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添加早强型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925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添加早强型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混凝土及其制备技术领域,由如下原料制成:水泥,碎石,黄沙,粉煤灰,矿渣,废弃混凝土块,早强型减水剂和水等,包括如下步骤:(1)粉碎:将原料放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后备用;(2)筛选:将打碎的原材料粉末过筛;(3)混料:(4)将早强型减水剂和消泡剂加入到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中(5)脱模。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要的胶凝材料,加入早强型减水剂和消泡剂的,减少了水泥的用量,通过将粉煤灰、矿渣和废弃混凝土粉碎成粉末,减少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节约生产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体积稳定。

A kind of concrete with early strength and early strength water reducing ag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添加早强型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及其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添加早强型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随着建筑节能政策的驱动,建筑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有了飞速发展。混凝土是建筑业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但要求混凝土具有高强度、耐久的要求,而且混凝土还应满足轻质、环保的要求。长期以来,电杆制作混凝土中不使用添加剂,单纯按照沙、碎石、水泥与水的配比制作混凝土。为增强混凝土电杆强度,必须增加水泥的使用量,同时脱模时间较长,在使用蒸汽脱模时,燃气用量较大,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添加早强型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添加早强型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由如下组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水泥20-30份,碎石15-20份,黄沙15-20份,粉煤灰30-50份,矿渣5-8份,废弃混凝土块5-10份,增强纤维1-5份,氧化石墨烯1-5份,早强型减水剂0.2-0.5份,消泡剂0.2-0.5份,防水剂2-4份,水30-40份。一种添加早强型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包括如下步骤:(1)粉碎:取一台粉碎机,分别将粉煤灰、矿渣和废弃混凝土放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后备用;(2)筛选:将打碎的粉煤灰、矿渣和废弃混凝土粉末过筛,筛网为300-350目;(3)混料:将水泥、碎石、黄沙倒入搅拌池中,然后加入水,进行第一次搅拌,搅拌均匀后,在加入步骤(2)中过筛后的粉煤灰、矿渣和废弃混凝土粉末,继续搅拌,最后将增强纤维和氧化石墨烯倒入混合物中,继续搅拌,最终得到混合物;(4)将早强型减水剂和消泡剂加入到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防水剂,继续搅拌制成均匀混合物,即可得到添加早强型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5)脱模:将步骤(4)中制得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并以达到模具容积量的20~60%为止,将模具盖好封紧,将模具放入到蒸汽池中,检测出脱模时间。优选的,所述步骤(3)和步骤(4)中均采用机械搅拌和强力振捣。优选的,所述碎石为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或铝矿石细骨料,骨料是粒径范围为2.5mm-7mm。优选的,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或硫铝酸盐水泥。优选的,所述增强纤维的长度10~15mm,直径为0.03~0.05mm。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第一次搅拌时间为5-10min,第二次的搅拌时间为30-40min。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蒸汽池的温度为80-8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要的胶凝材料,同时加入粉煤灰、矿渣和废弃混凝土粉末等混凝土矿物掺合料,与水泥一起组成混凝土中所用的胶凝材料。混凝土矿物掺合料通过改善胶凝材料的组成、数量、颗粒级配等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体积稳定。(2)早强型减水剂和消泡剂的加入,减少了水泥的用量,防止搅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强度,通过防水剂的添加,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抗渗防水功能,抗渗等级可达P25以上,同时具有缓凝、早强,减水、抗裂等功效。(3)通过将粉煤灰、矿渣和废弃混凝土粉碎成粉末,变废为宝,减少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节约生产成本,采用蒸汽池用蒸气养护,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增长速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一种添加早强型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由如下组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水泥20份,碎石15份,黄沙15份,粉煤灰30份,矿渣5份,废弃混凝土块5份,增强纤维1份,氧化石墨烯1份,早强型减水剂0.2份,消泡剂0.2份,防水剂2份,水30份。一种添加早强型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包括如下步骤:(1)粉碎:取一台粉碎机,分别将粉煤灰、矿渣和废弃混凝土放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后备用;(2)筛选:将打碎的粉煤灰、矿渣和废弃混凝土粉末过筛,筛网为300-350目;(3)混料:将水泥、碎石、黄沙倒入搅拌池中,然后加入水,进行第一次搅拌,搅拌均匀后,在加入步骤(2)中过筛后的粉煤灰、矿渣和废弃混凝土粉末,继续搅拌,最后将增强纤维和氧化石墨烯倒入混合物中,继续搅拌,最终得到混合物;(4)将早强型减水剂和消泡剂加入到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防水剂,继续搅拌制成均匀混合物,即可得到添加早强型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5)脱模:将步骤(4)中制得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并以达到模具容积量的20~60%为止,将模具盖好封紧,将模具放入到蒸汽池中,检测出脱模时间。实施例2一种添加早强型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由如下组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水泥25份,碎石17份,黄沙17份,粉煤灰40份,矿渣6.5份,废弃混凝土块7份,增强纤维3份,氧化石墨烯3份,早强型减水剂0.35份,消泡剂0.35份,防水剂3份,水35份。一种添加早强型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包括如下步骤:(1)粉碎:取一台粉碎机,分别将粉煤灰、矿渣和废弃混凝土放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后备用;(2)筛选:将打碎的粉煤灰、矿渣和废弃混凝土粉末过筛,筛网为300-350目;(3)混料:将水泥、碎石、黄沙倒入搅拌池中,然后加入水,进行第一次搅拌,搅拌均匀后,在加入步骤(2)中过筛后的粉煤灰、矿渣和废弃混凝土粉末,继续搅拌,最后将增强纤维和氧化石墨烯倒入混合物中,继续搅拌,最终得到混合物;(4)将早强型减水剂和消泡剂加入到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防水剂,继续搅拌制成均匀混合物,即可得到添加早强型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5)脱模:将步骤(4)中制得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并以达到模具容积量的20~60%为止,将模具盖好封紧,将模具放入到蒸汽池中,检测出脱模时间。实施例3一种添加早强型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由如下组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水泥30份,碎石20份,黄沙20份,粉煤灰50份,矿渣8份,废弃混凝土块10份,增强纤维5份,氧化石墨烯5份,早强型减水剂0.5份,消泡剂0.5份,防水剂4份,水40份。一种添加早强型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包括如下步骤:(1)粉碎:取一台粉碎机,分别将粉煤灰、矿渣和废弃混凝土放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后备用;(2)筛选:将打碎的粉煤灰、矿渣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添加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如下组份配比的原料制成:/n水泥20-30份,碎石15-20份,黄沙15-20份,粉煤灰30-50份,矿渣5-8份,废弃混凝土块5-10份,增强纤维1-5份,氧化石墨烯1-5份,减水剂0.2-0.5份,消泡剂0.2-0.5份,早强型减水剂2-4份,水30-4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添加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如下组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水泥20-30份,碎石15-20份,黄沙15-20份,粉煤灰30-50份,矿渣5-8份,废弃混凝土块5-10份,增强纤维1-5份,氧化石墨烯1-5份,减水剂0.2-0.5份,消泡剂0.2-0.5份,早强型减水剂2-4份,水3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添加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粉碎:取一台粉碎机,分别将粉煤灰、矿渣和废弃混凝土放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后备用;
(2)筛选:将打碎的粉煤灰、矿渣和废弃混凝土粉末过筛,筛网为300-350目;
(3)混料:将水泥、碎石、黄沙倒入搅拌池中,然后加入水,进行第一次搅拌,搅拌均匀后,在加入步骤(2)中过筛后的粉煤灰、矿渣和废弃混凝土粉末,继续搅拌,最后将增强纤维和氧化石墨烯倒入混合物中,继续搅拌,最终得到混合物;
(4)将减水剂和消泡剂加入到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早强型减水剂,继续搅拌制成均匀混合物,即可得到添加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
(5)脱模:将步骤(4)中制得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并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蒋少军蔡望明胡龙伍敏郑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德力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线路器材制造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