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豆类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2605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豆类饮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原材料包括黄豆、绿豆、红豆、赤小豆、黑豆、芸豆、蚕豆、豌豆、鹰嘴豆;按照重量份数,黄豆10~100份、绿豆20~40份、红豆30~50份、赤小豆20~60份、黑豆10~50份、芸豆20~60份、蚕豆10~45份、豌豆15~60份、鹰嘴豆15~30份,辅料包括甜味剂和纯净水,按照重量份数,甜味剂100~300份、纯净水800~1200份,通过打浆、纳米粉碎、水浴、胶体磨、均质、高温瞬时灭菌等步骤得到复合豆类饮料成品,口感好,蛋白含量高,而且富含黄酮、多酚和膳食纤维,营养价值高。

A compound bean beverag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豆类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豆类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豆类是我国人民主要消费的植物性农产品,在日常三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豆类种植面积大,品种多,营养丰富。豆类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均较高,氨基酸和脂肪酸种类丰富,同时含有多肽、黄酮、多酚、膳食纤维等多种活性物质。研究表明,豆类具有抗氧化、降低血糖、降低血脂等多种功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幸福感。因此在日常饮食生活中,多食用豆类和豆类加工制品对于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饮料因食用方便、口感风味较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因此将豆类加工成饮料的形式可发挥豆类的最大价值。豆类饮料是植物蛋白饮料的一种,主要经过浸泡、粗磨、细磨、调配、均质、杀菌、灌装等工序做成。当前,单一的豆类加工成饮料的比较常见,如“豆奶”,复合豆类饮料的产品比较少见。豆类种类丰富多样,不同种类的豆类搭配可以获得不同的口感风味和营养保健价值。市场上的复合豆类饮料的产品还比较少,因此多开发出几种口感风味较好、营养保健价值较高的复合豆类饮料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技术中全部或部分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豆类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复合豆类饮料,原材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黄豆10~100份、绿豆20~40份、红豆30~50份、赤小豆20~60份、黑豆10~50份、芸豆20~60份、蚕豆10~45份、豌豆15~60份、鹰嘴豆15~3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复合豆类饮料的进一步改进,按照重量份数,原材料还包括扁豆5~20份、豇豆2~10份、饭豆5~20份、木豆10~20份、羽扇豆5~15份、刀豆5~20份、四季豆2~10份、花豇豆2~12份、荷兰豆5~15份、利马豆2~1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复合豆类饮料的进一步改进,原材料中还添加有辅料,所述辅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甜味剂100~300份、纯净水800~120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复合豆类饮料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甜味剂为白砂糖、麦芽糖、葡萄糖、三氯蔗糖、甜菊糖苷、麦芽糖醇、赤藓糖醇、山梨糖醇、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麦芽糖、低聚异麦芽糖中的一种。一种复合豆类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原材料,所述原材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黄豆10~100份、绿豆20~40份、红豆30~50份、赤小豆20~60份、黑豆10~50份、芸豆20~60份、蚕豆10~45份、豌豆15~60份、鹰嘴豆15~30份;步骤二、准备辅料,所述辅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甜味剂100~300份、纯净水800~1200份;步骤三、将准备好的原材料洗净并晾干;步骤四、将洗净晾干的豆类与辅料中的纯净水混合、打浆,制备成复合豆浆;步骤五、将制备成的复合豆浆采用高压射流纳微粉碎机进行处理得到复合原浆,其中高压射流纳微粉碎机压力设置为60~90Mpa,时间设置为20~40min,使处理后的浆液颗粒粒径达到纳米级;步骤六、将辅料中的甜味剂加入到复合原浆中,均匀混合后置于夹层锅中水浴,再依次进行胶体磨机和高压均质处理,得到复合豆类饮料半成品;步骤七、将复合豆类饮料半成品在120~130℃,30~60s的标准下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并采用无菌冷灌装技术装成最终的复合豆类饮料成品。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复合豆类饮料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六,将甜味剂加入到复合原浆中,均匀混合后置于80~85℃的夹层锅中水浴40~60min,再由胶体磨机处理20~25min,然后通过高压均质机在50MPa下高压均质4~8min,高压均质两次,得到复合豆类饮料半成品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复合豆类饮料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用步骤八代替所述步骤七,步骤八,对复合豆类饮料半成品先进行进行加热灭菌和接种发酵,再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最后采用无菌冷灌装技术装成最终的复合豆类发酵饮料成品。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复合豆类饮料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八中接种发酵的菌种为保加利亚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等中的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复合豆类饮料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用步骤九代替所述步骤七,步骤九,直接将所制备的复合豆类饮料半成品通过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最后喷雾干燥成复合豆类固体饮料。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复合豆类饮料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九对复合豆类饮料半成品喷雾干燥前,进行加热灭菌和接种发酵,最后制成复合豆类发酵固体饮料。该专利技术一种复合豆类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1)该复合豆类饮料采用10种以上的豆类为原料,配方科学合理,且含有部分“药食同源”的原料,所制作的复合豆类饮料色泽丰富、口感厚实、风味浓郁、豆香味突出、体系稳定性较好且没有豆腥味,且与市售产品相比,富含更高的黄酮、多酚、膳食纤维等活性物质,营养保健功能较高。(2)该复合豆类饮料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能够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所述的实施例和实验例仅为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和实验例,这些实施例和实验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构成任何限制。实施例一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原材料和辅料:黄豆10份、绿豆25份、红豆35份、赤小豆25份、黑豆12份、芸豆50份、蚕豆40份、豌豆45份、鹰嘴豆28份、扁豆18份、豇豆3份、饭豆16份、木豆13份、羽扇豆12份、刀豆18份、四季豆8份、花豇豆10份、荷兰豆11份、利马豆3份、甜味剂250份、纯净水1000份。将配料中所含的豆类去除不可食用的部分,洗净、晾干,然后混合打浆,制备成复合原浆;将上述复合原浆采用高压射流纳微粉碎机进行处理,压力设置60Mpa,时间设置20min,处理后的浆液颗粒粒径可达纳米级;将处理后的复合原浆与甜味剂等混合均匀,后置于夹层锅中80℃水浴50min左右,再进行胶体磨处理20min后,再于50MPa下高压均质4min,均质两次,得复合豆类饮料半成品;将上述复合豆类饮料半成品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并低温无菌灌装成最终的复合豆类饮料成品,口感风味均较好,稳定性较好。实施例二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原材料和辅料:黄豆20份、绿豆30份、红豆40份、赤小豆35份、黑豆15份、芸豆45份、蚕豆35份、豌豆50份、鹰嘴豆25份、扁豆20份、豇豆4份、饭豆18份、木豆14份、羽扇豆7份、刀豆15份、四季豆7份、花豇豆8份、荷兰豆10份、利马豆5份、甜味剂250份、纯净水900份。将配料中所含的豆类去除不可食用的部分,洗净、晾干,后混合打浆,制备成复合原浆;将上述复合原浆采用高压射流纳微粉碎机进行处理,压力设置90Mpa,时间设置40min,处理后的浆液颗粒粒径可达纳米级;将处理后的复合原浆与甜味剂等混合均匀,后置于夹层锅中85℃水浴50min左右,再进行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豆类饮料,其特征在于,原材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黄豆10~100份、绿豆20~40份、红豆30~50份、赤小豆20~60份、黑豆10~50份、芸豆20~60份、蚕豆10~45份、豌豆15~60份、鹰嘴豆15~3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豆类饮料,其特征在于,原材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黄豆10~100份、绿豆20~40份、红豆30~50份、赤小豆20~60份、黑豆10~50份、芸豆20~60份、蚕豆10~45份、豌豆15~60份、鹰嘴豆15~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豆类饮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原材料还包括扁豆5~20份、豇豆2~10份、饭豆5~20份、木豆10~20份、羽扇豆5~15份、刀豆5~20份、四季豆2~10份、花豇豆2~12份、荷兰豆5~15份、利马豆2~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豆类饮料,其特征在于,原材料中还添加有辅料,所述辅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甜味剂100~300份、纯净水800~120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复合豆类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剂为白砂糖、麦芽糖、葡萄糖、三氯蔗糖、甜菊糖苷、麦芽糖醇、赤藓糖醇、山梨糖醇、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麦芽糖、低聚异麦芽糖中的一种。


5.一种复合豆类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原材料,所述原材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黄豆10~100份、绿豆20~40份、红豆30~50份、赤小豆20~60份、黑豆10~50份、芸豆20~60份、蚕豆10~45份、豌豆15~60份、鹰嘴豆15~30份;
步骤二、准备辅料,所述辅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甜味剂100~300份、纯净水800~1200份;
步骤三、将准备好的原材料洗净并晾干;
步骤四、将洗净晾干的豆类与辅料中的纯净水混合、打浆,制备成复合豆浆;
步骤五、将制备成的复合豆浆采用高压射流纳微粉碎机进行处理得到复合原浆,其中高压射流纳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虹光尧梅香周明朱晓娟王诚远程圆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共青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