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式制动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304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33
一种鼓式制动器装置可包括:壳体;主制动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一侧,并在主制动期间由液压驱动以对闸瓦加压;驻车制动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并在驻车制动期间由电动势驱动以对所述闸瓦加压。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主制动部和驻车制动部之间的距离,这使得可以减小尺寸和重量并且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Drum brak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鼓式制动器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8月1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18-0096269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鼓式制动器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用与车轮一起旋转的鼓的摩擦产生制动力的鼓式制动器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鼓式制动器是指通过用与车轮一起旋转的鼓的摩擦产生制动力的装置。具体地,鼓式制动器通过液压获取制动力(主制动),或者通过使用连接到驻车制动杆的电缆将带有摩擦材料的闸瓦(shoe)抵着鼓摩擦来获取制动力(驻车制动)。传统的鼓式制动器包括鼓;一对闸瓦,其设置在背板上以便面向鼓的内圆周表面并且在其外圆周上具有摩擦材料;和用于主制动的轮缸,其接收制动液压以使闸瓦向外移动。此外,安装在鼓式制动器上的用于驻车制动的操作杆的一端轴向地与闸瓦接合,另一端通过电缆连接到安装在驾驶员座椅旁边的驻车制动杆。然后,当驾驶员拉动驻车制动杆时,机械地执行驻车制动。在2018年5月10日公开的公开号为2018-0047519的标题为“用于车辆的鼓式制动器”的韩国专利中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相关技术。在相关技术中,分开制造和安装用于主制动的主制动装置和用于驻车制动的驻车制动装置。当主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分开制造和管理时,可能产生许多不便。例如,需要设定和调整组装位置,以便根据规格考虑二者之间的干扰来确保主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之间的距离,并且主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需要设计和组装。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降低生产率,并且单位成本可能增加。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所述问题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能够执行主制动和驻车制动的鼓式制动器。在一个实施例中,鼓式制动器装置可以包括:壳体;主制动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一侧,并在主制动期间由液压驱动以对闸瓦加压;驻车制动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并在驻车制动期间由电动势驱动以对所述闸瓦加压。所述壳体可包括:壳体部;空心活塞壳体部,形成在所述壳体部的一侧,并且所述主制动部安装在其中;和空心杆壳体部,形成在所述壳体部的另一侧,并且所述驻车制动部安装在其中。所述杆壳体部可以设置在距所述活塞壳体部的预定距离处。所述壳体部可包括:主体部,所述活塞壳体部和杆壳体部形成在其中;固定部,形成在所述主体部上,并固定到背板;和异物防止部,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接合,定位所述活塞壳体部和所述杆壳体部的开口,并且覆盖所述活塞壳体部的边缘和所述杆壳体部的边缘。所述固定部可包括:固定紧固部,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并和致动器一起通过紧固元件被固定到背板;和移动防止部,从所述主体部的位置突出,对应于所述主制动部,并且配合到形成在所述背板中的通孔中。所述异物防止部可包括: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活塞壳体部的开口和所述杆壳体部的开口之间;活塞密封部,具有与所述活塞壳体部的边缘对应的环形形状,与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连续地形成,并且具有连接到所述主制动部的内端;杆密封部,具有与所述杆壳体部的边缘对应的环形形状,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侧连续地形成,并且具有连接到驻车制动部的内端;和主体固定部,形成在所述连接部上,并固定到所述主体部。所述异物防止部可以由延展性或柔性材料形成。所述活塞壳体部可包括:空心气缸,在所述壳体部上形成为圆周形状,并且所述主制动部容纳在其中;和液压流动路径,从所述壳体部的外表面延伸到所述气缸,并形成流动路径以将流体供应到所述气缸中。所述液压流动路径可以具有开口外端,所述开口外端形成在安装在所述主体部的后表面上的移动防止部;和内端,面向安装在所述气缸中的所述主制动部的弹性元件。所述杆壳体部可包括:空心杆气缸,在所述壳体部上形成为圆周形状,并且所述驻车制动部容纳在其中;和驱动轴壳体部,设置在距所述活塞壳体部的预定距离处并与所述杆气缸连通,其中所述致动器的输出轴被引入所述驱动轴壳体部中并与所述驻车制动部连接。用于将所述壳体部紧固到所述背板的紧固元件可以设置在与朝向所述活塞壳体部的所述驱动轴壳体部的中心轴线间隔预定距离的位置处。所述主制动部件可包括:一对活塞,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端部,并通过液压移动到所述壳体外部的同时对所述闸瓦加压;和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减小施加到返回所述壳体内部的所述活塞的冲击力。所述弹性元件可设置在所述一对活塞之间。所述驻车制动部件可包括:齿轮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与所述致动器连接旋转;和杆部,与所述齿轮部连接,并且在移动到与所述齿轮部连接的所述壳体的外部的同时对闸瓦加压。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的安装状态的前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的安装状态的后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的主体部的前透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的主体部的后透视图。图6是沿图4的A-A'线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的异物防止部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7的B-B'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应当注意,附图不是精确的比例,并且仅为了描述方便和清楚起见,可能夸大线条的粗细或部件的尺寸。此外,这里使用的术语是通过考虑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来定义的,并且可以根据用户或操作者的习惯或意图来改变。因此,术语的定义应根据本文所述的总体公开内容进行。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的安装状态的前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的安装状态的后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1可以包括壳体100,主制动部200和驻车制动部300。壳体100可以设置在其左侧和右侧的一对闸瓦2之间。主制动部200可以安装在壳体100的一侧。在主制动期间,主制动部200可以由液压驱动并对闸瓦2加压。驻车制动部300可以安装在壳体100的另一侧。在驻车制动期间,驻车制动部件300可以由电动势驱动并对闸瓦2加压。主制动部件200的两端可以与闸瓦2的一侧接合,并且驻车制动部件300可以与闸瓦2的另一侧接合,在主制动部200和驻车制动部300之间提供预定距离。参照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壳体100可包括壳体部110、活塞壳体部120和杆壳体部130。壳体部110可以构成壳体100的基本框架,并且具有块形状。其中安装有主制动部件200的活塞壳体部120可以在壳体部110的一侧空心地形成。其中安装有驻车制动部300的杆壳体部130可以在壳体部110的另一侧空心地形成,在活塞壳体部120和杆壳体部130之间设置有预定距离。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鼓式制动器装置的主体部的前透视图。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鼓式制动器装置,包括:/n壳体;/n主制动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一侧,并在主制动期间由液压驱动以对闸瓦加压;和/n驻车制动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并在驻车制动期间由电动势驱动以对所述闸瓦加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17 KR 10-2018-00962691.一种鼓式制动器装置,包括:
壳体;
主制动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一侧,并在主制动期间由液压驱动以对闸瓦加压;和
驻车制动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并在驻车制动期间由电动势驱动以对所述闸瓦加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
壳体部;
空心活塞壳体部,形成在所述壳体部的一侧,并且所述主制动部安装在其中;和
空心杆壳体部,形成在所述壳体部的另一侧,并且所述驻车制动部安装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所述杆壳体部设置在距所述活塞壳体部的预定距离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所述壳体部包括:
主体部,所述活塞壳体部和杆壳体部形成在其中;
固定部,形成在所述主体部上,并固定到背板;和
异物防止部,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接合,定位所述活塞壳体部和所述杆壳体部的开口,并且覆盖所述活塞壳体部的边缘和所述杆壳体部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包括:
固定紧固部,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并和致动器一起通过紧固元件固定到背板;和
移动防止部,从所述主体部的位置突出,对应于所述主制动部,并且装配到形成在所述背板中的通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鼓式制动器装置,其中所述异物防止部包括:
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活塞壳体部的开口和所述杆壳体部的开口之间;
活塞密封部,具有与所述活塞壳体部的边缘对应的环形形状,与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连续地形成,并且具有连接到所述主制动部的内端;
杆密封部,具有与所述杆壳体部的边缘对应的环形形状,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侧连续地形成,并且具有连接到驻车制动部的内端;和
主体固定部,形成在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无尽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