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纳米管的表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284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S1:将碳纳米管放入单体溶液内浸泡、搅拌均匀;其中,单体溶液中的包覆单体由丙烯酸及其衍生物、甲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马来酸酐及其衍生物、衣康酸及其衍生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S2:在S1的单体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及去离子水,加热并搅拌,形成悬浮液;S3:在S2的悬浮液中加入引发剂并搅拌;位于碳纳米管表面的包覆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S4:将经S3处理后的碳纳米管进行高压过滤、清洗、干燥,从而得到表面被聚合物包覆的碳纳米管。该表面处理方法可有效改善碳纳米管在基材中的分散性,减弱碳纳米管对基材流动性的影响,提高基材的导电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纳米管的表面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纳米管的表面处理
,具体是涉及一种碳纳米管的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CNT)是常见的一维碳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长径比在500以上、电导率高等优点,在导电材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替代导电炭黑和碳纤维的趋势。将碳纳米管加入到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等基材中时,由于碳纳米管的长径比较大,容易导致基材的流动性严重降低,分散性差,需要加入较多的份数遮盖分散性的问题。因此,实现碳纳米管在聚合物材料中的均匀分散,将其性能最大化,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纳米管的表面处理方法,可有效改善碳纳米管在基材中的分散性,减弱碳纳米管对基材流动性的影响,提高基材的导电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铆合机构包括:一种碳纳米管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碳纳米管放入单体溶液内浸泡、搅拌均匀;其中,单体溶液中的包覆单体由丙烯酸及其衍生物、甲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马来酸酐及其衍生物、衣康酸及其衍生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S2:在所述S1的单体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及去离子水,加热并搅拌,形成悬浮液;S3:在所述S2的悬浮液中加入引发剂并搅拌;位于碳纳米管表面的包覆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S4:将经所述S3处理后的碳纳米管进行高压过滤、清洗、干燥,从而得到表面被聚合物包覆的碳纳米管。进一步地,所述S1中,碳纳米管与包覆单体的质量比为1:5~10;优选的,碳纳米管与包覆单体的质量比为1:5、1:6、1:7、1:8、1:9或1:10。进一步地,所述S1中,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直径为0.7nm~7nm,碳纳米管的长径比大于等于500;且碳纳米管的吸油值大于等于300ml/100g、氮吸附BET比表面积大于等于250m2/g、碘吸附值大于等于400mg/g。进一步地,所述S1中,碳纳米管在常温下浸泡在单体溶液中,且浸泡时间大于等于5min。进一步地,所述S2中,表面活性剂为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吡啶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型、多乙烯多铵盐型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复配;碳纳米管与表面活性剂及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0.1~0.5:20~80;优选的,碳纳米管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1、1:0.2、1:0.3、1:0.4或1:0.5;碳纳米管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0、1:30、1:40、1:50、1:60、1:70或1:80。进一步地,所述S2中,悬浮液的温度范围为50℃~90℃;在该温度条件下,搅拌速度为600r/min~1000r/min,搅拌时间为1h~2h。进一步地,所述S3中,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二酰、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复配;碳纳米管与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01~0.2;优选的,碳纳米管与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01、1:0.02、1:0.04、1:0.06、1:0.08、1:0.1、1:0.12、1:0.14、1:0.16、1:0.18或1:0.2。进一步地,所述S3中,聚合反应的温度范围为50℃~90℃,聚合时间为2h~5h;优选的,聚合反应的温度为50℃、55℃、60℃、65℃、70℃、75℃、80℃、85℃或90℃;聚合时间为2h、2.5h、3h、3.5h、4h、4.5h或5h。进一步地,所述S4中,高压过滤处理的过滤压力为200kPa。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悬浮聚合,使聚合物单体扩散到碳纳米管内部,并使聚合物包覆在碳纳米管的表面;采用这种表面处理方法获取的碳纳米管,可有效改善碳纳米管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减弱碳纳米管对基材流动性的影响,方法简单、易操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S1:将直径为0.7nm、长度为1μm、10质量份的单壁碳纳米管放入10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搅拌均匀,浸泡5min。S2:加入3质量份的吡啶盐型表面活性剂及5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温度加热至70℃,并在该温度下以800r/min的速度搅拌1.5h,得到单壁碳纳米管悬浮液。S3:加入1质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并搅拌,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反应3h,单壁碳纳米管的表面被丙烯酸聚合物包覆。S4:将聚合反应后的单壁碳纳米管高压过滤,使用丙酮及甲苯冲洗3次,烘干,得到包覆型的单壁碳纳米管。实施例2:S1:将直径为1nm、长度为0.5μm、10质量份的双壁碳纳米管放入80质量份的丙烯腈及2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中,搅拌均匀,浸泡8min。S2:加入2质量份的铵盐型表面活性剂、2质量份的吡啶盐型表面活性剂、及6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温度加热至60℃,并在该温度下以600r/min的速度搅拌2h,得到双壁碳纳米管悬浮液。S3:加入1质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并搅拌,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反应5h,双壁碳纳米管的表面被聚合物包覆。S4:将聚合反应后的双壁碳纳米管高压过滤,使用丙酮及甲苯冲洗3次,烘干,得到包覆型的双壁碳纳米管。实施例3S1:将直径为7nm、长度为0.35μm、10质量份的多壁碳纳米管放入60质量份的马来酸酐及20质量份的马来酸酐甲酯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浸泡15min。S2:加入0.3质量份吡啶盐型表面活性剂、0.4质量份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型、0.3质量份多乙烯多铵盐型及2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温度加热至90℃,并在该温度下以1000r/min的速度搅拌2h,得到多壁碳纳米管悬浮液。S3:加入1质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1并搅拌,在温度为90℃的条件下反应2h,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被马来酸酐聚合物包覆。S4:将聚合反应后的多壁碳纳米管高压过滤,使用丙酮及甲苯冲洗3次,烘干,得到包覆型的多壁碳纳米管。实施例4S1:将直径为7nm、长度为0.35μm、10质量份的单壁碳纳米管放入30衣康酸及20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浸泡30min。S2:加入3质量份的铵盐型表面活性剂、2质量份的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型及8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温度加热至80℃,并在该温度下以800r/min的速度搅拌2h,得到单壁碳纳米管悬浮液。S3:加入1质量份偶氮二异丁腈1并搅拌,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反应3h,单壁碳纳米管的表面被聚合物包覆。S4:将聚合反应后的单壁碳纳米管高压过滤,使用丙酮及甲苯冲洗3次,烘干,得到包覆型的单壁碳纳米管。从上述实施例1至4中处理后的碳纳米管中提取5质量份,将这四份碳纳米管及一份5质量份未处理的碳纳米管(对比1)分别与五份95质量份的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纳米管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碳纳米管放入单体溶液内浸泡、搅拌均匀;其中,单体溶液中的包覆单体由丙烯酸及其衍生物、甲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马来酸酐及其衍生物、衣康酸及其衍生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nS2:在所述S1的单体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及去离子水,加热并搅拌,形成悬浮液;/nS3:在所述S2的悬浮液中加入引发剂并搅拌;位于碳纳米管表面的包覆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nS4:将经所述S3处理后的碳纳米管进行高压过滤、清洗、干燥,从而得到表面被聚合物包覆的碳纳米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纳米管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碳纳米管放入单体溶液内浸泡、搅拌均匀;其中,单体溶液中的包覆单体由丙烯酸及其衍生物、甲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马来酸酐及其衍生物、衣康酸及其衍生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
S2:在所述S1的单体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及去离子水,加热并搅拌,形成悬浮液;
S3:在所述S2的悬浮液中加入引发剂并搅拌;位于碳纳米管表面的包覆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
S4:将经所述S3处理后的碳纳米管进行高压过滤、清洗、干燥,从而得到表面被聚合物包覆的碳纳米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碳纳米管与包覆单体的质量比为1: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的直径为0.7nm~7nm,碳纳米管的长径比大于等于500;且碳纳米管的吸油值大于等于300ml/100g、氮吸附BET比表面积大于等于250m2/g、碘吸附值大于等于400mg/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丰
申请(专利权)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