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附墙螺杆内力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6197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可对塔吊附墙件内力进行快速实施监测的塔式起重机附墙螺杆内力监测装置,包括贴附在建筑主体内侧面并具有穿孔的内垫板、通过附墙件与塔机连接的连接钢板、螺栓;还包括其上具有穿孔的外垫板、内力检测仪,所述连接钢板、内垫板分别位于建筑主体的外侧和内侧,且所述内力检测仪位于外垫板和内垫板之间并被两者夹紧;所述外垫板、内力检测仪、内垫板、建筑主体、连接钢板通过螺栓连接,螺栓内端上的内螺母挤压所述外垫板,螺纹端部的外螺母挤压所述连接钢板。

Internal force monitoring device of screw attached to wall of tower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式起重机附墙螺杆内力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附墙螺杆内力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规模加大,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涌现出来,就目前现有的成熟施工技术而言,塔式起重机是高层建筑中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大型机械设备。随着建设工程的规模加大,以及塔吊的普及,塔吊的事故率也逐年增多在众多事故中,又以塔吊倾覆倒塌事故最多,仅2017年6月26日至7月24日这29天中全国就发生了14起塔吊倾覆倒塌事故。在分析塔吊事故的中国原因时,除了塔吊违章作业和基础处理不当的原因外,塔吊的附墙件松动或失效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目前,在高层建筑施工时,塔吊自基础向上,每2~3层楼通过附墙件与建筑主体相连接,以约束塔吊的水平位移,可以说,塔吊的附墙件事保证塔式起重机安全保证最为重要的设施。塔吊的附墙件一般都是通过在已完成的建筑上预留安装孔通过螺栓预紧连接的,日常使用和维护一般是根据安全检查表的要求定期对附墙件螺栓进行检查。然而,在实际使用或例行检查中对吊附墙件螺栓往往存在漏检或检查不到位的现象,进而造成塔吊倒塌倾覆等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财产和经济损失。现阶段,没有任何比较可靠的方法和措施对塔吊的附墙件进行监测,仅能通过扭力扳手对附墙件的固定螺栓进行紧固检查,仅能保证螺栓处于受压状态即认为塔吊附墙件处于安全状态。但实际受力情况往往比较复杂,一旦塔身发生向外倾斜现象,部分楼层的附墙螺栓处于张紧状态,部分楼层的附墙螺栓处于松弛现象,处于张紧状态的螺栓受力往往超过预紧力,在例行检查时不一定发现,容易形成安全隐患。综上所述,目前塔吊附墙件在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塔吊附墙件受力情况不明,无法以可靠的方式判别塔吊水平受力情况;(2)塔吊附墙件的检查主要依赖于现场管理人员的日常巡查,逐层、逐个螺栓进行检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漏检、未检、或者未携带扭力扳手进行螺栓固定现象,进而造成因附墙件失效酿成事故;(3)塔吊在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或塔身钢架局部失稳时,塔身可能会发生倾斜现象,有时倾角较小往往不容易被发现,形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可对塔吊附墙件内力进行快速实施监测的塔式起重机附墙螺杆内力监测装置。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塔式起重机附墙螺杆内力监测装置,包括贴附在建筑主体内侧面并具有穿孔的内垫板、通过附墙件与塔机连接的连接钢板、螺栓;还包括其上具有穿孔的外垫板、内力检测仪,所述连接钢板、内垫板分别位于建筑主体的外侧和内侧,且所述内力检测仪位于外垫板和内垫板之间并被两者夹紧;所述外垫板、内力检测仪、内垫板、建筑主体、连接钢板通过螺栓连接,螺栓内端上的内螺母挤压所述外垫板,螺纹端部的外螺母挤压所述连接钢板;所述内力检测仪包括内部为中空密闭腔的壳体,壳体内填充有液压油,所述壳体被挤压在所述外垫板和内垫板之间,所述壳体上连接有油管,油管一端与壳体内部密闭腔连通,油管另一端连接有压力表。所述螺栓为四个,所述壳体位于四个螺栓所围区域内。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螺栓贯穿所述通孔。所述通孔内焊接有铜质套管,所述铜质套管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前后两侧侧板上的开口连接后构成所述通孔。所述铜质套管的端部位于向内凹陷至壳体侧部侧板的内侧。所述壳体侧部开设有一供油口,所述油管端部与所述供油口螺纹连接。所述壳体由铜板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采用在附墙件内侧的内、外垫板之间增加内力监测仪的方法,通过内力监测仪上的表盘读数可间接测得附墙件螺栓组的预紧力,此设计在以后每次巡查时仅需读取内力监测仪的表盘读数与初始值进行对比即可发现附墙件螺栓组的预紧力是否发生变化,如有表盘读数有大幅降变化则立即对塔吊进行停机检修,通过此方式可大大节省检修时间、同时避免漏检、误检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内力检测仪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内力检测仪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塔式起重机附墙螺杆内力监测装置,参见图1至图3。它包括贴附在建筑主体内侧面并具有穿孔的内垫板3、通过附墙件10与塔机连接的连接钢板8、螺栓7;还包括其上具有穿孔的外垫板4、内力检测仪6,所述连接钢板8、内垫板3分别位于建筑主体的外侧和内侧,且所述内力检测仪6位于外垫板4和内垫板3之间并被两者夹紧;连接时,所述外垫板4、内力检测仪6、内垫板3、建筑主体、连接钢板8通过螺栓7连接,螺栓内端上的内螺母5挤压所述外垫板4,螺纹端部的外螺母9挤压所述连接钢板8。本设计中,所述内力检测仪6包括内部为中空密闭腔的壳体,壳体内填充有液压油13,所述壳体被挤压在所述外垫板和内垫板之间,所述壳体上连接有油管2,油管2一端与壳体内部密闭腔连通,油管另一端连接有压力表1,本设计中,所述壳体由3mm厚的铜板制成,这样在内外垫板对此壳体进行挤压时,其壳体可发生一定的形变并挤压内部的液压油从而促使压力表内的指针发生变化。进一步的,本设计中的所述螺栓为四个,所述壳体位于四个螺栓所围区域内,此时壳体被四个螺栓围在内部;或者是,所述壳体上也可开设四个通孔11,此时,所述的螺栓贯穿所述通孔11。为保证壳体内部的密封,本设计中,所述通孔内焊接有铜质套管14,所述铜质套管14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前后两侧侧板上的开口连接后构成所述通孔11,通过此铜质套管14完成对壳体内部空腔的密封;本设计中,所述铜质套管的端部位于向内凹陷至壳体侧部侧板的内侧,如图3所示,此铜质套管的端部向内凹陷的设计可以促使内螺母直接抵在壳体侧部,避免内螺母挤压力压在铜质套管端部(预紧力过大时,内螺母挤压力压在铜质套管端部时其内螺母的压力将施加在铜质套管上,其壳体侧部形变量较小,影响监测数据)。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侧部开设有一供油口12,供油口12用于向壳体内注入液压油,而所述油管端部与所述供油口12螺纹连接。本装置在使用中,在壳体加工成型后通过此供油口12注入液压油,边注入边振动,尽可能的将壳体内的空气排尽,当液压油注满后油管与此注油口连接,而后在端部安装压力表,此压力表用以观测塔吊附墙件内力。壳体及液压表制作并安装完成后,将壳体放置于10t的万能试验机上,按照压力表最大量程,分15级荷载逐级加载,记录下每级荷载及所对应的压力表读数,并绘制“压力-表盘示数”曲线图,以便使用中通过压力表内的表盘算出塔吊附墙件实际受力大小。之后,按照如图1所述结构进行安装,安装后通过扭力扳手扭紧全部的内螺母及外螺母至要求值,此时,记录此时的压力表内表盘的初始读数,此值即为起重机塔身水平未发生任何位移时的读数。在日常巡查时,仅需对压力表内表盘的读数做以记录,并与初始值做以对比,如表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式起重机附墙螺杆内力监测装置,包括贴附在建筑主体内侧面并具有穿孔的内垫板、通过附墙件与塔机连接的连接钢板、螺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其上具有穿孔的外垫板、内力检测仪,所述连接钢板、内垫板分别位于建筑主体的外侧和内侧,且所述内力检测仪位于外垫板和内垫板之间并被两者夹紧;所述外垫板、内力检测仪、内垫板、建筑主体、连接钢板通过螺栓连接,螺栓内端上的内螺母挤压所述外垫板,螺纹端部的外螺母挤压所述连接钢板;/n所述内力检测仪包括内部为中空密闭腔的壳体,壳体内填充有液压油,所述壳体被挤压在所述外垫板和内垫板之间,所述壳体上连接有油管,油管一端与壳体内部密闭腔连通,油管另一端连接有压力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式起重机附墙螺杆内力监测装置,包括贴附在建筑主体内侧面并具有穿孔的内垫板、通过附墙件与塔机连接的连接钢板、螺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其上具有穿孔的外垫板、内力检测仪,所述连接钢板、内垫板分别位于建筑主体的外侧和内侧,且所述内力检测仪位于外垫板和内垫板之间并被两者夹紧;所述外垫板、内力检测仪、内垫板、建筑主体、连接钢板通过螺栓连接,螺栓内端上的内螺母挤压所述外垫板,螺纹端部的外螺母挤压所述连接钢板;
所述内力检测仪包括内部为中空密闭腔的壳体,壳体内填充有液压油,所述壳体被挤压在所述外垫板和内垫板之间,所述壳体上连接有油管,油管一端与壳体内部密闭腔连通,油管另一端连接有压力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起重机附墙螺杆内力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为四个,所述壳体位于四个螺栓所围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荣光吴鑫兰毅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西安市工程建设执法监察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