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出口的活动槽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93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出口的活动槽沿,它包括锡槽(1),其特征在于:在锡槽(1)一侧设有倾斜辊道(2),在倾斜辊道(2)一侧设有压力开关(3),在倾斜辊道(2)另一侧铰接有活动辊道(4),所述活动辊道(4)一端与过渡辊台(5)对应配合,设置一个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线缆与压力开关(3)、倾斜辊道(2)和活动辊道(4)形成电信号连接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玻璃带出锡槽时有效的避免玻璃断板造成玻璃堆积在锡槽的槽沿处形成满槽事故的问题。

The movable edge of the exit of a float glass tin ba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出口的活动槽沿
:本专利技术涉及浮法玻璃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出口的活动槽沿。
技术介绍
:各种原材料在窑炉中经高温熔化后,通过流道进入锡槽,玻璃液在拉边机的拉引下,在锡槽上成型,形成玻璃带。在锡槽和退火窑连接处,设置有过渡辊台,玻璃带在过渡辊台的牵引下,进入退火窑。为了避免锡液外流,过渡辊台的高度略高于锡槽出口的高度,并在过渡辊台处设置有几组台阶,逐步将玻璃带抬高,牵引出锡槽。如玻璃带在锡槽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断裂,其结果是后面的玻璃带在过渡辊台的牵引下,进入退火窑,而前面的玻璃带由于拉边机给予的传输力有限,玻璃带在出口槽沿处被卡住,而出不了锡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断板。如不能及时处理,会使玻璃堆积在锡槽的槽沿处,造成通常所说的满槽事故。通常发生满槽事故后,操作人员会打开锡槽两侧的操作孔,将锡槽内堆积的玻璃采用铁钩、铁耙等,人工抬起至过渡辊台,将玻璃牵引出锡槽。此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玻璃带在锡槽出口处,属于高温作业,操作起来也比较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出口的活动槽沿。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出口的活动槽沿,它包括锡槽,其特征在于:在锡槽一侧设有倾斜辊道,在倾斜辊道一侧设有压力开关,在倾斜辊道另一侧铰接有活动辊道,所述活动辊道一端与过渡辊台对应配合,设置一个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线缆与压力开关、倾斜辊道和活动辊道形成电信号连接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倾斜辊道包括倾斜设置的钢板,在钢板上设有至少三组沿钢板的长度方向分布的滚轮孔,在钢板下方设有一组高度成阶梯状依次升高的支撑柱,在支撑柱上架设有与滚轮孔对应分布的托轮,在其中一个支撑柱一侧设有与托轮对应配合传动装置。所述的活动辊道包括一端与倾斜辊道铰接的活动钢板,在活动钢板上设有至少三组均沿活动钢板的长度边分布的第二滚轮孔,在每个第二滚轮孔两侧的活动钢板底面上均设有一组连接座,在每组连接座上均穿设有与第二滚轮孔对应分布的第二托轮,在沿活动钢板宽度方向分布的相邻的两个连接座之间跨接有连杆,在活动钢板下方设有一组沿活动钢板的长度方向分布的顶升装置,每个顶升装置与对应的连杆对应配合,且每个顶升装置的输出行程依次变高。在倾斜辊道和活动辊道均铺设有耐火层。专利技术优点: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锡槽与过渡辊道之间形成一个活动的玻璃带输送辊道,从而在玻璃带出锡槽时有效的避免玻璃断板造成玻璃堆积在锡槽的槽沿处形成满槽事故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未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钢板2a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活动钢板4a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出口的活动槽沿,它包括锡槽1,在锡槽1一侧的出口处的锡槽壁顶端设有压力开关3。在压力开关3一侧设有倾斜辊道2。所述的倾斜辊道2包括倾斜设置的钢板2a,所述钢板2a一端搭接在压力开关3一侧的锡槽壁顶端。在钢板2a上设有三组沿钢板2a的长度方向分布的滚轮孔2b,在两组滚轮孔2b之间的钢板2a上铺设有高锆耐火砖或石英耐火砖支撑的耐火层7。在钢板2a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组高度成阶梯状依次升高的支撑柱2e,在支撑柱2e上架设有与滚轮孔2b对应分布的托轮2c,所述托轮2c的一部分轮面凸出滚轮孔2b并高于耐火层7。在最靠近锡槽1出口处的一排沿钢板2a宽度方向分布的一排托轮2c的转轴端部连接有的传动装置2d,所述的传动装置为电机。在所述钢板2a的另一端铰接有活动辊道4,所述的活动辊道4包括一端与倾斜辊道2铰接的活动钢板4a,在活动钢板4a上设有至少三组沿活动钢板4a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二滚轮孔4b,在第二滚轮孔4b之间的活动钢板4a上也铺设有高锆耐火砖或石英耐火砖制成耐火层7。在每个第二滚轮孔4b两侧的活动钢板4a底面上设有均设有一组连接座4c,在每组连接座4c上均穿设有与第二滚轮孔4b对应分布的第二托轮4d,所述第二托轮4d的一部分轮面凸出第二滚轮孔4b并高于耐火层7。所述的活动钢板4a与钢板2a结构相同。在沿活动钢板4a宽度方向分布的相邻的连接座4c之间跨接有连杆4e,在活动钢板4a下方设有一组沿活动钢板4a的长度方向分布的顶升装置4f,每个顶升装置4f与对应的连杆4e对应配合,且每个顶升装置4f的输出行程依次变高。靠近倾斜辊道2一侧的顶升装置4f的纵向顶升行程最短,所述的顶升装置4f为油缸或气缸或电推杆等现有的纵向顶升装置。设置一个图中未显示的控制模块8,所述控制模块8通过线缆8a与压力开关3、倾斜辊道2中的传动装置2d和活动辊道4中的顶升装置4f形成电信号连接配合。工作过程:当过渡辊道5与锡槽1之间玻璃带6断裂时玻璃带6断裂会下落到倾斜辊道2和活动辊道4上同时也会触发压力开关3。玻璃带6在锡槽中断裂,并在拉边机的作用下从在锡槽1出口处推挤并溢出锡槽时也会触发压力开关3。这时压力开关会向控制模块发出信号,而后控制模块控制传动装置2d启动带动最靠近锡槽壁的托轮2c旋转,同时控制顶升装置4f的输出轴伸出,将活动钢板4a升起与倾斜辊道2组成一个倾斜的输送辊道,再将玻璃带6输送到过渡辊道5上,这时玻璃带6就会与压力开关3脱离接触,这时压力开关会再次向控制模块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控制传动装置2d关闭和顶升装置4f的输出轴缩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出口的活动槽沿,它包括锡槽(1),其特征在于:在锡槽(1)一侧设有倾斜辊道(2),在倾斜辊道(2)一侧设有压力开关(3),在倾斜辊道(2)另一侧铰接有活动辊道(4),所述活动辊道(4)一端与过渡辊台(5)对应配合,设置一个控制模块(8),所述控制模块(8)通过线缆与压力开关(3)、倾斜辊道(2)和活动辊道(4)形成电信号连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出口的活动槽沿,它包括锡槽(1),其特征在于:在锡槽(1)一侧设有倾斜辊道(2),在倾斜辊道(2)一侧设有压力开关(3),在倾斜辊道(2)另一侧铰接有活动辊道(4),所述活动辊道(4)一端与过渡辊台(5)对应配合,设置一个控制模块(8),所述控制模块(8)通过线缆与压力开关(3)、倾斜辊道(2)和活动辊道(4)形成电信号连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浮法玻璃锡槽出口的活动槽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辊道(2)包括倾斜设置的钢板(2a),在钢板(2a)上设有至少三组沿钢板(2a)的长度方向分布的滚轮孔(2b),在钢板(2a)下方设有一组高度成阶梯状依次升高的支撑柱(2e),在支撑柱(2e)上架设有与滚轮孔(2b)对应分布的托轮(2c),在其中一个支撑柱(2e)一侧设有与托轮(2c)对应配合传动装置(2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瑞李艳贾树强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