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电池阻燃结构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4852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2:03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阻燃结构及电池。所述电池阻燃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阻燃剂。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内部产生高温可燃气体。所述电池表面的温度升高。所述第一壳体包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壳体用于设置电池表面。所述第一壳体为导热材料。所述阻燃剂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电池表面的温度经第一壳体传导给所述阻燃剂。所述阻燃剂受热分解膨胀,压力升高,冲破所述第一壳体。当电池的安全阀爆破时,电池内部的高温可燃气体由安全阀高速喷发。所述阻燃剂的气体被可燃气体的高速气流卷吸混合,降低了所述可燃气体的浓度。所述电池阻燃结构抑制了所述可燃气体的燃烧,提高了所述电池的安全性。

Flame retardant structure and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阻燃结构及电池
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阻燃结构及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大幅提高。随着人们对新能源车型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电池着火等事件也屡屡见诸报端。电池发生热失控的过程中,电池内部正负极材料以及电解液随着电池温度的升高发生分解。电池内部产生大量可燃混合气,如H2、CO或CH4等。电池内部气体的压力的积累,电池安全阀开启,可燃混合气随电池喷发而释放到外界环境。高温可燃混合气与外部氧气混合后迅速燃烧,并引发火灾。怎样才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怎样才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阻燃结构及电池。一种电池阻燃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阻燃剂。所述第一壳体包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壳体用于设置电池表面。所述第一壳体为导热材料。所述阻燃剂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当所述电池热失控时,所述阻燃剂受热由所述第一壳体喷发,与所述电池热失控产生的可燃气体混合,以降低所述可燃气体的浓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阻燃结构还包括吸附网。所述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阻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壳体(20),包围形成第一空间(201),所述第一壳体(20)用于设置电池表面(101),所述第一壳体(20)为导热材料;/n阻燃剂(30),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201),当所述电池热失控时,所述阻燃剂(30)受热由所述第一壳体(20)喷发,与所述电池热失控产生的可燃气体混合,以降低所述可燃气体的浓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阻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20),包围形成第一空间(201),所述第一壳体(20)用于设置电池表面(101),所述第一壳体(20)为导热材料;
阻燃剂(30),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201),当所述电池热失控时,所述阻燃剂(30)受热由所述第一壳体(20)喷发,与所述电池热失控产生的可燃气体混合,以降低所述可燃气体的浓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阻燃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吸附网(40),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201),所述阻燃剂(30)收纳于所述吸附网(40)的网格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阻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0)包括第一开口(202),所述第一开口(202)所在的表面粘接于所述电池表面(101),所述阻燃剂(30)贴合于所述电池表面(10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阻燃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壳体(50),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201),所述第二壳体(50)包围形成第二空间(501),所述第二壳体(50)为导热材料,所述第二壳体(50)设置第二开口(502),所述第二开口(502)扣合于所述电池表面(101),所述阻燃剂(30)收纳于所述第二空间(5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阻燃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灿王贺武李伟峰张亚军李成欧阳明高李建秋卢兰光杜玖玉韩雪冰冯旭宁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