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宿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减震式可调节双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86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双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减震式可调节双杠,包括中空连杆、圆管状连接套杆、圆柱状底柱、螺纹套管和底座;所述底座为长方体,底座顶部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通过螺栓固连圆柱状底柱;所述圆柱状底柱的中部套设螺纹套管,圆柱状底柱的顶端套设圆管状连接套杆;所述圆管状连接套杆的顶端与中空连杆固连;所述螺纹套管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缓冲弹簧与第二缓冲弹簧配合使用,对缓冲顶板进行缓冲后减弱缓冲顶板的回弹效果,避免回弹造成使用者受伤,提高安全系数;通过活塞杆在L型活塞筒内移动,使得弹性膜膨胀,从而使得橡胶刹片对缓冲顶板的回弹进行二次减弱,进而提高缓冲顶板的安全系数。

A shock absorption adjustable parallel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式可调节双杠
本技术属于双杠
,具体的说是一种减震式可调节双杠。
技术介绍
双杠是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金属的架子支撑两条平行的木头、塑胶或合成金属制成的杠。一套典型的双杠动作包括在支撑位置、倒立位置和挂臂位置的转换。高中双杠教材难度较大。因此,完成教学任务的难度也较大。在实际的教学中,器械等教学条件可以降低,对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采取灵活的保护与帮助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双杠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7201620689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体育教学用双杠,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底座的一侧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一伸缩套,所述底座的另一侧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二伸缩套,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表面和第二伸缩杆的表面均设有刻度,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内部和第二伸缩杆的内部均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伸缩套的内部和第二伸缩套的内部设有第一螺纹孔。该体育教学用双杠,能够在学生上课时进行有效的辅助帮助,同时增加双杠授课的安全性,使得整体结构更加完善实用。但是,此类体育教学用双杠在进行高度调节时,需要先将顶部抬起然后在对顶部进行固定,这样造成调节不便,容易产生事故,且对使用者进行缓冲时未有效降低回弹效果,造成使用者受伤,降低了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减震式可调节双杠,能够在对使用者进行缓冲后,减弱回弹效果,从而避免使用者再次被弹起受伤,提高了安全系数。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减震式可调节双杠,包括包括中空连杆、圆管状连接套杆、圆柱状底柱、螺纹套管和底座;所述底座为长方体,底座顶部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通过螺栓固连圆柱状底柱;所述圆柱状底柱的中部套设螺纹套管,且螺纹套管的外管壁上固连两个转动耳,转动耳便于对螺纹套管进行转动,圆柱状底柱的顶端套设圆管状连接套杆,圆柱状底柱的顶部开设螺旋纹,开设螺旋纹使圆柱状底柱与螺纹套管螺旋连接;所述圆管状连接套杆的顶端与中空连杆固连,且中空连杆的长度与底座的长度相同,中空连杆用于使用者进行体育活动;所述螺纹套管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且转动盘为环形结构,转动盘与圆管状连接套杆的底端固连,转动盘用于使圆管状连接套杆与螺纹套管转动连接。工作时,当需要将中空连杆调高时,转动螺纹套管,此时,螺纹套管在圆柱状底柱的顶部上移,螺纹套管通过转动盘使得圆管状连接套杆上移,从而带动中空连杆上移,当需要将中空连杆调低时,反向转动螺纹套管,此时,螺纹套管在圆柱状底柱的顶部下移,螺纹套管通过转动盘使得圆管状连接套杆下移,从而带动中空连杆下移,这样便于对中空连杆的高度进行调节,增大了该体育教学用可调节式双杠对不同身高的使用者的适用范围,避免人工抬起中空连杆再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安全系数。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位于四个圆柱状底柱之间固连缓冲底板,且缓冲底板为矩形方盒状结构,缓冲底板内侧的两端均对称固连两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套设有滑块,且滑块为环形结构,滑块的两侧分别固连第一缓冲弹簧与第二缓冲弹簧,滑块的顶端铰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与缓冲顶板铰接,第一连杆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与第二缓冲弹簧均套接在第二连杆的外柱面上,第一缓冲弹簧与第二缓冲弹簧的弹簧直径相同,第一缓冲弹簧与第二缓冲弹簧用于使缓冲顶板进行缓冲,且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与第二缓冲弹簧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杆的两端固连;所述缓冲顶板盖合在缓冲底板的顶部,缓冲顶板为矩形方盒状结构,缓冲顶板内侧的尺寸大于缓冲底板外侧的尺寸。工作时,当使用者掉落在缓冲顶板上时,缓冲顶板受到使用者的重力作用下移,使得第一连杆推动滑块在第二连杆上向靠近缓冲底板内壁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缓冲弹簧对缓冲顶板进行缓冲,从而对使用者的下落进行缓冲,当缓冲顶板下移至最低时,第二缓冲弹簧恢复形变推动滑块反向滑动,此时,第一缓冲弹簧阻碍滑块的滑动,从而降低缓冲顶板的回弹高度,进而对使用者进行安全防护。优选的,所述缓冲底板外侧的顶部对应四个第二连杆位置处均固连L型活塞筒,且L型活塞筒的内侧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顶端与缓冲顶板的内壁固连,活塞杆的底端设有圆形橡胶塞,且圆形橡胶塞的外径与L型活塞筒竖直段的内径相同,圆形橡胶塞用于压缩L型活塞筒内部的空气;所述L型活塞筒的水平段的开口位置处粘接有弹性橡胶膜,且弹性橡胶膜的一侧凸起时挤压缓冲顶板。工作时,当缓冲顶板下移时,活塞杆在L型活塞筒的内部下移,活塞杆对L型活塞筒内部的空气进行压缩,压缩的空气使得弹性橡胶膜发生膨胀,利用膨胀的弹性橡胶膜挤压缓冲顶板的内壁,从而降低缓冲顶板的回弹效果,提高了安全系数。优选的,所述弹性橡胶膜的外壁上粘接有橡胶刹片;所述橡胶刹片的内部设有钢丝纤维,且钢丝纤维用于延长橡胶刹片的使用寿命。工作时,当弹性橡胶膜膨胀时,弹性橡胶膜对缓冲顶板的内壁进行挤压,此时,橡胶刹片位于缓冲顶板与弹性橡胶膜之间,对弹性橡胶膜进行防护,避免弹性橡胶膜直接与缓冲顶板的内壁接触,从而延长了弹性橡胶膜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圆管状连接套杆共设置有四个,四个圆管状连接套杆的底端均设有尼龙安全带,且尼龙安全带为带状结构,其中,位于底座同一端的两个圆管状连接套杆上设有的两个尼龙安全带之间通过魔术贴相互粘接;所述魔术贴的长度与尼龙安全带的长度相同,魔术贴用于使两个尼龙安全带连接牢固。工作时,当小孩需要进行杠上的腿部伸直训练时,将相邻的两个尼龙安全带之间通过魔术贴粘接牢固,两个紧密连接牢固的尼龙安全带对小孩的背部进行支撑,这样便于对小孩进行安全防护,同时,便于对其动作进行纠正,提高安全系数与教学质量。优选的,所述圆管状连接套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圆管状连接套杆外侧的塑料调节盘固连,且塑料调节盘与圆管状连接套杆壁厚的连接位置处设有轴承,转动轴与尼龙安全带的一端固连,且尼龙安全带的另一端固连横杆。工作时,当尼龙安全带使用完毕后,转动塑料调节盘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对尼龙安全带进行收卷,外露的尼龙安全带被回收至圆管状连接套杆的内部,避免雨水打湿尼龙安全带,从而保证尼龙安全带的正常使用,且延长尼龙安全带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圆柱状底柱上设有刻度条,且圆柱状底柱上对应刻度条位置处涂刷有透明防锈漆。工作时,转动四个螺纹套管的底端对应同一刻度线,从而使得中空连杆的两端水平,透明防锈漆便于观察刻度,且延长圆柱状底柱的使用寿命,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提高训练的质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第一缓冲弹簧与第二缓冲弹簧配合使用,对缓冲顶板进行缓冲后减弱缓冲顶板的回弹效果,避免回弹造成使用者受伤,提高安全系数;通过活塞杆在L型活塞筒内移动,使得弹性橡胶膜膨胀,从而使得橡胶刹片对缓冲顶板的回弹进行二次减弱,进而提高缓冲顶板的安全系数。2.本技术,通过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式可调节双杠,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连杆(1)、圆管状连接套杆(2)、圆柱状底柱(3)、螺纹套管(31)和底座(4);所述底座(4)为长方体,底座(4)顶部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通过螺栓固连圆柱状底柱(3);所述圆柱状底柱(3)的中部套设螺纹套管(31),且螺纹套管(31)的外管壁上固连两个转动耳,圆柱状底柱(3)的顶端套设圆管状连接套杆(2),圆柱状底柱(3)的顶部开设螺旋纹;所述圆管状连接套杆(2)的顶端与中空连杆(1)固连,且中空连杆(1)的长度与底座(4)的长度相同;所述螺纹套管(3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且转动盘为环形结构,转动盘与圆管状连接套杆(2)的底端固连;/n其中,所述底座(4)的顶部位于四个圆柱状底柱(3)之间固连缓冲底板(42),且缓冲底板(42)为矩形方盒状结构,缓冲底板(42)内侧的两端均对称固连两个第二连杆(421);所述第二连杆(421)上套设有滑块(423),且滑块(423)为环形结构,滑块(423)的两侧分别固连第一缓冲弹簧(422)与第二缓冲弹簧(424),滑块(423)的顶端铰接第一连杆(411);所述第一连杆(411)的顶端与缓冲顶板(41)铰接,第一连杆(411)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422)与第二缓冲弹簧(424)均套接在第二连杆(421)的外柱面上,第一缓冲弹簧(422)与第二缓冲弹簧(424)的弹簧直径相同,且第一缓冲弹簧(422)的一端与第二缓冲弹簧(424)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杆(421)的两端固连;所述缓冲顶板(41)盖合在缓冲底板(42)的顶部,缓冲顶板(41)为矩形方盒状结构,缓冲顶板(41)内侧的尺寸大于缓冲底板(42)外侧的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式可调节双杠,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连杆(1)、圆管状连接套杆(2)、圆柱状底柱(3)、螺纹套管(31)和底座(4);所述底座(4)为长方体,底座(4)顶部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通过螺栓固连圆柱状底柱(3);所述圆柱状底柱(3)的中部套设螺纹套管(31),且螺纹套管(31)的外管壁上固连两个转动耳,圆柱状底柱(3)的顶端套设圆管状连接套杆(2),圆柱状底柱(3)的顶部开设螺旋纹;所述圆管状连接套杆(2)的顶端与中空连杆(1)固连,且中空连杆(1)的长度与底座(4)的长度相同;所述螺纹套管(3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且转动盘为环形结构,转动盘与圆管状连接套杆(2)的底端固连;
其中,所述底座(4)的顶部位于四个圆柱状底柱(3)之间固连缓冲底板(42),且缓冲底板(42)为矩形方盒状结构,缓冲底板(42)内侧的两端均对称固连两个第二连杆(421);所述第二连杆(421)上套设有滑块(423),且滑块(423)为环形结构,滑块(423)的两侧分别固连第一缓冲弹簧(422)与第二缓冲弹簧(424),滑块(423)的顶端铰接第一连杆(411);所述第一连杆(411)的顶端与缓冲顶板(41)铰接,第一连杆(411)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422)与第二缓冲弹簧(424)均套接在第二连杆(421)的外柱面上,第一缓冲弹簧(422)与第二缓冲弹簧(424)的弹簧直径相同,且第一缓冲弹簧(422)的一端与第二缓冲弹簧(424)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杆(421)的两端固连;所述缓冲顶板(41)盖合在缓冲底板(42)的顶部,缓冲顶板(41)为矩形方盒状结构,缓冲顶板(41)内侧的尺寸大于缓冲底板(42)外侧的尺寸。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贺莫梦娴刘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