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IP清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1084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IP清洗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果汁生产设备的CIP清洗系统效率低及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包括:浊汁清洗部,包括:第一换热器,物料入口通过第一出液总管分别与浊碱液罐及第一清水罐连接,物料出口与浊汁段预洗设备连接;第一回液总管,一端与浊汁段预洗设备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换热器、第一清水罐及浊碱液罐连接;清汁清洗部,包括:第二换热器,物料入口通过第二出液总管分别与消毒液罐及清碱液罐、第二清水罐连接,物料出口与清汁段预洗设别连接;第二回液总管,一端与清汁段预洗设备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换热器、第二清水罐、清碱液罐及消毒液罐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清洗效率和生产效率,节约了资源。

CIP clea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IP清洗系统
本技术属于清洗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果汁生产设备的CIP清洗系统。
技术介绍
CIP简称就地清洗,CIP清洗系统为就地清洗系统,是指不用拆开或移动装置,采用高温、高浓度的清洗液,对设备加以强力作用,将与食品的接触面洗净的工艺,被广泛应用于饮料、乳品、果汁、酒类等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食品生产企业中。果汁生产设备通常分为浊汁段和清汁段,现有技术中,浊汁段和清汁段通常共用一套CIP清洗设备,由于浊汁段和清汁段所采用的酸碱洗涤剂用量不同,因此无法同时清洗,清洗时间延长,生产效率较低;同时,原有CIP清洗系统的清洗剂、冷凝水不能回收循环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果汁生产设备配备的CIP清洗系统效率低、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CIP清洗系统,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CIP清洗系统,包括:溶碱罐,顶部入口通过电磁阀V0.0与水源连接,底部出口处设置溶碱泵;浊汁清洗部,包括:浊碱液罐、第一清水罐、第一换热器、第一出液总管及第一回液总管;其中:浊碱液罐,侧面的进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1.1与溶碱罐的出口连接,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1.2与第一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回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1.9与第一回液总管连接;第一清水罐,底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阀门V1.3与第一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入水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1.0与水源连接,顶部的入水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1.8与第一回液总管连接;第一换热器,侧面上方的蒸汽入口与蒸汽供热设备的出口连接,侧面下方的冷凝水出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第一疏水阀与蒸汽供热设备的回收口连接,底部的物料入口通过第一增压泵与第一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物料出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三通阀V1.4分别与浊汁段预洗设备的入口及第一回液总管连接,浊汁段预洗设备的出口均通过管道与第一回液总管的起始端连接;第一回液总管,起始端设置第一单向阀,尾端设置电磁阀V1.10;第一回液总管通过电磁阀V1.10与排水口连接;第一回液总管与第一换热器、第一清水罐及浊碱液罐的连接点均位于第一单向阀与电磁阀V1.10之间;第一出液总管,起始端设置电磁阀V1.11;第一出液总管通过电磁阀V1.11与排水口连接;第一出液总管与浊碱液罐及第一清水罐的连接点均位于电磁阀V1.11与第一增压泵之间;清汁清洗部,包括:消毒液罐、清碱液罐、第二清水罐、第二换热器、第二出液总管及第二回液总管;其中:消毒液罐,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2.11与第二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回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2.10与第二回液总管连接;清碱液罐,侧面的进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2.1与溶碱罐的出口连接,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的电磁阀V2.2与第二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回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2.9与第二回液总管连接;第二清水罐,底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阀门V2.3与第二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入水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2.0与水源连接,顶部的入水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2.8与第二回液总管连接;第二换热器,侧面上方的蒸汽入口与蒸汽供热设备的出口连接,侧面下方的冷凝水出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第二疏水阀与蒸汽供热设备的回收口连接,底部的物料入口通过第二增压泵与第二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物料出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三通阀V2.4分别与清汁段预洗设备的入口及第二回液总管连接,清汁段预洗设备的出口均通过管道与第二回液总管连接;第二回液总管,起始端设置第二单向阀,尾端设置电磁阀V0.1;第二回液总管通过电磁阀V0.1与排水口连接;第二回液总管与第二换热器、第二清水罐、清碱液罐及消毒液罐的连接点均位于第二单向阀与电磁阀V0.1之间;第二出液总管,起始端设置电磁阀V2.12;第二出液总管通过电磁阀V2.12与排水口连接;第二出液总管与消毒液罐、清碱液罐及第二清水罐的连接点均位于电磁阀V2.12与第二增压泵之间。通过设置浊汁清洗部和清汁清洗部,可以同时为浊汁段预洗设备和清汁段预洗设备进行清洗,且可以根据浊汁段预洗设备和清汁段预洗设备所用清洗剂的不同同时进行调配,提高了清洗效率和生产效率;通过将第一换热器的冷凝水出口、第二换热器的冷凝水出口与蒸汽供热设备的回收口连接,使冷凝水被回收重新利用,节约了资源。较佳地,电磁阀V0.1为三通阀,与浊碱液罐侧面的进液口连接;清碱液罐通过第二回液总管及电磁阀V0.1与浊碱液罐连接。通过V0.1,将清碱液罐和浊碱液罐连接起来,由于清汁段预洗设备相对浊汁段预洗设备的清洁度较高,因此,清碱液罐中用于清洗清汁段预洗设备的清洗剂,在使用后可以回收至浊碱液罐中,经过调配后,再次用于浊汁段预洗设备的清洗;节约了资源。较佳地,第一换热器的蒸汽入口通过管道及其上串接的第一温控阀及电磁阀V1.12与蒸汽供热设备的出口连接;第一温控阀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换热器的物料出口连接;第二换热器的蒸汽入口通过管道及其上串接的第二温控阀及电磁阀V2.13与蒸汽供热设备的出口连接;第二温控阀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换热器的物料出口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温控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控阀、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控阀可以根据第一换热器物料出口处清洁剂的温度调节阀门的开合,进而调节进入第一换热器的热蒸汽的量,最终调节清洁剂的温度;第二温控阀可以根据第二换热器物料出口处清洁剂的温度调节阀门的开合,进而调节进入第一换热器的热蒸汽的量,最终调节清洁剂的温度。较佳地,第一温控阀上并联设置阀门V1.13;第二温控阀上并联设置阀门V2.14。通过设置阀门V1.13及V2.14,当第一温控阀和第二温控阀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V1.13及V2.14进行工作。本技术有益效果包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浊汁清洗部和清汁清洗部,提高了清洗效率和生产效率;通过对冷凝水及清碱液罐的清洗剂进行回收利用,节约了资源。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溶碱罐;10溶碱泵;2浊碱液罐;3第一清水罐;4第一换热器;40第一疏水阀;41第一增压泵;42浊汁段预洗设备;50第一出液总管;51第一回液总管;52第二出液总管;53第二回液总管;54第一单向阀;55第二单向阀;56第一温控阀;57第一温度传感器;58第二温控阀;59第二温度传感器;6消毒液罐;7清碱液罐;8第二清水罐;9第二换热器;90第二疏水阀;91第二增压泵;93清汁段预洗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用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图1中,符号“W”表示水源,“Y”表示排水口,“S”表示蒸汽供热设备的的出口,“C”表示蒸汽供热设备的回收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IP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溶碱罐,顶部入口通过电磁阀V0.0与水源连接,底部出口处设置溶碱泵;/n浊汁清洗部,包括:浊碱液罐、第一清水罐、第一换热器、第一出液总管及第一回液总管;其中:/n浊碱液罐,侧面的进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1.1与溶碱罐的出口连接,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1.2与第一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回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1.9与第一回液总管连接;/n第一清水罐,底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阀门V1.3与第一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入水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1.0与水源连接,顶部的入水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1.8与第一回液总管连接;/n第一换热器,侧面上方的蒸汽入口与蒸汽供热设备的出口连接,侧面下方的冷凝水出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第一疏水阀与蒸汽供热设备的回收口连接,底部的物料入口通过第一增压泵与第一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物料出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三通阀V1.4分别与浊汁段预洗设备的入口及第一回液总管连接,浊汁段预洗设备的出口均通过管道与第一回液总管的起始端连接;/n第一回液总管,起始端设置第一单向阀,尾端设置电磁阀V1.10;第一回液总管通过电磁阀V1.10与排水口连接;第一回液总管与第一换热器、第一清水罐及浊碱液罐的连接点均位于第一单向阀与电磁阀V1.10之间;/n第一出液总管,起始端设置电磁阀V1.11;第一出液总管通过电磁阀V1.11与排水口连接;第一出液总管与浊碱液罐及第一清水罐的连接点均位于电磁阀V1.11与第一增压泵之间;/n清汁清洗部,包括:消毒液罐、清碱液罐、第二清水罐、第二换热器、第二出液总管及第二回液总管;其中:/n消毒液罐,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2.11与第二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回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2.10与第二回液总管连接;/n清碱液罐,侧面的进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2.1与溶碱罐的出口连接,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的电磁阀V2.2与第二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回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2.9与第二回液总管连接;/n第二清水罐,底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阀门V2.3与第二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入水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2.0与水源连接,顶部的入水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2.8与第二回液总管连接;/n第二换热器,侧面上方的蒸汽入口与蒸汽供热设备的出口连接,侧面下方的冷凝水出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第二疏水阀与蒸汽供热设备的回收口连接,底部的物料入口通过第二增压泵与第二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物料出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三通阀V2.4分别与清汁段预洗设备的入口及第二回液总管连接,清汁段预洗设备的出口均通过管道与第二回液总管连接;/n第二回液总管,起始端设置第二单向阀,尾端设置电磁阀V0.1;第二回液总管通过电磁阀V0.1与排水口连接;第二回液总管与第二换热器、第二清水罐、清碱液罐及消毒液罐的连接点均位于第二单向阀与电磁阀V0.1之间;/n第二出液总管,起始端设置电磁阀V2.12;第二出液总管通过电磁阀V2.12与排水口连接;第二出液总管与消毒液罐、清碱液罐及第二清水罐的连接点均位于电磁阀V2.12与第二增压泵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IP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溶碱罐,顶部入口通过电磁阀V0.0与水源连接,底部出口处设置溶碱泵;
浊汁清洗部,包括:浊碱液罐、第一清水罐、第一换热器、第一出液总管及第一回液总管;其中:
浊碱液罐,侧面的进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1.1与溶碱罐的出口连接,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1.2与第一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回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1.9与第一回液总管连接;
第一清水罐,底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阀门V1.3与第一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入水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1.0与水源连接,顶部的入水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1.8与第一回液总管连接;
第一换热器,侧面上方的蒸汽入口与蒸汽供热设备的出口连接,侧面下方的冷凝水出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第一疏水阀与蒸汽供热设备的回收口连接,底部的物料入口通过第一增压泵与第一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物料出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三通阀V1.4分别与浊汁段预洗设备的入口及第一回液总管连接,浊汁段预洗设备的出口均通过管道与第一回液总管的起始端连接;
第一回液总管,起始端设置第一单向阀,尾端设置电磁阀V1.10;第一回液总管通过电磁阀V1.10与排水口连接;第一回液总管与第一换热器、第一清水罐及浊碱液罐的连接点均位于第一单向阀与电磁阀V1.10之间;
第一出液总管,起始端设置电磁阀V1.11;第一出液总管通过电磁阀V1.11与排水口连接;第一出液总管与浊碱液罐及第一清水罐的连接点均位于电磁阀V1.11与第一增压泵之间;
清汁清洗部,包括:消毒液罐、清碱液罐、第二清水罐、第二换热器、第二出液总管及第二回液总管;其中:
消毒液罐,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2.11与第二出液总管连接,顶部的回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2.10与第二回液总管连接;
清碱液罐,侧面的进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设置的电磁阀V2.1与溶碱罐的出口连接,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及其上的电磁阀V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利闫学仁田荣马学军丁海潮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吴忠市茂源天然果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