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的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093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底部设置有车轮,所述车架顶面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活性炭吸附箱、引风机以及烟囱,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排气口连通活性炭吸附箱,所述活性炭吸附箱的排气口连通引风机,所述引风机连通烟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移动、可循环利用、减少器材占地的效果。

A movable tail gas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的尾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有机污染场地尾气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的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原本位于城区的污染企业从城市中心迁出,与此同时,随着工业企业的搬迁或停产、倒闭,遗留了大量、多种多样、复杂的污染场地,造成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特别是有机污染问题,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技术包括空气曝气技术、气相抽提技术、热解吸技术、生物通风技术等,这些修复技术都有一个共同点,需要收集有机污染气体并进行后续的尾气处理。目前,修复一块污染场地往往需要多种修复技术联合使用,最后阶段还需要进行尾气处理阶段,需要额外的建设尾气处理装置,不但增加了建设的工程量而且还增加了占地面积。基于后续尾气处理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能够循环利用的可移动式的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的尾气处理装置,具有便于移动、可循环利用、减少器材占地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移动式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底部设置有车轮,所述车架顶面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活性炭吸附箱、引风机以及烟囱,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排气口连通活性炭吸附箱,所述活性炭吸附箱的排气口连通引风机,所述引风机连通烟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移动式的尾气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只需将车架移动至需要位置即可使用,不必反复建设和拆除尾气处理装置,具有便于移动、可循环利用、减少器材占地以及节约成本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液分离器底部设置有用于接收废液的废液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收集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和液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架上于气液分离器正下方固设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滑动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容纳槽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顶压在支撑块底部,另一端顶压在容纳槽底部,所述废液筒放置在支撑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废液筒与底座之间的距离来判断废液筒内的废液多少,便于判断位于气液分离器底部的废液筒内废液的多少,以便于及时的倾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内部开设有容纳室,所述容纳室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侧壁上固设有能够穿过容纳室伸出支撑块的锁舌,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供锁舌插入的卡槽,所述锁舌卡入卡槽伸出底座侧壁;所述滑块和容纳室之间设置有驱使锁舌伸出支撑块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顶压在容纳室内壁上,另一端顶压在滑块远离锁舌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废液筒内将要装满废液时,锁舌卡入卡槽,支撑块的位置被锁定,从而便于将废液筒从气液分离器底部取出,防止支撑块对取出废液筒造成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舌卡入卡槽内时,支撑块的顶面与底座顶面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不影响判断废液筒内液体的量,又防止支撑块对废液筒取出造成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架四角处分别固设有吊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运车架时,便于通过吊车或者牵引车勾起吊环对车架进行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架底部至少设置四个液压支腿,所述液压支腿分别设置在车架四角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支腿能够调整车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从而保证车架的平稳性,保证尾气处理装置正常稳定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对烟囱排出气体进行检测的尾气在线监测仪,所述尾气在线监测仪的探头设置在烟囱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时监测处理完成的气体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应及时停止排放,更换活性炭吸附箱内的活性炭或者检查调整设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活性炭吸附箱、活性炭吸附箱和引风机以及引风机和烟囱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帆布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装置时可起到防止连接被破坏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可移动式的尾气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只需将车架移动至需要位置即可使用,不必反复建设和拆除尾气处理装置,具有便于移动、可循环利用、减少器材占地以及节约成本的目的。;2.通过设置底座和支撑块,便于判断气液分离器内部废液的多少,以便于及时的进行倾倒;3.通过设置尾气在线监测仪,可以实时监测处理完成的气体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应及时停止排放,更换活性炭吸附箱内的活性炭或者检查调整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突出底座的剖视图。图中,1、车架;11、车轮;12、吊环;13、液压支腿;2、气液分离器;3、活性炭吸附箱;4、引风机;5、烟囱;6、废液筒;7、底座;71、容纳槽;711、卡槽;72、支撑块;721、容纳室;722、滑块;723、锁舌;724、复位弹簧;73、弹簧;8、尾气在线监测仪。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移动式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车架1,车架1为铁制架,车架1的底部四角处分别设置有车轮11,车架1的顶面固定设置有气液分离器2、活性炭吸附箱3、引风机4以及烟囱5,气液分离器2的排气口连通活性炭吸附箱3,活性炭吸附箱3的排气口连通引风机4,引风机4连通烟囱5。使用时,利用车架1将尾气处理装置移运至现场,将收集到的有机物废气通入到气液分离器2,气液分离器2将废气中的液体和固体颗粒与废气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有机物废气再输入到活性炭吸附箱3内,经过活性炭吸附废气内的有害物质,然后进行引风机4将进化后的气体通过烟囱5排放到大气中;使用完成之后,可将车架1连同尾气处理装置一起移走。通过设置可移动式的尾气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只需将车架1移动至需要位置即可使用,不必反复建设和拆除,具有便于移动、可循环利用、减少器材占地以及节约成本的目的。参照图1,为了便于收集气液分离器2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和液体,在气液分离器2底部设置废液筒6,将气液分离器2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和液体流入废液筒6进行收集,最后统一倒入污水处理的位置。参照图1和图3,进一步的,废液筒6放置在气液分离器2下方不便观察废液筒6内废液是否装满,所以在车架1上于气液分离器2的正下方固定设置有底座7,在底座7的顶部开设有容纳槽71,容纳槽71内设置有能够上下升降的支撑块72,支撑块72与容纳槽71之间设置有弹簧73,弹簧73一端顶压在支撑块72底部,另一端顶压在容纳槽71的底部,废液筒6放置在容纳槽71内,在废液筒6内将要装满废液时,废液筒6向下压持支撑块72,使支撑块72的顶面与底座7的顶面平齐,工作人员只需观察废液筒6与底座7之间的位置即可判断废液筒6内废液的量。参照图3,由于在废液筒6装满废液向外取出时,弹簧73存在对支撑块72向上的弹力,在取出废液筒6时弹簧73会顶压支撑块72向上移动,支撑块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底部设置有车轮(11),所述车架(1)顶面设置有气液分离器(2)、活性炭吸附箱(3)、引风机(4)以及烟囱(5),所述气液分离器(2)的排气口连通活性炭吸附箱(3),所述活性炭吸附箱(3)的排气口连通引风机(4),所述引风机(4)连通烟囱(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底部设置有车轮(11),所述车架(1)顶面设置有气液分离器(2)、活性炭吸附箱(3)、引风机(4)以及烟囱(5),所述气液分离器(2)的排气口连通活性炭吸附箱(3),所述活性炭吸附箱(3)的排气口连通引风机(4),所述引风机(4)连通烟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2)底部设置有用于接收废液的废液筒(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于气液分离器(2)正下方固设有底座(7),所述底座(7)顶部开设有容纳槽(71),所述容纳槽(71)内滑动设置有支撑块(72),所述支撑块(72)与容纳槽(71)之间设置有弹簧(73),所述弹簧(73)一端顶压在支撑块(72)底部,另一端顶压在容纳槽(71)底部,所述废液筒(6)放置在支撑块(7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72)内部开设有容纳室(721),所述容纳室(721)内滑动设置有滑块(722),所述滑块(722)的侧壁上固设有能够穿过容纳室(721)伸出支撑块(72)的锁舌(723),所述容纳槽(7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锁舌(723)插入的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菊李海霞李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绿洲北京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