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具码垛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62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具码垛设备,用于对载具进行堆叠,包括机台、设置于机台上的限位机构、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限位机构底端的顶升机构、设置于限位机构顶部且感应载具堆满的第一感应机构以及设置于机台上且将载具传送到限位机构的传送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且用于感应载具位置的第二感应机构以及根据第二感应机构感应载具到位后将载具沿限位机构向上顶起的顶升气缸。通过载具码垛设备将所述载具码垛到限位机构内,并通过人工一次性可以直接取出,减小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一件一件的取出导致的效率低下以及可能出现安全风险的情况,有效的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提高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A kind of carrier stack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具码垛设备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载具码垛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工厂生产通常通过龙门架形式的设备,龙门架设备一般通过机械手对物料进行搬移,并将物料按事先规定规则摆放好。然而当物料体积比较小时,不能通过使用机械手进行直接搬移摆放,只能通过载具进行载装并安放到传送机构上,当载具流出自动生产线时,需通过人工手动将载具从传送机构上一件一件的取出,并进行摆放整齐,此种生产方式效率较为低下;且由于传送机构一直在转动,使得载具之间沿一个方向相互挤压作用,当人工手动直接取出时,载具在传送机构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弹飞现象,容易造成对工人的伤害,不利于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载具码垛设备,用于对载具进行堆叠,包括机台、设置于机台上的限位机构、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限位机构底端的顶升机构、设置于限位机构顶部且感应载具堆满的第一感应机构以及设置于机台上且将载具传送到限位机构的传送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且用于感应载具位置的第二感应机构以及根据第二感应机构感应载具到位后将载具沿限位机构向上顶起的顶升气缸。进一步,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且可将载具运送到限位机构底部的传送皮带以及沿所述传送的皮带传送方向设置的第一限位钣金,所述第一限位钣金限制载具沿垂直于皮带传送方向的移动。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于机台上且具有一引导槽的第二限位钣金,所述第二限位钣金与所述传送机构对接且对接处设置有一开口,所述载具通过开口进入到所述引导槽内。进一步,所述传送皮带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皮带线和第二皮带线,所述载具横跨所述第一皮带线和第二皮带线放置。进一步,所述第二感应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皮带线和第二皮带线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钣金与所述传送机构对接的开口处。进一步,所述顶升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皮带线和第二皮带线之间,且所述顶升气缸设置于所述引导槽底部。进一步,第一感应机构为光电传感器。进一步,所述第二感应机构为光电传感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所述载具码垛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为通过载具码垛设备将所述载具码垛到限位机构内,并通过人工一次性可以直接取出,减小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一件一件的取出导致的效率低下以及可能出现安全风险的情况,有效的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提高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其它优势可参见实施例所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载具码垛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载具码垛设备的一种实施例装入一个载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载具码垛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的顶升机构顶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载具码垛设备的一种实施例载具堆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所描述的“上、下、底、顶、垂直、竖直、平行”等方向的词汇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限制。参考附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载具码垛设备,用于对载具进行堆叠。所述载具码垛设备包括机台1、设置于机台上的限位机构3、设置于机台1上且位于限位机构3底端的顶升机构4、设置于限位机构3顶部且感应载具100堆满的第一感应机构5以及设置于机台1上且将载具100传送到限位机构3的传送机构2。所述载具100通过传送机构2传送到所述限位机构3底部后,所述顶升机构4感测到下一个载具100到位后,所述顶升机构4将位于所述限位机构3底部的载具100顶起,所述传送机构2将下一个载具100送入所述限位机构3底部。重复多次上述动作直至所述第一感应机构5感测到所示限位机构3内已经堆满所述限位机构3时,所述载具码垛设备停止运行,此时工人将所述堆满的载具100一次性取出。减少了现有技术中需人工一件一件取出的工作时间,提高了人工效率,且降低了由于现有技术中载具100弹飞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并且载具100堆叠到限位机构内后整齐的对放,有效的降低需要人工堆放整齐的时间,提高效率,且所述限位机构3内还具有一定的载具100存储功能,较好的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设置于机台1上且可将载具100运送到限位机构3底部的传送皮带21以及沿传送皮带21的传送方向设置的第一限位钣金22,所述第一限位钣金22限制载具100沿垂直于传送皮带21传送方向的移动。所述第一限位钣金22与传送皮带21之间形成轨道槽;运送载具100时,所述载具100安放于所述轨道槽中。所述第一限位钣金22限制所述载具100沿垂直于传送皮带21传动方向移动,即所述载,100随传送皮带21传动方向运动,所述载具100在所述传送皮带21上传动时不能向上运动或者向传送皮带21外运动,即可达到载具100在运送过程中稳定不掉落的情况,较好的提高了载具码垛设备的安全性。优选的,所述传送皮带2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皮带线和第二皮带线,所述载具100横跨所述第一皮带线和第二皮带线放置。通过设置双皮带线,使得运送更加稳固。请继续结合附图1至图4所示,所述顶升机构4包括设置于机台1上且用于感应载具100位置的第二感应机构41以及根据第二感应机构41感应载具100到位后将载具100沿限位机构3向上顶起的顶升气缸42。所述第二感应机构41为光电感应器,通过光学信号进行感测载具100到位与否。当所述第二感应机构41感应到所述传送皮带21上的载具传送到接近所述限位机构3底部时,此时所述顶升气缸42升起将位于所述限位机构3底部的载具100顶起,所述第二感应机构41感应到的到位载具100随传送机构传送到部分进入所示限位机构3底部,所述顶升气缸42下降后,所述到位的载具100随传送机构2推送到原限位机构3载具100下方,即完成第二个载具100堆叠动作,重复上述动作直至所述载具100堆满限位机构3。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安装于机台1上且具有一引导槽311的第二限位钣金31,所述第二限位钣金31与所述传送机构2对接且对接处设置有一开口32,所述载具100通过开口32进入到所述引导槽311内。所述开口32设置为所述载具100进入口,所述载具在传送皮带21的传送下通过所述开口32进入所述引导槽311内堆叠。优选的,所述第二感应机构41设置于所述第一皮带线和第二皮带线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钣金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具码垛设备,用于对载具进行堆叠,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设置于机台上的限位机构、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限位机构底端的顶升机构、设置于限位机构顶部且感应载具堆满的第一感应机构以及设置于机台上且将载具传送到限位机构的传送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且用于感应载具位置的第二感应机构以及根据第二感应机构感应载具到位后将载具沿限位机构向上顶起的顶升气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具码垛设备,用于对载具进行堆叠,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设置于机台上的限位机构、设置于机台上且位于限位机构底端的顶升机构、设置于限位机构顶部且感应载具堆满的第一感应机构以及设置于机台上且将载具传送到限位机构的传送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且用于感应载具位置的第二感应机构以及根据第二感应机构感应载具到位后将载具沿限位机构向上顶起的顶升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码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机台上且可将载具运送到限位机构底部的传送皮带以及沿所述传送皮带的传送方向设置的第一限位钣金,所述第一限位钣金限制载具沿垂直于皮带传送方向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码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于机台上且具有一引导槽的第二限位钣金,所述第二限位钣金与所述传送机构对接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义志吴惠忠黄天福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欣旺达智能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