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发光二极管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068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发光二极管灯具,包含:数组灯具单元,各单元的侧边设有至少一连接构件;数片组合片,分别与该灯具单元的连接构件连接;以及至少一固定构件,用以将该组合片固定于该灯具单元上,而组合所述灯具单元;如此构成,可依安装环境的需求,将各灯具单元组成适当尺寸且展现所需光线扩散角的灯具。(*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组合式发光二极管灯具,尤指一种可视实际装设环境需求 而调整光线扩散角及灯具尺寸的组合式灯具结构。
技术介绍
讲求环保与节能时代里,体积小、高亮度、长寿命及低耗电特性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已逐渐取代传统灯泡,例如欧盟自2007 年起,逐步淘汰白炽灯泡,而澳洲更将从2010年起,禁用白炽灯泡,LED将逐渐 成为灯具的主要元件。前述的LED虽具备低耗电、高亮度等种种优点,但发光过程中,却易产生高温, 因此业界设计LED灯具时,多半会设计散热装置,使其产生的热能适时地被排除, 令LED发挥最大效能。目前常见的LED灯具10,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主要是由一具有鳍片状外表 面的灯罩11、驱动电路组12以及多个LED灯头13所组成;该灯罩11内设有一导 热铝板111且所述LED灯头13各装设于该导热铝板111上,并藉驱动电路组12点 亮每一个LED灯头13,而LED灯头13因点亮所产生的热量,将由该导热铝板111 直接传递至灯罩11,并由该灯罩11外表面上的多片鳍片散热。然,上述鳍片状灯罩虽可有效排除LED灯头13所产生的热能,但实际使用及 安装制造时,却发现诸多如下缺失1. 上述鳍片状灯罩11运用在小尺寸灯具散热效果虽佳,但当运用在大尺寸的 灯具时,则散热效果不佳,原因在于大型的灯具所需的灯罩ll尺寸较大且笨重, 导致热能容易堆积在灯罩中心处,无法由周围顺利排出,容易影响LED灯头效能及 寿命。2. 由于灯具的尺寸大小需视安装场所及照度决定,若采用前述一体成形的鳍片 状灯罩,则将无法随时视环境状况而改变所需的灯光角度,业界须事先设计各式尺 寸以及为使LED灯呈现出不同扩散角度的灯罩模具,以因应需求。由于各环境所需 求的照光角度未必相同,故以此种方式将无法获得以一种样态即可对应于各环境的 灯具,故而需设计各式各样的灯罩因而增加许多生产成本及物料库存,对于现今讲 求低成本、低库存的业界而言,实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为此,如何有效改良LED灯具,使其可视环境需求调整灯具的扩散角及灯具大 小,且不致因灯具尺寸影响散热效果乃为本技术所钻研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包括多个灯 具单元,并于各灯具单元的侧边分设至少一连接构件,并通过组合片,将各灯具单 元连接为一体;藉此可依安装需求,将各灯具单元组成适当尺寸,并通过调整所述 组合片的固定角度而使灯具展现出不同光线扩散角。本技术为达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组合式发光二极管灯具,包含数组灯具单元,各单元的侧边设有至少一连接构件;数片组合片,分别与各灯具单元的连接构件连接;以及至少一固定构件,用以将该组合片与该灯具单元相固定,而将所述灯具单元组 合为一适当大小的灯具。依据前述的组合式发光二极管灯具,其中该组合片略呈「工」字形,其上、下 两端二侧分设有多个枢接孔,用以对各灯具单元依所需情况,选择适当的定位孔加 以定位,藉此控制各灯具单元的组成角度,而形成具有所需光扩散角的灯具。依据前述的组合式发光二极管灯具,其中各灯具单元包含至少一灯具承载构件,其本身具有散热功能且具有至少一灯具安装侧;多个发光二极管,分别以等距或非等距方式,分设于该灯具承载构件的灯具安装侧上;以及,至少一驱动电路组,用以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使其点亮。 依据前述的组合式发光二极管灯具,其中该灯具承载构件的一侧呈由多片散热 片组成的鳍片造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可视环境需求调整灯具的扩散角及灯具大 小,且不致因灯具尺寸影响散热效果。有关本技术为上述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余功效,兹举一较佳实 施例,并配合图式加以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一般发光二极管灯具示意图。图2为一般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式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技术的组合式发光二极管灯具组合示意图,显示各灯具单元呈平 面状扩散角的灯具。 图5为本技术的组合式发光二极管灯具组合示意图,显示各灯具单元呈大 于180度扩散角的灯具。图6为本技术的组合式发光二极管灯具组合示意图,显示各灯具单元呈小 于180度扩散角的灯具。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式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发光二极管灯具,包含数组灯具单元 20以及数片组合片30;其中组合片30设于各灯具单元20之间,用以将各灯具单元 20连接并固定为一适当大小的灯具;该灯具单元20由至少一灯具承载构件21、多个设于散灯具承载构件21上的 发光二极管以及一用以驱动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组所组成(图中未示);其中,该 灯具承载构件21的一侧设有多片散热鳍片210,用以增加散热面积,而另一侧则 为灯具安装侧22用以安装所述发光二极管及驱动电路组(图中未示),而其安装结 构可为任何型态,并无任何限制,只要可达到所需目的即可,于此不加以赘述;而 各灯具承载构件21的两对向端侧分设有数个连接构件211,所述连接构件组区包 含第1定位部212与第2定位部213,用以与组合片30相连接定位,令所述灯具 单元20可相互固定为一适当尺寸的灯具。而该组合片30于本实施例中,由至少二片横向片31、 32以及至少一纵向片 33所构成,该纵向片33设于所述横向片31、 32之间,用以连接所述横向片31、 32,并赂呈「工」字形,而横向片31以纵向片33为分界区分为左侧及右侧,且分 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可与该灯具承载构件21的第1定位部212相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分别称为第1定位孔311、第2定位孔312、第3定位孔 313以及第4定位孔314;而在纵向片33下端的横向片32左、右侧亦分设有多个定 位孔,用以与灯具承载构件21的第2定位部213相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 孔分别称为第1定位孔321、第2定位孔322、第3定位孔323以及第4定位孔324; 藉此,透过组合片30上、下侧的定位孔分别与第1定位部212及第2定位部213 相结合,即可依实际需求组成适当尺寸及展现适当扩散角的灯具。请再次参阅图3,本技术所述的第1定位部212及第2定位部213结构, 本技术并不加以局限,只要是可与前述组合片30的定位孔311、 312、 313、 314及定位孔321、 322、 323、 324相固定即可,本实施例的第1定位部212与第2 定位部213分别可为一螺孔且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定位孔间可通过一固定构件40加 以固定,该固定构件40可为一螺丝(如图3所示),该螺孔系一体成形于该灯具承 载构件20的鳍片210上,该固定构件40可穿过组合片30的定位孔与该螺孔结合并固定。请参阅图4至图6,图4为本技术的组合式发光二极管灯具组合示意图, 显示各灯具单元呈平面式灯具扩散角的灯具例示。图5为本技术的组合式发光 二极管灯具组合示意图,显示各灯具单元呈大于180度扩散角的灯具例示。图6为 本技术的组合式发光二极管灯具组合示意图,显示各灯具单元呈小于180度扩 散角的灯具例示。实际组装各灯具单元20时,仅需将灯具单元20侧边所设的第1定位部212及 其同侧的第2定位部213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包含: 数组灯具单元,各单元侧边分设有至少一连接构件; 数片组合片,与各灯具单元的连接构件连接;以及 至少一用以将该组合片固定于该灯具单元上而组合所述灯具的固定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澄辉
申请(专利权)人:祥敏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