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925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250‑270份、矿粉90‑100份、粉煤灰60‑80份、天然细骨料500‑550份、再生细骨料200‑250份、天然粗骨料400‑430份、再生粗骨料720‑760份、外加剂3‑5份、分散浆液40‑50份以及水140‑150份;再生粗骨料由破碎后的废旧混凝土经过酸化、强化处理后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废旧混凝土经过酸化处理,可以使氢离子与废旧混凝土表面包裹的水泥砂浆中的氢氧化钙反应,从而可以改善再生粗骨料表面的粗糙度,以提高拌合料的和易性,同时经过强化处理后,可以改善再生粗骨料密度,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已成为目前建设应用最大量、最广泛的建筑材料;根据GB/T14902-2012,可以对预拌混凝土分为如下几类: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重混凝土以及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由于废弃混凝土在经过破碎时,会受到较大的外力,导致再生骨料的内部会出现大量的微细裂纹,使得再生骨料的强度低于天然骨料的强度;并且再生骨料的表面包裹着砂浆,虽然可以提高其与水泥的粘结力,但是会降低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因此传统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制备和使用时仍有很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其通过将废旧混凝土经过酸化处理,可以使氢离子与废旧混凝土表面包裹的水泥砂浆中的氢氧化钙反应,从而可以改善再生粗骨料表面的粗糙度,以提高拌合料的和易性,同时经过强化处理后,可以改善再生粗骨料密度,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水泥250-270份、矿粉90-100份、粉煤灰60-80份、天然细骨料500-550份、再生细骨料200-250份、天然粗骨料400-430份、再生粗骨料720-760份、外加剂3-5份、分散浆液40-50份以及水140-150份;所述再生粗骨料由破碎后的废旧混凝土经过酸化、强化处理后而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废旧混凝土经过酸化处理,可以使氢离子与废旧混凝土表面包裹的水泥砂浆中的氢氧化钙反应,从而可以改善再生粗骨料表面的粗糙度,以提高拌合料的和易性,同时经过强化处理后,可以改善再生粗骨料密度,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再生粗骨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①预处理:对废旧混凝土进行锤击,除去其中的钢筋;②破碎处理:将锤击后的废旧混凝土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粒径为5-20mm的一级骨料颗粒;③酸化处理:将一级骨料颗粒置于水中浸泡6-8h后,将其取出置于酸性液中浸泡4-6h,然后将一级骨料取出,用水冲洗至pH为6-7后,将其在温度为20-40℃的环境下,静置6-10h,得到酸化骨料颗粒;④强化处理:将酸化骨料颗粒置于强化液中,浸泡8-10h,然后将其取出,在100-200℃的温度下,干燥40-60min,室温静置1-2天,即可得到再生粗骨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旧混凝土经过破碎处理后得到一级骨料颗粒,此时一级骨料颗粒表面包裹有水泥砂浆,会增加其表面粗糙度,降低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因此将其经过酸化处理,可以其一级骨料颗粒表面的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与盐酸反应,从而改善一级骨料的表面粗糙度,然后将其经过强化处理,强化液可以填充至一级骨料颗粒的缝隙中,从而提高其强度,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强化液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水100份、超细微硅粉20-3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0-15份、硬脂酸钠6-10份以及烯丙基磺酸钠1-2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细微硅粉在烯丙基磺酸钠、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以及硬脂酸钠的作用下可以均匀分散于强化液中,当将酸化骨料浸泡于强化液中时,超细硅微粉可以填充至骨料的微细裂缝中,同时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的粘附性以及成膜性既能提高超细硅微粉对一级骨料颗粒的附着力,又能适当提高一级骨料颗粒与水泥的粘结力,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以提高其抗压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再生细骨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锤击后的废旧混凝土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粒径为小于5mm的二级骨料颗粒;向二级骨料颗粒中加入其重量的30-50%的分散液,将其进行研磨,得到粒径为0.1-0.5mm的再生细骨料颗粒以及包含粒径小于0.1mm粉料的分散浆液;然后将再生细骨颗粒取出,在200-300℃的温度下,加热2-3h,冷却后得到再生细骨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二级骨料颗粒与分散液进行研磨,在研磨的过程中,可以去除二级骨料颗粒表面的水泥砂浆,使二级颗粒骨料颗粒的粒形更加规则,有利于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进一步地,所述分散液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水10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0-15份、陶瓷微粉10-15份以及聚萘甲醛磺酸钠盐1-3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研磨的过程中,研磨下的粉料在可再分散性乳胶粉、陶瓷微粉以及聚萘甲醛磺酸钠盐的配合下分散于分散液中,形成分散浆液,一方面可以便于收集研磨后的粉料,另一方面形成的分散浆液可以用于新拌混凝土中,以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混凝土的致密性。进一步地,所述矿粉为S95级矿渣粉;所述粉煤灰为F类Ⅱ级粉煤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矿粉的加入可以减少用水量,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并且矿粉还可以填充到混凝土中的水泥与骨料之间的缝隙中,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粉煤灰与矿粉的作用类似,含有火山活性成分,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泥的水化热;粉煤灰不仅可以填充至混凝土的缝隙中,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还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合料的流动性,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进一步地,所述细骨料为Ⅱ区中砂,细度模数为2.7,含泥量<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Ⅱ区中砂的级配较好,颗粒比较圆润、光滑、粒形良好,其与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较好,其能填充到水泥与粗骨料之间的缝隙中,减少混凝土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一步地,所述天然粗骨料为5-25mm连续级配的天然碎石,含泥量<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续级配的天然碎石可以堆积形成密实填充的搭接骨架,减少混凝土的孔隙率,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外加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羧酸系减水剂可以降低用水量,减少水泥的用量,且对混凝土的其他性能影响小,具有吸附分散、润湿以及润滑的作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水泥250-270份、矿粉90-100份、粉煤灰60-80份、天然细骨料500-550份、再生细骨料200-250份、天然粗骨料400-430份、再生粗骨料720-760份、外加剂3-5份、分散浆液40-50份以及水140-150份,搅拌均匀,得到再生骨料混凝土。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废旧混凝土经过酸化处理,可以使氢离子与废旧混凝土表面包裹的水泥砂浆中的氢氧化钙反应,从而可以改善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水泥250-270份、矿粉90-100份、粉煤灰60-80份、天然细骨料500-550份、再生细骨料200-250份、天然粗骨料400-430份、再生粗骨料720-760份、外加剂3-5份、分散浆液40-50份以及水140-150份;所述再生粗骨料由破碎后的废旧混凝土经过酸化、强化处理后得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水泥250-270份、矿粉90-100份、粉煤灰60-80份、天然细骨料500-550份、再生细骨料200-250份、天然粗骨料400-430份、再生粗骨料720-760份、外加剂3-5份、分散浆液40-50份以及水140-150份;所述再生粗骨料由破碎后的废旧混凝土经过酸化、强化处理后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粗骨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①预处理:对废旧混凝土进行锤击,除去其中的钢筋;
②破碎处理:将锤击后的废旧混凝土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粒径为5-20mm的一级骨料颗粒;
③酸化处理:将一级骨料颗粒置于水中浸泡6-8h后,将其取出置于酸性液中浸泡4-6h,然后将一级骨料取出,用水冲洗至pH为6-7后,将其在温度为20-40℃的环境下,静置6-10h,得到酸化骨料颗粒;
④强化处理:将酸化骨料颗粒置于强化液中,浸泡8-10h,然后将其取出,在100-200℃的温度下,干燥40-60min,室温静置1-2天,即可得到再生粗骨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液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水100份、超细微硅粉20-30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10-15份、硬脂酸钠6-10份以及烯丙基磺酸钠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细骨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锤击后的废旧混凝土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粒径为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德马振明梁鹏鹏肖雨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汇鑫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