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体类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9003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转体类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方法。该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成型工装表面涂覆脱模材料;(2)在涂覆脱模材料的成型工装表面人工铺贴预浸料,铺贴过程中进行铺贴定位且使用真空袋压法对已铺贴好的预浸料进行预压实;(3)铺贴结束后,将铺贴好的预浸料进行翻转,借助翻转形成回转类预浸料;(4)使用充气的筒状真空袋或气囊对回转类预浸料进行封装,然后进行固化,得到所述回转体类复合材料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纤维缠绕设备,降低生产成本;也不需要刚性芯模进行料片的铺贴,避免了刚性芯模过长而导致的纤维褶皱和变形。

A forming method of composite component with revolving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体类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回转体类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回转体结构是一种受力形式合理的结构元件,具有可设计性强、高的比强度、比模量、小的线膨胀系数和抗疲劳性能良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体育用品等领域,如:通讯卫星天线杆、发动机支架、无人机管梁、鱼竿和球拍等。复合材料回转体结构的制备方法一般采用刚性阳模成型法,成型工艺比较单一,采用纤维缠绕工艺进行产品的成型制备,图1为刚性芯模,图2为上下分瓣的阴模工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刚性芯模上使用纤维缠绕工艺制备回转类复合材料产品时,会受到产品长度的限制。对于制备长度较小的回转体类复合材料产品,纤维缠绕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优势。但是对于大尺寸、大长径比的回转体类复合材料产品的制备,纤维缠绕工艺具有明显的缺陷,因为使用该工艺制备大尺寸、大长径比的回转体复合材料产品时,需要使用刚性芯模将纤维预浸料缠绕成回转体状。但是由于该复合材料产品的大尺寸、大长径比特性(长度5米以上直径,200mm左右),纤维缠绕所使用的刚性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体类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在阴模成型工装的表面涂覆脱模材料,然后人工铺贴预浸料,铺贴过程中进行铺贴定位且使用真空袋压法对已铺贴好的预浸料进行预压实;/n(2)铺贴结束后,将铺贴好的预浸料进行翻转,借助翻转形成回转类预浸料;/n(3)使用充气的筒状真空袋或气囊对回转类预浸料进行封装,然后进行固化,得到所述回转体类复合材料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体类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阴模成型工装的表面涂覆脱模材料,然后人工铺贴预浸料,铺贴过程中进行铺贴定位且使用真空袋压法对已铺贴好的预浸料进行预压实;
(2)铺贴结束后,将铺贴好的预浸料进行翻转,借助翻转形成回转类预浸料;
(3)使用充气的筒状真空袋或气囊对回转类预浸料进行封装,然后进行固化,得到所述回转体类复合材料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浸料为单向带预浸料或织物预浸料;
优选地,在铺贴之前,将裁剪好的预浸料拼成整张长条形预浸料片,然后将长条形预浸料片整体置于阴模表面进行铺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铺贴过程中,每铺贴3-5层预浸料则进行一次抽真空;优选地,抽真空时间为5-4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铺贴过程中,对预浸料表面的尖角进行预处理;
所述预处理为在尖角表面铺贴密封胶条。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铺贴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陈超唐中华张帅张天翔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