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加热段热电偶数值校正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6766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退火炉加热段热电偶数值校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退火炉的炉内高温计对带钢进行测量后获得的带钢测量温度;根据预设的高温计发射率、预设的高温计参数以及预设的带钢发射率对带钢测量温度进行校正,获得带钢温度;根据带钢温度、高温计参数、以及预设的带钢发射率,获得高温计接收到的炉内总能量;根据带钢发射率、预设的炉墙发射率、高温计参数以及测定的炉墙温度,获得炉墙能量;根据高温计参数、带钢发射率、炉内总能量以及炉墙能量,获得炉内温度;其中,炉内温度为对热电偶的温度进行校正后的数值,热电偶用于安装在退火炉内测定炉膛的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加热段炉膛内热电偶温度数据源不可靠的问题。

A numerical corr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rmocouple in heating section of anneal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火炉加热段热电偶数值校正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轧
,尤其涉及一种退火炉加热段热电偶数值校正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退火炉温度控制系统根据工艺要求设定的曲线对带钢进行精确的升温、保温和降温控制,并要确保退火炉的炉温均匀性,温度控制的准确度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因此,退火炉加热段炉膛热电偶温度数据源的准确与否是控制过程中的关键。目前,退火炉温度信号的测量受现场的电磁等各种因素的干扰,再加上热电偶本身的温漂等,都可能导致测量信号的瞬间非真实波动,甚至可能是尖峰脉动,造成控制系统对温度控制的波动和不稳定。可见,目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加热段炉膛热电偶温度数据源不可靠,容易受到外接干扰的问题,最终导致温度控制的波动、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退火炉加热段热电偶数值校正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目前加热段炉膛内热电偶温度数据源不可靠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退火炉加热段热电偶数值校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退火炉的炉内高温计对带钢进行测量后获得的带钢测量温度;根据预设的高温计发射率、预设的高温计参数以及预设的带钢发射率对所述带钢测量温度进行校正,获得带钢温度;根据所述带钢温度、所述高温计参数、以及预设的带钢发射率,获得所述高温计接收到的炉内总能量;根据所述带钢发射率、预设的炉墙发射率、所述高温计参数以及测定的炉墙温度,获得炉墙能量;其中,所述炉墙能量为炉内的炉墙发出的总能量;根据所述高温计参数、所述带钢发射率、所述炉内总能量以及所述炉墙能量,获得炉内温度;其中,所述炉内温度为对热电偶的温度进行校正后的数值,所述热电偶用于安装在退火炉内测定炉膛的温度。优选地,所述热电偶包括:第一热电偶和第二热电偶;所述炉内温度包括:所述第一热电偶对应的第一炉内温度和所述第二热电偶对应的第二炉内温度;在所述根据所述高温计参数、所述带钢发射率、所述炉内总能量以及所述炉墙能量,获得炉内温度之后,还包括:监测所述第一炉内温度与所述第二炉内温度的温差大小;当所述温差大于预设的阈值时,确定控制带钢发射率的自动控制模型失效,启动操作员模式;其中,操作员模式为人工设定所述带钢发射率的模式。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带钢发射率、预设的炉墙发射率、所述高温计参数以及测定的炉墙温度,获得炉墙能量包括:根据公式获得所述炉墙能量;其中,Wf为所述炉墙能量,Ef为所述炉墙发射率,Es为所述带钢发射率,Ki为所述高温计参数,Tf为所述炉墙温度。优选地,所述炉墙发射率为1。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高温计参数、所述带钢发射率、所述炉内总能量以及所述炉墙能量,获得炉内温度,包括:根据公式获得所述炉内温度;其中,Tct为所述炉内温度,Ki为所述高温计参数,Es为所述带钢发射率,Wi为所述炉内总能量,Wf为所述炉墙能量。第二方面,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退火炉加热段热电偶数值校正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带钢测量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退火炉的炉内高温计对带钢进行测量后获得的带钢测量温度;第一校正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高温计发射率、预设的高温计参数以及预设的带钢发射率对所述带钢测量温度进行校正,获得带钢温度;炉内总能量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带钢温度、所述高温计参数、以及预设的带钢发射率,获得所述高温计接收到的炉内总能量;炉墙能量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带钢发射率、预设的炉墙发射率、所述高温计参数以及测定的炉墙温度,获得炉墙能量;其中,所述炉墙能量为炉内的炉墙发出的总能量;第二校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高温计参数、所述带钢发射率、所述炉内总能量以及所述炉墙能量,获得炉内温度;其中,所述炉内温度为对热电偶的温度进行校正后的数值,所述热电偶用于安装在退火炉内测定炉膛的温度。优选地,所述热电偶包括:第一热电偶和第二热电偶;所述炉内温度包括:所述第一热电偶对应的第一炉内温度和所述第二热电偶对应的第二炉内温度;所述装置还包括:监测模块,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高温计参数、所述带钢发射率、所述炉内总能量以及所述炉墙能量,获得炉内温度之后,监测所述第一炉内温度与所述第二炉内温度的温差大小;当所述温差大于预设的阈值时,确定控制所述带钢发射率的自动控制模型失效,启动操作员模式;其中,操作员模式为人工设定带钢发射率的模式。优选地,所述炉墙能量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公式获得所述炉墙能量;其中,Wf为所述炉墙能量,Ef为所述炉墙发射率,Es为所述带钢发射率,Ki为所述高温计参数,Tf为所述炉墙温度。优选地,所述炉墙发射率为1。第三方面,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通过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退火炉加热段热电偶数值校正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中通过使用高温计对带钢进行温度测量得到带钢测量温度;再采用预设的高温计发射率、预设的高温计参数以及预设的带钢发射率对所述带钢测量温度进行校正,获得带钢温度,提高了带钢温度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然后,通过带钢温度、高温计参数、以及预设的带钢发射率,获得高温计接收到的炉内总能量;通过带钢发射率、预设的炉墙发射率、高温计参数以及测定的炉墙温度,获得炉墙能量;最后,就可高温计参数、带钢发射率、炉内总能量以及炉墙能量,获得炉内温度;相当于对采用炉墙能量对热电偶的测量数值就行了校正,获得的炉内温度即为对热电偶温度进行校正后的数值。由于经过两次参数的校正,获得的炉内温度更加准确,并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有利于炉内温度控制,避免了热电偶本身测量的温漂,还避免了温度控制的波动。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退火炉加热段热电偶数值校正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退火炉加热段热电偶数值校正装置的功能模块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第一实施例请参见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退火炉加热段热电偶数值校正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10:获取退火炉的炉内高温计对带钢进行测量后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火炉加热段热电偶数值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退火炉的炉内高温计对带钢进行测量后获得的带钢测量温度;/n根据预设的高温计发射率、预设的高温计参数以及预设的带钢发射率对所述带钢测量温度进行校正,获得带钢温度;/n根据所述带钢温度、所述高温计参数、以及预设的带钢发射率,获得所述高温计接收到的炉内总能量;/n根据所述带钢发射率、预设的炉墙发射率、所述高温计参数以及测定的炉墙温度,获得炉墙能量;其中,所述炉墙能量为炉内的炉墙发出的总能量;/n根据所述高温计参数、所述带钢发射率、所述炉内总能量以及所述炉墙能量,获得炉内温度;其中,所述炉内温度为对热电偶的温度进行校正后的数值,所述热电偶用于安装在退火炉内测定炉膛的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炉加热段热电偶数值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退火炉的炉内高温计对带钢进行测量后获得的带钢测量温度;
根据预设的高温计发射率、预设的高温计参数以及预设的带钢发射率对所述带钢测量温度进行校正,获得带钢温度;
根据所述带钢温度、所述高温计参数、以及预设的带钢发射率,获得所述高温计接收到的炉内总能量;
根据所述带钢发射率、预设的炉墙发射率、所述高温计参数以及测定的炉墙温度,获得炉墙能量;其中,所述炉墙能量为炉内的炉墙发出的总能量;
根据所述高温计参数、所述带钢发射率、所述炉内总能量以及所述炉墙能量,获得炉内温度;其中,所述炉内温度为对热电偶的温度进行校正后的数值,所述热电偶用于安装在退火炉内测定炉膛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包括:第一热电偶和第二热电偶;所述炉内温度包括:所述第一热电偶对应的第一炉内温度和所述第二热电偶对应的第二炉内温度;在所述根据所述高温计参数、所述带钢发射率、所述炉内总能量以及所述炉墙能量,获得炉内温度之后,还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炉内温度与所述第二炉内温度的温差大小;
当所述温差大于预设的阈值时,确定控制所述带钢发射率的自动控制模型失效,启动操作员模式;其中,操作员模式为人工设定带钢发射率的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带钢发射率、预设的炉墙发射率、所述高温计参数以及测定的炉墙温度,获得炉墙能量包括:
根据公式获得所述炉墙能量;其中,Wf为所述炉墙能量,Ef为所述炉墙发射率,Es为所述带钢发射率,Ki为所述高温计参数,Tf为所述炉墙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墙发射率为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高温计参数、所述带钢发射率、所述炉内总能量以及所述炉墙能量,获得炉内温度,包括:
根据公式获得所述炉内温度;其中,Tct为所述炉内温度,Ki为所述高温计参数,Es为所述带钢发射率,Wi为所述炉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梁常生财金琳吕剑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