供给通路的开度;
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置于所述供给通路中的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压力控制室之间的下游侧供给通路,并且阻止制冷剂从所述压力控制室向所述第一控制阀的逆流;
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于用于将所述压力控制室中的制冷剂排出到所述吸入室中的排出通路,并且控制所述排出通路的开度;以及
节流通路,所述节流通路将所述下游侧供给通路中的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止回阀之间的中间供给通路与所述吸入室连通,并且具有节流部,
所述第二控制阀具有:
背压室,所述背压室与中间供给通路连通;
阀室,所述阀室开口有阀孔和阀室,其中,所述阀孔形成所述排出通路中的位于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压力控制室之间的上游侧排出通路的第二控制阀侧端部;所述排出孔与所述吸入室连通,所述阀室构成所述排出通路的一部分;
区划构件,所述区划构件将背压室与阀室区划开;以及
滑阀,所述滑阀包括承压部、阀部和轴部,其中,所述承压部配置于所述背压室内,所述阀部配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野健二田口幸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电汽车部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