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及电池
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及包含该电芯的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电池为一种安全环保电池,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在便携式设备中,如:手机、摄像机和笔记本电脑等
随着便携式设备的智能化和多功能化,电池需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快的放电速度。在电池
中,当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快充放电速度时,电池中的活性材料占比将更大,而且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散热更快,电池温升小。相关技术中,电池多采用极片单极耳的卷绕结构,同时电池内圈正负极具有大量未涂覆活性材料的部分,从而限制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同时导致电池大倍率充放电温升大。例如:卷芯最内圈和最外圈均存在未能利用的活性物质层,不但浪费了活性物质材料,而且限制了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芯,所述电芯的能量密度高,充放电过程中散热效果好,温升小。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芯,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卷绕形成的卷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卷绕形成的卷绕结构,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设置有隔离膜;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卷绕结构的卷绕起始端,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第一U型段,所述第一U型段包括第一平直段和自所述第一平直段弯折延伸的回折段;/n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第二U型段,与所述第一U型段相对设置,以构造成对插结构;/n其中,所述回折段靠近于所述第二U型段的弯折区的面向所述电芯中心的表面,且具有与所述第二U型段相同的弯折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卷绕形成的卷绕结构,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设置有隔离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卷绕结构的卷绕起始端,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第一U型段,所述第一U型段包括第一平直段和自所述第一平直段弯折延伸的回折段;
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第二U型段,与所述第一U型段相对设置,以构造成对插结构;
其中,所述回折段靠近于所述第二U型段的弯折区的面向所述电芯中心的表面,且具有与所述第二U型段相同的弯折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折段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活性物质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设于所述回折段的与所述第二U型段相对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段进一步包括第三平直段,所述第三平直段延伸自所述回折段,并与所述第一平直段基本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彪,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