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装配夹具及管件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285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件装配夹具及管件装配工装,前者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转动限位件;在第一夹块上开设有第一夹持槽,在第二夹块上开设有第二夹持槽,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配置成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互靠近的工况下相互对接以夹持待装配管件;转动限位件包括连接部件和转动手柄,连接部件固定于第一夹块,转动手柄能相对连接部件转动至与被夹持的待装配管件的管口端面抵接从而对被夹持的待装配管件进行限位。后者包括操作台和前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至少具有通过夹持管件对管件进行定位从而提高管件装配结果的一致性以及操作简单、易于操作从而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等有益效果。

Pipe fitting assembly fixture and pipe fitting assembly t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件装配夹具及管件装配工装
本技术涉及管件装配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管件装配夹具及管件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近年来,汽车市场竞争日愈激烈,整车成本压力日益加剧,在汽车管路系统中,尼龙管由于具有良好的管路性能且成本低廉等原因被大规模使用。针对尼龙管与不同零件间的装配技术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更高效,更经济的尼龙管装配技术也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将引领技术的革新。目前,大多数尼龙管装配采用的方案是:使用金属夹块夹持尼龙管再将被夹持的尼龙管与其他零件之间完成装配,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现有装配方案中:由于尼龙管装配位置不固定,从而存在有装配结果一致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管件装配夹具及管件装配工装,该管件装配夹具及管件装配工装至少具有能够提高管件装配结果的一致性的有益效果。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件装配夹具,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转动限位件;在所述第一夹块上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夹块的第一夹持槽,在所述第二夹块上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二夹块的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夹持槽配置成在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相互靠近的工况下相互对接以夹持待装配管件;所述转动限位件包括连接部件和转动手柄,所述连接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夹块上,所述转动手柄以能够相对所述连接部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持槽的延伸方向的平面内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且所述转动手柄配置成在转动初始位置处能够与被夹持的所述待装配管件的管口端面抵接从而对被夹持的所述待装配管件进行限位。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板和Z字形弯折杆,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夹块上,所述Z字形弯折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转动手柄转动安装于所述Z字形弯折杆的另一端。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夹持槽对接形成径向截面为椭圆形的柱状槽。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夹持槽的各自的槽体壁面上分别设置有防滑纹。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管件装配夹具还包括第一柔性块和第二柔性块;所述第一柔性块固定于所述第一夹块的面向所述转动手柄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柔性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持槽贯通以延长所述第一夹持槽的第三夹持槽,且所述第三夹持槽贯通所述第一柔性块;所述第二柔性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夹块的面向所述转动手柄的一侧,在所述第二柔性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夹持槽贯通以延长所述第二夹持槽的第四夹持槽,且所述第四夹持槽贯通所述第二柔性块。结合第一方面及其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柔性块和所述第二柔性块均由聚氨酯制成。结合第一方面及其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柔性块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夹块,所述第二柔性块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夹块。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管件装配工装,所述管件装配工装包括操作台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提供的管件装配夹具;其中:所述第一夹块固定于所述操作台,所述第二夹块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操作台,所述滑动组件配置成控制所述第二夹块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块。结合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操作台包括主体和安装于所述主体上的安装槽,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夹持槽均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外部;所述第一夹块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滑动组件连接于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二夹块之间。结合第二方面及其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肘夹座、肘夹扳手和肘夹推杆;所述肘夹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肘夹座,所述肘夹扳手铰接于所述肘夹座,且所述肘夹推杆的一端与所述肘夹扳手曲柄连杆连接;所述肘夹座固定于所述主体,所述肘夹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块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管件装配夹具,该管件装配夹具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转动限位件;在第一夹块上开设有贯通第一夹块的第一夹持槽,在第二夹块上开设有贯通第二夹块的第二夹持槽,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配置成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互靠近的工况下相互对接以夹持待装配管件;转动限位件包括连接部件和转动手柄,连接部件固定于第一夹块上,转动手柄以能够相对所述连接部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持槽的延伸方向的平面内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且所述转动手柄配置成在转动初始位置处能够与被夹持的所述待装配管件的管口端面抵接从而对被夹持的所述待装配管件进行限位。使用时,保证转动限位件的转动手柄位于初始位置处,将待装配管件放置于第一夹块上的第一夹持槽内,并保证待装配管件的管口伸出第一夹持槽且其管口端面抵接于转动限位件的转动手柄,使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互靠近以使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相互对接直至待装配管件被夹持于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之间,然后锁紧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即完成待装配管件的对位工作;也可以保证转动手柄位于初始位置处,然后先使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互靠近以使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相互对接,再将待装配管件伸入于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之间,移动待装配管件,使待装配管件的管口伸出夹持槽并使其管口端面抵接于转动限位件的转动手柄,之后锁紧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即完成待装配管件的对位工作;在需要与对手件装配时,只要旋转转动限位件的转动手柄,使转动手柄不遮挡待装配管件的管口,即可对该待装配管件和对手件之间进行对接工作以完成管件装配。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件装配夹具中,利用第一夹持槽、第二夹持槽对待装配管件进行夹持,可避免待装配管件在装配过程中移动,便于装配对位,进一步地,可通过转动限位件中的转动手柄对待装配管件的管口装配位置进行限定,以充分保证待装配管件装配位置的准确度,以提高管件装配结果的一致性;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件装配夹具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从而有利于提高管件装配效率。另外,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管件装配工装,该管件装配工装包括操作台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提供的管件装配夹具;其中:第一夹块固定于操作台,第二夹块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于操作台,滑动组件配置成控制第二夹块靠近或远离第一夹块。以上提供了操控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互靠近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具备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管件装配夹具具有的所有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件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块(1)、第二夹块(2)和转动限位件(3);/n在所述第一夹块(1)上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夹块(1)的第一夹持槽(11),在所述第二夹块(2)上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二夹块(2)的第二夹持槽(21),所述第一夹持槽(11)和所述第二夹持槽(21)配置成在所述第一夹块(1)和所述第二夹块(2)相互靠近的工况下相互对接以夹持待装配管件;/n所述转动限位件(3)包括连接部件(31)和转动手柄(32);所述连接部件(31)固定于所述第一夹块(1)上,所述转动手柄(32)以能够相对所述连接部件(3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持槽(11)的延伸方向的平面内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31),且所述转动手柄(32)配置成在转动初始位置处能够与被夹持的所述待装配管件的管口端面抵接从而对被夹持的所述待装配管件进行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块(1)、第二夹块(2)和转动限位件(3);
在所述第一夹块(1)上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夹块(1)的第一夹持槽(11),在所述第二夹块(2)上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二夹块(2)的第二夹持槽(21),所述第一夹持槽(11)和所述第二夹持槽(21)配置成在所述第一夹块(1)和所述第二夹块(2)相互靠近的工况下相互对接以夹持待装配管件;
所述转动限位件(3)包括连接部件(31)和转动手柄(32);所述连接部件(31)固定于所述第一夹块(1)上,所述转动手柄(32)以能够相对所述连接部件(3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持槽(11)的延伸方向的平面内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31),且所述转动手柄(32)配置成在转动初始位置处能够与被夹持的所述待装配管件的管口端面抵接从而对被夹持的所述待装配管件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31)包括连接板(311)和Z字形弯折杆(312),所述连接板(311)固定于所述第一夹块(1)上,所述Z字形弯折杆(3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311),所述转动手柄(32)转动安装于所述Z字形弯折杆(312)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槽(11)和所述第二夹持槽(21)对接形成径向截面为椭圆形的柱状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夹持槽(11)和所述第二夹持槽(21)的各自的槽体壁面上分别设置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装配夹具还包括第一柔性块(41)和第二柔性块(42);
所述第一柔性块(41)固定于所述第一夹块(1)的面向所述转动手柄(32)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柔性块(4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持槽(11)贯通以延长所述第一夹持槽(11)的第三夹持槽(411),且所述第三夹持槽(411)贯通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鹏鹏丁淼林
申请(专利权)人:弗兰科希管件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