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撑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299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撑杆,电动撑杆包括:外导管,外导管内允许内导管沿轴向移动;套管,套设于外导管外,并与外导管连接;其中,套管至少与外导管连接的部分透光,外导管至少与套管连接的部分不透光,外导管激光焊接于套管的内壁。上述电动撑杆中,通过套管固定外导管,固定的外导管为移动的内导管提供限位引导,避免内导管旋转。并且,通过激光焊接外导管与套管,取代压点工艺,不会使套管受到外力作用并变形,提高套管的同心度及电动撑杆的同轴度,提高电动撑杆的装配精度。同时,相比于压点工艺,激光焊接不一定要将套管设置为金属管,增加了套管材质的多样性,例如可以将套管设置为塑胶件,以降低电动撑杆的整体重量。

Electric str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撑杆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特别是涉及电动撑杆。
技术介绍
电动撑杆应用于汽车尾门处,用于自动化开启和关闭汽车尾门,增加了汽车使用的便利性。电动撑杆包括驱动件、丝杆、外导管、内导管及套管,外导管固定安装于套管内,丝杆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并带动内导管沿外导管的轴向移动,进而实现撑杆的伸缩。在装配电动撑杆时,一般采用压点工艺在套管内装配外导管,压点工艺中通过压点设备对套管施加压力,且套管受到压力变形后固定住外导管。但是,套管因为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后,本身的同心度会变差,进而无法保证电动撑杆的同轴度,影响电动撑杆的装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动撑杆装配精度受压点工艺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装配精度较高的电动撑杆。一种电动撑杆,所述电动撑杆包括:外导管,所述外导管内允许内导管沿轴向移动;套管,套设于所述外导管外,并与所述外导管连接;其中,所述套管至少与所述外导管连接的部分透光,所述外导管至少与所述套管连接的部分不透光,所述外导管激光焊接于所述套管的内壁。上述电动撑杆中,通过套管固定外导管,固定的外导管为移动的内导管提供限位引导,避免内导管旋转。并且,套管至少与外导管连接的部分透光,外导管至少与套管连接的部分不透光,外导管激光焊接于套管的内壁,实现外导管与套管的装配。如此,通过激光焊接外导管与套管,取代压点工艺,不会使套管受到外力作用并变形,提高套管的同心度及电动撑杆的同轴度,提高电动撑杆的装配精度。同时,相比于压点工艺,激光焊接不一定要将套管设置为金属管,增加了套管材质的多样性,例如可以将套管设置为塑胶件,以降低电动撑杆的整体重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管整体透光,所述外导管整体不透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导管包括固定座和主管体,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主管体的一端且与所述套管的内壁激光焊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套管过盈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的外径大于所述主管体的外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内壁上凸出设置有凸台,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主管体的端部与所述凸台沿所述套管的轴向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水胶圈,所述固定座背向所述主管体端部的表面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安装槽,所述防水胶圈通过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防水胶圈位于所述外导管与轴承座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抵接于所述固定座背向所述主管体的端部与所述轴承座之间,且遮挡所述安装槽的至少部分所述开口;所述防水胶圈沿所述外导管的轴向,抵接于所述垫片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背向所述主管体端部的表面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形成有的预设安装位,所述垫片沿径向限位装配于所述预设安装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多个限位部,多个所述限位部沿所述安装座的周向间隔分布,且至少两个所述限位部沿所述安装座的径向相对设置形成所述预设安装位,所述垫片卡持于多个所述限位部之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动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动撑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电动撑杆中外导管与垫片装配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电动撑杆中外导管与垫片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动撑杆100。电动撑杆100包括电机10、丝杆20、内导管30、外导管40及套管60,电机10和外导管40沿套管60的轴向设于套管60中,电机10与丝杆20连接,内导管30与丝杆20螺纹配合,内导管30通过丝杆20的带动在外导管40的导向下移动,且内导管30与外导管40之间止旋配合。具体地,止旋配合是指通过外导管40在周向上限制内导管30,内导管30在丝杆20带动下只沿外导管40的轴向移动,但不会转动。进而,通过内导管30沿外导管40轴向的移动,实现电动撑杆100的伸缩。其中,外导管40内允许内导管30沿轴向移动,套管60套设于外导管40外,并与外导管40连接。这样,通过套管60固定外导管40,固定的外导管40为移动的内导管30提供限位引导,避免内导管30旋转。并且,套管60至少与外导管40连接的部分透光,外导管40至少与套管60连接的部分不透光,外导管40激光焊接于套管60的内壁,实现外导管40与套管60的装配。如此,通过激光焊接外导管40与套管60,取代压点工艺,不会使套管60受到外力作用而变形,提高套管60的同心度及电动撑杆100的同轴度,提高电动撑杆100的装配精度。同时,相比于压点工艺,激光焊接不一定要将套管60设置为金属管,增加了套管60材质的多样性,例如可以将套管60设置为塑胶件,以降低电动撑杆100的整体重量。可选地,套管60整体透光,外导管40整体不透光,套管60通过一种材料制备,外导管40也通过一种材料制备,套管60和外导管40的制备方式较为简单。进一步地,外导管40包括固定座41和主管体43,固定座41设于主管体43的一端且与套管60的内壁激光焊接,通过固定座41与套管60的配合,将外导管40装配于套管60内。具体地,固定座41的外径大于主管体43的外径,使固定座41与套管60内壁抵接时,主管体43与套管60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如此实现外导管40与套管60固定连接的同时,可利用主管体43与套管60内壁之间的间隙装配弹性件等其他零部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座41与套管60过盈配合。在装配过程中首先将外导管40套设于套管60内,并使固定座41与套管60通过过盈配合铆接,对外导管40进行初步固定,外导管40定位于正确的安装位置后,再通过激光焊接连接固定座41与套管60,这样相当于对固定座41和套管60进行了两次固定,连接更加准确可靠。可选地,套管60内壁上凸出设置有凸台61,固定座41靠近主管体43的端部与凸台61沿套管60的轴向抵接,在套管60的轴向上通过凸台61限制外导管40的安装位置。在套管60内装配外导管40时,先使主管体43通过凸台61中间通孔,并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撑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撑杆(100)包括:/n外导管(40),所述外导管(40)内允许内导管(30)沿轴向移动;/n套管(60),套设于所述外导管(40)外,并与所述外导管(40)连接;/n其中,所述套管(60)至少与所述外导管(40)连接的部分透光,所述外导管(40)至少与所述套管(60)连接的部分不透光,所述外导管(40)激光焊接于所述套管(60)的内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撑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撑杆(100)包括:
外导管(40),所述外导管(40)内允许内导管(30)沿轴向移动;
套管(60),套设于所述外导管(40)外,并与所述外导管(40)连接;
其中,所述套管(60)至少与所述外导管(40)连接的部分透光,所述外导管(40)至少与所述套管(60)连接的部分不透光,所述外导管(40)激光焊接于所述套管(60)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撑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60)整体透光,所述外导管(40)整体不透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撑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管(40)包括固定座(41)和主管体(43),所述固定座(41)设于所述主管体(43)的一端且与所述套管(60)的内壁激光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撑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1)与所述套管(60)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撑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1)的外径大于所述主管体(43)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撑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60)内壁上凸出设置有凸台(61),所述固定座(41)靠近所述主管体(43)的端部与所述凸台(61)沿所述套管(60)的轴向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文辉尹燕军王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