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43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3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包括壳体和电芯,壳体包裹电芯,电芯由卷芯带卷绕构成,卷芯带包括自内向外顺序层叠的第一绝缘隔膜、正极片、第二绝缘隔膜和负极片;正极片和负极片均设置有极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减小充放电阻值,实现高倍率充放电,同时提升了安全性能。

Lithium battery with winding c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人们对锂电池的使用也越来越密切,为了满足用户对锂电池日常需求,锂电池的品种多种多样,由此产生的锂电池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目前,现有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的工艺普遍采用隔膜外包工艺,当锂电池的电芯发生短路的情况下不易散热,导致电芯温度过高,存在燃烧,甚至爆炸的危险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锂电池电芯发生短路时不易散热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包括:壳体和电芯,所述壳体包裹所述电芯,所述电芯由卷芯带卷绕构成,所述卷芯带包括自内向外顺序层叠的第一绝缘隔膜、正极片、第二绝缘隔膜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均设置有极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隔膜具有位于所述电芯的中心的预卷段。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绝缘隔膜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正极片的两端之外。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片设有第一导电涂层,所述负极片设有第二导电涂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涂层为铝箔层,所述第二导电涂层为铜箔层。进一步地,所述负极片的内表面的两端以及外表面的两端具有留白区域。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钢壳,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导电涂层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呈圆柱体形,且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进一步地,所述极耳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正极片设置有所述第一极耳,所述负极片设置有所述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从所述正极片的内端沿所述电芯的轴向延伸至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极耳从所述负极片的内端沿所述电芯的轴向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部。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还包括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填充在所述壳体内。本技术提供的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锂电池的电芯采用负极外包的方式,使负极的第二导电涂层与壳体抵接,实现高倍率充放电;减小充放电阻值,当电芯发生短路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导电涂层向壳体快速散热,改善正、负极材料因高温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情况发生并能节省第一绝缘隔膜和第二绝缘隔膜的材料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的立体结构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的的立体结构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的主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的爆炸结构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电芯11:第一端部12:第二端部2:第一绝缘隔膜21:预卷段3:正极片31:第一极耳4:第二绝缘隔膜5:负极片51:留白区域52:第二极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现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进行说明。该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包括壳体和电芯1,壳体包裹电芯1,电芯1由卷芯带卷绕构成,卷芯带包括自内向外顺序层叠的第一绝缘隔膜2、正极片3、第二绝缘隔膜4和负极片5;正极片3和负极片5均设置有极耳。上述的一种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通过电芯1采用负极外包的方式,使负极的第二导电涂层与壳体抵接,实现高倍率充放电;减小充放电阻值,当电芯1发生短路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导电涂层向壳体快速散热,改善正、负极材料因高温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情况发生并能节省第一绝缘隔膜2和第二绝缘隔膜4的材料用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内包裹着电芯1,电芯1由卷芯带卷绕构成,卷芯带包括自内向外顺序层叠的第一绝缘隔膜2、正极片3、第二绝缘隔膜4和负极片5,优选地,将负极片5、第一绝缘隔膜2、正极片3和第二绝缘隔膜4进行逆时针卷绕,使负极片5位于电芯1的最外侧;在正极片3上设置第一导电涂层,负极片5上设置第二导电涂层,优选地,第一导电涂层采用铝箔层,第二导电涂层采用铜箔层,由于铝箔层和铜箔层导电性好,质地比较软,且两者均能在表面形成氧化物保护膜。壳体呈圆柱体形,且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正极片3和负极片5均设置有极耳,极耳包括第一极耳31和第二极耳52,正极片3设置有第一极耳31,负极片5设置有第二极耳52,第一极耳31从正极片3的内端沿电芯1的轴向延伸至第一端部11,第二极耳52从负极片5的内端沿电芯1的轴向延伸至第二端部12;锂电池还包括电解液,电解液填充在壳体内,用于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负极片5的内表面的两端以及外表面的两端具有留白区域51,留白区域51是由于制作工艺的需要,防止涂覆在负极片5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的第二导电涂层在卷绕过程中脱落;第一绝缘隔膜2具有位于所述电芯1的中心的预卷段21,卷绕时,先预卷第一绝缘隔膜2的预卷段21,然后再卷入正极片3和负极片5,目的是为了隔离正极片3和负极片5,防止电池本身存电后短路;再预卷负极片5,由于制作工艺的需要,需在负极片5的内表面的两端以及外表面的两端具有留白区域51,不在其上面设置第二导电涂层,防止预卷时第二导电涂层脱落,正极片3上无需设置留白区域51,因此正极片3被包裹在第一绝缘隔膜2和第二绝缘隔膜4之间,待预卷负极片5后再入正极片3以防止正极片3上的第一导电涂层脱落,逆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电芯,所述壳体包裹所述电芯,所述电芯由卷芯带卷绕构成,所述卷芯带包括自内向外顺序层叠的第一绝缘隔膜、正极片、第二绝缘隔膜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均设置有极耳;所述第一绝缘隔膜具有位于所述电芯的中心的预卷段;所述正极片设有第一导电涂层,所述负极片设有第二导电涂层,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导电涂层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电芯,所述壳体包裹所述电芯,所述电芯由卷芯带卷绕构成,所述卷芯带包括自内向外顺序层叠的第一绝缘隔膜、正极片、第二绝缘隔膜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均设置有极耳;所述第一绝缘隔膜具有位于所述电芯的中心的预卷段;所述正极片设有第一导电涂层,所述负极片设有第二导电涂层,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导电涂层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隔膜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正极片的两端之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涂层为铝箔层,所述第二导电涂层为铜箔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电芯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锋郑周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