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中、后车轮的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808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婴儿车技术领域的一种前、中、后车轮的儿童推车,所述推杆底部与推杆下折叠连杆铰接,所述推杆下折叠连杆底部通过连接件与后轮支架铰接,所述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连接处中间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侧壁铰接有连杆组件,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坐垫支架和推杆下折叠连杆连接处之间连接,所述中轮支撑杆顶部与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连接处中间的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前轮支架、后轮支架与中轮支撑杆底部分别设有前轮、后轮和中轮,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婴儿车传统的四轮结构,通过增设有支撑作用的中轮,减小了婴儿车转向过程中的转向幅度,降低了控制的难度,使用效果好。

A kind of children's cart with front, middle and rear whe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中、后车轮的儿童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儿车
,具体为一种前、中、后车轮的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有各种车型,一般1到2岁的孩子玩的是婴儿车,2岁以上玩的是有带轮子的玩具车,婴儿车会给孩子的智力发育带来一定的好处,增加孩子的头脑发育。现有的婴儿车都是四轮结构,这种结构在转向过程中,由于滚轮大部分为万向轮结构,就会出现转弯幅度较大,且不好控制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前、中、后车轮的儿童推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中、后车轮的儿童推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中、后车轮的儿童推车,包括推杆,所述推杆底部与推杆下折叠连杆铰接,且所述推杆底部靠近与推杆下折叠连杆连接处铰接有侧连杆,所述推杆下折叠连杆底部通过连接件与后轮支架铰接,所述后轮支架与连接件连接处内侧铰接有前轮支架,所述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连接处中间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顶部与坐垫支架铰接,所述坐垫支架后端与推杆下折叠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侧壁铰接有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后端与第二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坐垫支架和推杆下折叠连杆连接处之间连接,两侧所述前轮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之前设有中轮支撑杆,所述中轮支撑杆顶部与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连接处中间的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前轮支架、后轮支架与中轮支撑杆底部分别设有前轮、后轮和中轮。进一步地,两侧所述侧连杆前端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所述后轮支架一端与侧连杆前端铰接,所述侧连杆为伸缩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由第一支连杆、第二支连杆和第三支连杆组成,所述第一支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支连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连杆另一端与前轮支架铰接,所述第三支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以及第一支连杆和第二支连杆连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中轮支撑杆侧壁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连杆组件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前轮与后轮均为万向轮结构,所述中轮为非万向支撑轮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推杆顶部设置有收车折叠旋钮,所述侧连杆端部设置有解锁按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传统的四轮婴儿车上增加支撑轮,在前后轮之间增设的支撑轮,且支撑轮不为万向轮,给婴儿车在转向过程中提供转动支撑点,使得前后轮在转向过程中不会出现大幅度摆动的情况,从而减小了转动过程中转向的幅度,降低了控制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折叠后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推杆;2、推杆下折叠连杆;3、连接件;4、后轮支架;5、中轮支撑杆;6、前轮支架;7、侧连杆;8、坐垫支架;9、第一连杆;10、连杆组件;101、第一支连杆;102、第二支连杆;103、第三支连杆;11、第二连杆;12、前轮;13、中轮;14、后轮;15、第二连接轴;16、第一连接轴;17、连接杆。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中、后车轮的儿童推车,变婴儿车传统的四轮结构,通过增设有支撑作用的中轮,减小了婴儿车转向过程中的转向幅度,降低了控制的难度,使用效果好;实施例1:请参阅图1,推杆1底部与推杆下折叠连杆2铰接,且推杆1底部靠近与推杆下折叠连杆2连接处铰接有侧连杆7,通过扭动推杆1顶部的收车折叠旋钮,使得推杆1与推杆下折叠连杆2折叠收缩,同时侧连杆7收缩,将前轮支架6与后轮支架4相向转动,同步驱使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1和连杆组件10相应联动,直至将婴儿车折叠成图2所示的形状即可,完成对婴儿车的折叠,推杆下折叠连杆底部通过连接件3与后轮支架4铰接;请参阅图1,后轮支架4与连接件3连接处内侧铰接有前轮支架6,前轮支架6与后轮支架4连接处中间设有第一连杆9,通过第一连杆9使得推车在折叠时,侧连杆7的转动带动坐垫支架8收缩,第一连杆9顶部与坐垫支架8铰接,坐垫支架8后端与推杆下折叠连杆2铰接;请参阅图1,第一连杆9侧壁铰接有连杆组件10,连杆组件10后端与第二连杆11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1另一端与坐垫支架8和推杆下折叠连杆连接处之间连接,两侧前轮支架6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16连接;请参阅图1,前轮支架6与后轮支架4之前设有中轮支撑杆5,由于前轮支架6、后轮支架4和中轮支撑杆5一端位于不同平面上,且中轮支撑杆5长度较短,所以当婴儿车折叠收缩后,中轮13正好移动至婴儿车两侧的前轮12与后轮14之间的区域中,不影响收缩后的占用体积,中轮支撑杆5顶部与前轮支架6和后轮支架4连接处中间的第一连接轴16连接,前轮支架6、后轮支架4与中轮支撑杆5底部分别设有前轮12、后轮14和中轮13,该实施例中的中轮13设置有两个,分设于婴儿车底部两侧,中轮13不为万向轮,通过增设中轮13给婴儿车在转向过程中提供转动支撑点,使得前后轮在转向过程中不会出现大幅度转向的情况,从而降低了控制难度,同时增加了支撑点,使得婴儿车的稳定性更强。请参阅图1,两侧侧连杆7前端通过第二连接轴15连接,后轮支架4一端与侧连杆7前端铰接,侧连杆7为伸缩结构,按压侧连杆7端部的解锁按钮,使得推杆1与侧连杆7之间的锁定解除,并向左推动推杆1,推杆1与推杆下折叠连杆2整体以推杆下折叠连杆2底端为轴心向左转动,侧连杆7收缩,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1和连杆组件10均配合推杆转动而相应联动,实现推杆1的前后的换向功能。请参阅图3,连杆组件10由第一支连杆101、第二支连杆102和第三支连杆103组成,第一支连杆101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9和第二支连杆102一端连接,折叠收缩时,侧连杆7收缩,驱使坐垫支架8与前轮支架6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带动第一支连杆101转动,第三支连杆103同步转动,最终使得第一支连杆101、第二支连杆102和第三支连杆103移动至相近平面上,前轮支架6、中轮支撑杆5与后轮支架4相互之间的夹角在折叠收缩过程中逐渐变小,直至折叠收缩过程完成,第二支连杆102另一端与前轮支架6铰接,第三支连杆103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11以及第一支连杆101和第二支连杆102连接端连接。中轮支撑杆5侧壁铰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的设置便于在婴儿车折叠时,通过连杆带动连接杆17联动,使得中轮13收缩至指定位置,连接杆17一端与连杆组件10铰接。前轮12与后轮14均为万向轮结构,中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中、后车轮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杆(1),所述推杆(1)底部与推杆下折叠连杆(2)铰接,且所述推杆(1)底部靠近与推杆下折叠连杆(2)连接处铰接有侧连杆(7),所述推杆下折叠连杆底部通过连接件(3)与后轮支架(4)铰接,所述后轮支架(4)与连接件(3)连接处内侧铰接有前轮支架(6),所述前轮支架(6)与后轮支架(4)连接处中间设有第一连杆(9),所述第一连杆(9)顶部与坐垫支架(8)铰接,所述坐垫支架(8)后端与推杆下折叠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9)侧壁铰接有连杆组件(10),所述连杆组件(10)后端与第二连杆(11)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1)另一端与坐垫支架(8)和推杆下折叠连杆连接处之间连接,两侧所述前轮支架(6)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16)连接,所述前轮支架(6)与后轮支架(4)之前设有中轮支撑杆(5),所述中轮支撑杆(5)顶部与前轮支架(6)和后轮支架(4)连接处中间的第一连接轴(16)连接,所述前轮支架(6)、后轮支架(4)与中轮支撑杆(5)底部分别设有前轮(12)、后轮(14)和中轮(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中、后车轮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杆(1),所述推杆(1)底部与推杆下折叠连杆(2)铰接,且所述推杆(1)底部靠近与推杆下折叠连杆(2)连接处铰接有侧连杆(7),所述推杆下折叠连杆底部通过连接件(3)与后轮支架(4)铰接,所述后轮支架(4)与连接件(3)连接处内侧铰接有前轮支架(6),所述前轮支架(6)与后轮支架(4)连接处中间设有第一连杆(9),所述第一连杆(9)顶部与坐垫支架(8)铰接,所述坐垫支架(8)后端与推杆下折叠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9)侧壁铰接有连杆组件(10),所述连杆组件(10)后端与第二连杆(11)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1)另一端与坐垫支架(8)和推杆下折叠连杆连接处之间连接,两侧所述前轮支架(6)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16)连接,所述前轮支架(6)与后轮支架(4)之前设有中轮支撑杆(5),所述中轮支撑杆(5)顶部与前轮支架(6)和后轮支架(4)连接处中间的第一连接轴(16)连接,所述前轮支架(6)、后轮支架(4)与中轮支撑杆(5)底部分别设有前轮(12)、后轮(14)和中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中、后车轮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侧连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林张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新奇乐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