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使用的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08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使用的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定位销与扰流板本体是一体结构,相对于焊接式、粘接式定位结构,一体结构的定位销可以减少侧扰流板与扰流板之间的尺寸链,提高侧扰流板与扰流板之间的配合精度,同时,两个定位销所在的扰流板上的接触面,为侧扰流板提供定位和限位,定位销自身具有弹簧片能够对侧扰流板的配合用的定位孔的孔位起到限位作用,同时,弹簧片的可伸缩性能够满足侧扰流板的可拆卸要求;本结构在兼顾了经济性的前提下,能够实现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可靠、有效的定位。

A positioning structure of the side spoiler used in automobile on the sp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使用的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涉及一种汽车使用的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SUV车型格外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其销量增长率持续走高。而无论从功用上还是造型美观上,侧扰流板和扰流板都已经是SUV车型不可或缺的关键总成。功用上,在高速行驶时,通过扰流板和侧扰流板对空气的导流作用,可以有效的减少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风阻,提升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同时,扰流板通过扰动空气产生的下压力,也能有效提高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在造型美观上,扰流板和侧扰流板的多样设计能够提升整车的体量感或者运动感。侧扰流板通常布置在后风窗两侧背门钣金上,其四周与环境件的匹配关系都处于高可视区域。为了满足质量要求,提升感知质量,侧扰流板可靠的定位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使用的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使用的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用于扰流板和侧扰流板之间的定位,其特征在于,扰流板和侧扰流板上各自设置有两个接触面,扰流板的两个接触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凸起的柱状的定位销,侧扰流板的两个接触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均为上段孔径小于下段孔径的阶梯孔,每个定位孔的上端孔径与下段孔径之间形成台肩面,每个定位销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可以收缩和弹出的弹簧片,扰流板的每个定位销插入侧扰流板对应的定位孔中,定位销的弹簧片弹出进而与对应的侧扰流板的定位孔内的台肩面卡紧,使扰流板上的两个接触面与侧扰流板上对应的接触面紧密贴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扰流板上的接触面和定位销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其中一个定位孔为圆孔,另一个定位孔为长圆孔,圆孔结构的定位孔为主定位孔,长圆孔结构的定位孔为辅助定位孔,侧扰流板与扰流板安装时,先将与主定位孔对应的定位销安装入主定位孔中,然后再将辅助定位孔对应的定位销安装入辅助定位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使用的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定位销与扰流板本体是一体结构,相对于焊接式、粘接式定位结构,一体结构的定位销可以减少侧扰流板与扰流板之间的尺寸链,提高侧扰流板与扰流板之间的配合精度。同时,两个定位销所在的扰流板上的接触面,为侧扰流板提供定位和限位。定位销自身具有弹簧片能够对侧扰流板的配合用的定位孔孔位起到限位作用。同时,弹簧片的可伸缩性能够满足侧扰流板的可拆卸要求。侧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是两个与定位销相匹配的定位孔,一个是圆孔,一个是长圆孔。圆孔为主定位孔,长圆孔为辅助定位孔。在安装时,主定位孔应优先安装。定位孔内部具有台肩结构,台肩面不宜过大,对定位销的弹簧片起到限位作用。同时为了避免扰流板与侧扰流板的干涉问题。本结构在兼顾了经济性的前提下,能够实现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可靠、有效的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扰流板,B.侧扰流板,1.第一定位销,2.第二定位销,3.扰流板第一接触面,4.扰流板第二接触面,5.第一定位孔,6.第二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使用的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用于扰流板A和侧扰流板B之间的定位,如图1所示,扰流板A和侧扰流板B上各自设置有两个接触面,扰流板A上的两个接触面与侧扰流板B上对应的接触面接触,扰流板A的两个接触面分别为扰流板第一接触面3和扰流板第二接触面4,每个接触面上均设置有一个凸起的柱状的定位销,分别为位于扰流板第一接触面3上的第一定位销1以及位于扰流板第二接触面4上的第二定位销2,扰流板A上的两个接触面和两个定位销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侧扰流板B的两个接触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定位孔,分别为与扰流板第一接触面3和第一定位销1对应的第一定位孔5以及与扰流板第二接触面4和第二定位销2对应的第二定位孔6,每个定位孔均为上段孔径小于下段孔径的阶梯孔,每个定位孔的上段孔径与下段孔径之间形成台肩,每个定位销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可以收缩和弹出的弹簧片,扰流板A的每个定位销插入侧扰流板B对应的定位孔中,即第一定位销1插入第一定位孔5,第二定位销2插入第二定位孔6,定位销的弹簧片弹出进而与对应的侧扰流板B上的定位孔内的台肩卡紧,使扰流板A上的两个接触面与侧扰流板B上对应的接触面紧密贴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5为圆孔,第二定位孔6为长圆孔,圆孔结构的第一定位孔5为主定位孔,长圆孔结构的第二定位孔6为辅助定位孔,侧扰流板B与扰流板A安装时,先将第一定位销1安装入第一定位孔5中,然后再将第二定位销2安装入第二定位孔6中。为了满足定位的有效性,在扰流板和侧扰流板自身结构允许的条件下,两个定位销应在尽可能远的位置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使用的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用于扰流板(A)和侧扰流板(B)之间的定位,其特征在于,扰流板(A)和侧扰流板(B)上各自设置有两个接触面,扰流板(A)的两个接触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凸起的柱状的定位销,侧扰流板(B)的两个接触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均为上段孔径小于下段孔径的阶梯孔,每个定位孔的上段孔径与下段孔径之间形成台肩面,每个定位销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可以收缩和弹出的弹簧片,扰流板(A)的每个定位销插入侧扰流板(B)对应的定位孔中,定位销的弹簧片弹出进而与对应的侧扰流板(B)的定位孔内的台肩面卡紧,使扰流板(A)上的两个接触面与侧扰流板(B)上对应的接触面紧密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使用的侧扰流板在扰流板上的定位结构,用于扰流板(A)和侧扰流板(B)之间的定位,其特征在于,扰流板(A)和侧扰流板(B)上各自设置有两个接触面,扰流板(A)的两个接触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凸起的柱状的定位销,侧扰流板(B)的两个接触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均为上段孔径小于下段孔径的阶梯孔,每个定位孔的上段孔径与下段孔径之间形成台肩面,每个定位销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可以收缩和弹出的弹簧片,扰流板(A)的每个定位销插入侧扰流板(B)对应的定位孔中,定位销的弹簧片弹出进而与对应的侧扰流板(B)的定位孔内的台肩面卡紧,使扰流板(A)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靖宇王迦张鹏王小宁刘维艳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