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733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包括作业架,作业架包括固定架、作业板、左爬梯支腿、右支腿、轨道架和支撑板,固定架为矩形结构,作业板安装在固定架左侧,左爬梯支腿、右支腿和轨道架均设置在固定架下方,轨道架内侧设有滑槽,支撑板两端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柱,支撑板的数量为两块,右支腿和轨道架的底部之间安装有滑行架,滑行架上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剪刀式升降机构和支撑架,剪刀式升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右支腿底部安装有用于带动两个剪刀式升降机构同步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固定架上安装有用于翻转和支撑支撑板的翻板支撑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廉,拆装方便,能减小劳动者的疲劳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作业条件。

Lifting scaffold for cycle oper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ircular lifting scaffolding, including operation frame, operation frame comprises a fixed frame, operation panel, left ladder leg, right leg, rail frame and a supporting plate, the fixed frame is a rectangular structure, the working board is arranged on the fixing frame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left ladder leg, right leg and rail frame are arranged on the fixed rack, rack rail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chute,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chute with the column, the number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two, between the right leg and the track frame are installed on the bottom of the sliding frame, followed by the bottom on the sliding rack is provided with scissors type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supporting frame scissors type lifting mechanism, the number is two, the right leg is equipped with a drive mechanism for lifting synchronous lifting drive two scissors type lifting mechanism, installed on the fixing frame for tilting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the support plate turnover .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reduced fatigue strength of workers, improved work efficiency, and improved working cond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手架,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
技术介绍
室内、硐室的装修过程中,涉及顶面及墙面高处等区域粉刷、吊顶等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借助脚手架或简易的登高装置,才能顺利完成高处作业。当作业时间长、所需施工材料较多时,需要将施工材料源源不断的搬运至脚手架上,人员需不断上、下脚手架,或由其他协同作业人员通过不断将材料向上托举,放置于脚手架上供作业人员使用。施工时,协同人员需不断完成托举,托举重量因人而异,且长时间作业容易使人疲劳,对作业人员身心造成极大的压力。因室内设计空间有限,而借助其它辅助装置完成施工时,辅助装置应尽量所占空间小、操作简单、成本低、安全系数高,并能极大的减少体力劳动者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拆装方便,减小劳动者疲劳强度的同时,能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作业条件,且安全系数高,所占空间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架,所述作业架包括固定架、作业板、左爬梯支腿、右支腿、轨道架和支撑板,所述固定架为矩形结构,所述作业板安装在固定架的左侧,所述左爬梯支腿、右支腿和轨道架均设置在固定架的下方,所述左爬梯支腿和右支腿分别固定在固定架的两端,所述轨道架与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轨道架位于左爬梯支腿与右支腿之间,所述轨道架的内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板的两端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柱,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块,所述右支腿和轨道架的底部之间安装有滑行架,所述滑行架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剪刀式升降机构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剪刀式升降机构相连接,所述剪刀式升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剪刀式升降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滑行架的前后两侧,所述右支腿的底部安装有用于带动两个剪刀式升降机构同步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用于翻转和支撑支撑板的翻板支撑机构。上述的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架包括前滑梁、后滑梁、左横梁、右横梁和安装梁,所述前滑梁和后滑梁的左端底部均与左横梁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前滑梁和后滑梁的右端底部均与右横梁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梁的两端分别与前滑梁与后滑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前滑梁和后滑梁平行设置,所述左横梁和右横梁平行设置,所述前滑梁和后滑梁的左端均设置有左滑道,所述前滑梁和后滑梁的右端均设置有右滑道;所述左横梁的两端分别与轨道架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右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右支腿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上述的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U型架、左传动杆、右传动杆、安装轴、齿轮、平衡套和滑行杆,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和右传动杆的右端通过连接机构与U型架的封闭端中部相连接,所述右传动杆的左端上部设置有第一传动齿,所述左传动杆的右端下部设置有第二传动齿,所述齿轮设置在第一传动齿与第二传动齿之间,所述齿轮与第一传动齿和第二传动齿均啮合,所述齿轮安装在安装轴上,所述右传动杆的左端和左传动杆的右端均穿过平衡套,所述平衡套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在安装梁上,所述安装轴穿过支撑座、平衡套和齿轮,所述左传动杆的左端与滑行杆的中部焊接,所述滑行杆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柱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所述剪刀式升降机构的左侧底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穿过左滑道且能够沿着左滑道滑动,所述U型架的开口端通过第二连接柱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所述剪刀式升降机构的右侧底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穿过右滑道内且能够沿着右滑道滑动。上述的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左连接耳、第二左连接耳、第一右连接耳、第二右连接耳、固定板和连接块,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左连接耳和第二左连接耳连接,所述连接块设置在第一右连接耳与第二右连接耳之间,所述第一左连接耳和第一右连接耳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左连接耳和第一右连接耳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左连接耳和第二右连接耳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左连接耳和第二右连接耳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左连接耳和第一右连接耳之间形成第一圆形结构,所述第二左连接耳和第二右连接耳之间形成第二圆形结构,所述U型架的封闭端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一圆形结构和第二圆形结构均套设在U型架的封闭端外且与U型架的封闭端相配合,所述连接块固定在U型架的封闭端上。上述的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横梁上设置有油箱、增压缸和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油箱通过第一单向阀与增压缸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增压缸的出油口通过第二单向阀与三位四通换向阀的进油口P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第一个工作口A与液压缸的第一个油口连接,所述液压缸的第二个油口与三位四通换向阀的第二工作口B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回油口T与油箱连接。上述的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剪刀式升降机构通过两个杆体机构与支撑架连接,所述杆体机构包括连接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连接杆的下端,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安装在剪刀式升降机构的上侧连杆的顶部,所述第一齿轮位于第二齿轮的上方,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处前侧、连接杆的后侧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连接板的上侧、第一齿轮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轴穿过连接板的下侧、第二齿轮和连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支撑架的底部铰接。上述的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支撑机构设置在作业板的右侧,所述翻板支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翻板支撑机构前后对称设置,所述翻板支撑机构包括翻板轮、棘轮内圈、棘轮轴、棘爪和第一弹簧,所述翻板轮的外周沿径向均匀设置有供支撑板滑动的四个滑槽,所述翻板轮的中心设置有棘轮齿,所述棘轮齿与棘爪相配合,所述棘轮内圈设置在翻板轮内,所述棘轮内圈转动安装在棘轮轴上,所述棘爪的与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棘轮内圈连接,所述棘轮内圈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端盖,所述棘轮轴穿过端盖。上述的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下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滑槽为斜槽,所述滑槽靠近棘轮齿的一端设置卡槽,所述滑槽和卡槽相连通。上述的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支撑机构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板下落缓冲机构,所述支撑板下落缓冲机构包括翻板凸轮、翻板绳和翻板弹簧,所述翻板绳的一端与翻板凸轮的下端连接,所述翻板绳的另一端与翻板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翻板弹簧的另一端与轨道架连接,所述翻板凸轮的上端固定在翻板轮上,所述翻板凸轮与棘轮内圈为一体结构,所述棘轮轴穿过翻板凸轮。上述的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右侧中部设置有对支撑板锁紧的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锁舌、第二弹簧、触发块和盖板,所述触发块设置在锁舌的下方且两者为斜面配合,所述触发块设置在固定架上开设的安装孔内且能够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锁舌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架连接,所述锁舌的内侧为向下倾斜的斜面结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操作灵活,对使用者的技术要求低。2、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室内、硐室等人员不易触及且需要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架,所述作业架包括固定架(3)、作业板(5)、左爬梯支腿(1)、右支腿(4)、轨道架(2)和支撑板(13),所述固定架(3)为矩形结构,所述作业板(5)安装在固定架(3)的左侧,所述左爬梯支腿(1)、右支腿(4)和轨道架(2)均设置在固定架(3)的下方,所述左爬梯支腿(1)和右支腿(4)分别固定在固定架(3)的两端,所述轨道架(2)与固定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轨道架(2)位于左爬梯支腿(1)与右支腿(4)之间,所述轨道架(2)的内侧设置有滑槽(2‑1),所述支撑板(13)的两端设置有与滑槽(2‑1)相配合的滑柱(13‑1),所述支撑板(13)的数量为两块,所述右支腿(4)和轨道架(2)的底部之间安装有滑行架,所述滑行架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剪刀式升降机构(24)和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与剪刀式升降机构(24)相连接,所述剪刀式升降机构(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剪刀式升降机构(24)对称设置在所述滑行架的前后两侧,所述右支腿(4)的底部安装有用于带动两个剪刀式升降机构(24)同步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架(3)上安装有用于翻转和支撑支撑板(13)的翻板支撑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架,所述作业架包括固定架(3)、作业板(5)、左爬梯支腿(1)、右支腿(4)、轨道架(2)和支撑板(13),所述固定架(3)为矩形结构,所述作业板(5)安装在固定架(3)的左侧,所述左爬梯支腿(1)、右支腿(4)和轨道架(2)均设置在固定架(3)的下方,所述左爬梯支腿(1)和右支腿(4)分别固定在固定架(3)的两端,所述轨道架(2)与固定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轨道架(2)位于左爬梯支腿(1)与右支腿(4)之间,所述轨道架(2)的内侧设置有滑槽(2-1),所述支撑板(13)的两端设置有与滑槽(2-1)相配合的滑柱(13-1),所述支撑板(13)的数量为两块,所述右支腿(4)和轨道架(2)的底部之间安装有滑行架,所述滑行架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剪刀式升降机构(24)和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与剪刀式升降机构(24)相连接,所述剪刀式升降机构(2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剪刀式升降机构(24)对称设置在所述滑行架的前后两侧,所述右支腿(4)的底部安装有用于带动两个剪刀式升降机构(24)同步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架(3)上安装有用于翻转和支撑支撑板(13)的翻板支撑机构。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架包括前滑梁(41)、后滑梁(42)、左横梁(39)、右横梁(40)和安装梁(44),所述前滑梁(41)和后滑梁(42)的左端底部均与左横梁(39)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前滑梁(41)和后滑梁(42)的右端底部均与右横梁(40)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梁(44)的两端分别与前滑梁(41)与后滑梁(4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前滑梁(41)和后滑梁(42)平行设置,所述左横梁(39)和右横梁(40)平行设置,所述前滑梁(41)和后滑梁(42)的左端均设置有左滑道(25-1),所述前滑梁(41)和后滑梁(42)的右端均设置有右滑道(25-2);所述左横梁(39)的两端分别与轨道架(2)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右横梁(40)的两端分别与右支腿(4)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29)、U型架(27)、左传动杆(35)、右传动杆(46)、安装轴(45)、齿轮(48)、平衡套(51)和滑行杆(36),所述液压缸(29)的活塞杆和右传动杆(46)的右端通过连接机构与U型架(27)的封闭端中部相连接,所述右传动杆(46)的左端上部设置有第一传动齿(46-1),所述左传动杆(35)的右端下部设置有第二传动齿(35-1),所述齿轮(48)设置在第一传动齿(46-1)与第二传动齿(35-1)之间,所述齿轮(48)与第一传动齿(46-1)和第二传动齿(35-1)均啮合,所述齿轮(48)安装在安装轴(45)上,所述右传动杆(46)的左端和左传动杆(35)的右端均穿过平衡套(51),所述平衡套(5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座(47),所述支撑座(47)固定在安装梁(44)上,所述安装轴(45)穿过支撑座(47)、平衡套(51)和齿轮(48),所述左传动杆(35)的左端与滑行杆(36)的中部焊接,所述滑行杆(36)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柱(32)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所述剪刀式升降机构的左侧底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32)穿过左滑道(25-1)且能够沿着左滑道(25-1)滑动,所述U型架(27)的开口端通过第二连接柱(26)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所述剪刀式升降机构的右侧底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26)穿过右滑道(25-2)内且能够沿着右滑道(25-2)滑动。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作业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左连接耳(37)、第二左连接耳(52)、第一右连接耳(38)、第二右连接耳(53)、固定板(30)和连接块(31),所述固定板(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左连接耳(37)和第二左连接耳(52)连接,所述连接块(31)设置在第一右连接耳(38)与第二右连接耳(53)之间,所述第一左连接耳(37)和第一右连接耳(38)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左连接耳(37)和第一右连接耳(38)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左连接耳(52)和第二右连接耳(53)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左连接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文鑫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