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手和手爪一体化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946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手和手爪一体化的机构,包括固定平台、动平台和并联在固定平台、动平台之间的三条支链;所述的固定平台上放置了驱动电机和减速器组成的驱动装置,驱动主驱动支链,放置了驱动电机和减速器组成的驱动装置,驱动主驱动支链上面的手爪驱动机构;所述的主驱动支链分别与动平台和固定平台连接,形成空间闭环并联机构,通过主驱动支链上的驱动装置驱动主驱动支链的运动,从而实现动平台在空间内进行三维平动;所述的手爪驱动机构分别与固定平台和手爪连接,通过串联机构驱动着手爪绕固定平台上一轴转动,从而实现手爪的张合;所述的手爪与第二摆动杆通过扭簧连接,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柔性抓取。

An integrated mechanism of manipulator and gri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手和手爪一体化的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机械手和手爪一体化的机构。
技术介绍
对于机械手和机械手爪的结构,大量学者在这一方面都有研究,但是基本都是分开研究,机械手和手爪的结构相对独立,手爪一般布置在机械手的末端执行器上,手爪的控制与机械手的控制也相对独立。如专利CN110216704A所公布的机械手,所述手爪的驱动机构和夹持装置都在一起,这会增加机械手末端执行器的惯量,从而影响机械手的定位精度。为提高手爪抓取过程的柔性,专利CN110154077A提出一种自适应柔性机械手爪结构,该手爪包括电磁铁、永磁铁、固定体和牵引机构等,固定体上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该手爪利用磁铁的一些特性实现柔性抓取,同时防止向上拿取较重的物件时将电机烧坏,但是该手爪结构复杂且都要布置在机械手的末端执行器上,也将增加末端执行器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实现柔性抓取,并且将手爪的驱动及机械结构与机械手本体形成一体化结构,减小机械手末端执行器的惯量,提高机械手的定位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手和手爪一体化的机构,包括固定平台(9)和动平台(8),并联连接在固定平台(9)和动平台(8)之间的三条主驱动支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主驱动支链上的手爪驱动机构、设置在动平台(9)上的手爪(15)和扭簧(14);/n所述三条主驱动支链的结构相同,包括驱动电机(10)、减速器(11)、主动臂(2)和从动臂组件,并依次相连;所述主动臂(2)一端通过转动副与固定平台(9)连接,另一端与从动臂组件相连;所述从动臂组件与动平台(8)相连;所述驱动电机(10)、减速器(11)固定在固定平台(9)上,所述驱动电机(10)通过减速器(11)驱动主动臂(2)转动并通过从动臂组件带动与之相连的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手和手爪一体化的机构,包括固定平台(9)和动平台(8),并联连接在固定平台(9)和动平台(8)之间的三条主驱动支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主驱动支链上的手爪驱动机构、设置在动平台(9)上的手爪(15)和扭簧(14);
所述三条主驱动支链的结构相同,包括驱动电机(10)、减速器(11)、主动臂(2)和从动臂组件,并依次相连;所述主动臂(2)一端通过转动副与固定平台(9)连接,另一端与从动臂组件相连;所述从动臂组件与动平台(8)相连;所述驱动电机(10)、减速器(11)固定在固定平台(9)上,所述驱动电机(10)通过减速器(11)驱动主动臂(2)转动并通过从动臂组件带动与之相连的动平台(8)平移运动;
所述从动臂组件包括上连杆(6a)、下连杆(6b)以及并联连接在上连杆(6a)和下连杆(6b)之间的两根连接杆;所述两根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杆(6a)和下连杆(6b)铰接,形成四边形机构;所述上连杆(6a)和下连杆(6b)的长度相等;两根连接杆的长度相等;所述主动臂(2)与上连杆(6a)中间相连,所述动平台(8)与从动臂组件中下连杆(6b)的中间相连;所述上连杆(6a)的轴线与主动臂(2)转动副轴线平行;
所述手爪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2)、减速器(13)、驱动臂(1)、拉杆(3)、第一摆动杆(4)、从动连杆(5)、第二摆动杆(7);所述驱动电机(12)和减速器(13)固定在固定平台(9)上;所述驱动臂(1)的一端通过转动副与固定平台(9)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2)通过减速器(13)驱动驱动臂(1);所述驱动臂(1)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拉杆(3)连接,拉杆(3)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第一摆动杆(4)相连,第一摆动杆(4)通过转动副与主动臂(2)相连,驱动臂(1)、拉杆(3)以及第一摆动杆(4)上的这些转动副轴线平行于所述主驱动支链的主动臂(2)与固定平台(9)连接的转动副轴线;
所述第一摆动杆(4)的另一端与从动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斌彬刘亚非邱文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